<p class="ql-block">明代九镇山西镇下辖偏头关,有两处通关“口”,一为陆路关口,指山西水泉红门口,一为水路关口,指偏头关的关河口。</p><p class="ql-block">偏头关是明长城外三关之一,山西镇的军事机关就在今天的偏关县驻扎了110年,可见此关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偏头关的关河是今天偏关县的县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平鲁境内的野狐沟,流经老营堡、偏头关城入黄河。《三关志》载,关河“在关南二十步许,源出朔州界鸭子坪南山狐狸沟,经本关入黄河”。</p><p class="ql-block">关河分东关河与西关河,东关河在老营城东门外,西关河就是今天的编关县之县河。因关河与蒙古势力仅一河之隔,在明代宣德年间,蒙古残部兀良哈、也先、鞑靼等时常通过关河口侵入偏头关。而关河口就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军事防御隘口。《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关河口为偏头关极冲,通黄河西的大虏之地。由于关河“日与虏对”,虏马顷刻便到,因此关河口的防御最难。每到冬季,黄河、关河水一旦结冰,往日奔腾不息的大河就变成了一马平川的“通虏”大道,可以说毫无天险可言。“冬春结冰,偏关守备,布兵摆守,时当戒严”。</p> <p class="ql-block">宣德九年(1434)已任山西镇总兵四年之久的李谦为消除关河河防薄弱点,在关河口蚂蚁崖下跨河筑了一座三孔石桥,石桥连结南北悬崖,三孔石拱桥上建重楼,放兵瞭望监视关河隘口。这是偏头关守河防御的最初军事防御工事。成化二年(1466)山西镇总兵王玺从老牛湾开始,沿着黄河的东岸修筑了一道黄河边。边墙垮过了关河的隘口峡谷,墙体形现v字形状,把关河隘口封锁了个严密结实。又在关河与黄河交汇处筑了一座大墩台,不光光是镇守河道作用,同时肩负防守船只通过关河进入偏关境内之职责。嘉靖年间,明蒙对峙极度紧张,北元常常踏冰从关河口入偏关抢掠。万历二十六年(1598)山西兵备道赵彦在关河口东的阎王鼻子山峡谷又筑了第二个隘口,于关河口建望台四座,沿隘口北坡南坡修筑了两段边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关河口又成为防御日军和国民党军的重要关口。据《偏关县志》记载,1946年偏关县成立河防委员会,在关河口设河防部,由武工队和当地民兵组织负责守卫关河口至老牛湾渡口及沿线村民安全。</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在进入相对和平阶段,关河口由军事要冲逐渐演变为一处重要的通商口岸。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就远远地小于商贸作用了。不管是陆路关口还是水路关口,最终过渡到了以商贸为形式的民族贸易活动市场,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勾通南北交流融合的贸易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