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记四:观九龙壁赏乡土大戏夜幕下穿璀璨老街

天地游侠

为了不辜负平遥古城的初秋时光,在民宿酒店放好行囊,稍事休息后,便溜达出来,感受温暖的晚阳。因已到黄昏时分,古城停止了让人攀登,街头下城阶梯前的木栅栏被封闭,只有“云路天衢”琉璃坊在夕阳下,散发出耀眼的金辉。 云路老街内,没有了人潮涌动,消散了人声鼎沸,恢复了应有的恬淡和平静。老伴坐在一个店铺内方桌前,用手轻抚桌上的大金锭,在鲜花绿植的映衬中,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再配以身旁三色“我在平遥等你”的刻字,显得温馨而又浪漫。 <p class="ql-block"> 出了云路老街,就来到了古城的东南隅。斜阳下,一个“德配天地”的三进牌坊跨街而立,看上去比较古老。右侧,一座朝代久远的府邸,静卧旁边。砖墙上,斑驳陆离,沧桑满目;砖墙内,草木繁盛,庭院深重。左边,是座较为现代的工艺坊。</p> 回头行走不远,眼前出现了一座翘角复檐的三进大门,这便是始建于唐贞观初年的文庙,即孔庙。文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是祭祀文圣人孔子的地方。这里依然保持着千年前的原貌,成为我国现存的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 因文庙已到打烊时间,没有进去,只是在庙门外朝里探头看了看后,就从旁边的小巷穿插而过,又一古街显现在面前。这条街道的景观比较丰富,除了“百富俱齐”的过街楼牌外,两侧的房屋错落有致。或许已近傍晚,街上游人并不太多。 晚上18:40分,在夜幕降临之际,来到了位于平遥古城隍庙的东南角,文庙旁边的平遥大戏堂,准备观赏当地乡土大戏《晋商乡音》时,确意外地在大戏堂的门外,看到了与北京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齐名的平遥九龙壁。 伫足在这座通高4米,宽约20米,下筑青砖须弥座,顶部灰瓦覆盖,饰五脊六兽,壁面由预制的高浮雕五彩琉璃件拼砌而成,始建于明初,约有600年历史的古老琉璃照壁前,被它精美的画面,精湛的技巧,精彩的细节所深深地震撼并感慨着。 在神游暇思中,不知不觉之间,古城的夜色已渐渐四合,华灯已然初上。身前壮观的平遥九龙壁,被明亮的灯火染上了一片耀眼金黄,通体辉煌如炬。带着对古代工匠的敬佩,我收回了恋恋不舍的目光,跨入了古色古香的平遥大戏堂。 大戏堂,原名礼乐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官绅礼宾、商贾休闲和演戏宴舞的名所。大戏堂园区由九龙壁、戏廊、演艺大厅、酒吧区和东南海宾舍等6部分组成。其中,九龙壁和大戏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现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为“大戏堂”题写了堂名。 当走进古典封闭式的“霓裳协奏”演艺大厅时,顿觉眼前一亮:可以举行300人旅游宴舞的大厅内,沿两侧的戏廊和后堂,摆满了餐桌,桌边座无虚席。我和老伴因进来的有点晚,只能寻找两把椅子坐在了后边,看着嘈杂的演艺厅,静等大戏的开始。 19时正,随着前堂之中的舞台帏幕徐徐上收,悠扬动听的晋中小调霎时传入耳内,《晋商乡音》节目按时开演。在三晋大地,有灿烂的歌舞文化和悠久的餐饮历史,千年以来,平遥古城逐步将举宴与舞乐相结合,创造出了令人赏心悦目的宴舞乐。 我被舞台上《晋商乡音》展现的原生态表演所吸引,用传统的喜剧,滑稽的小品,开心的秧歌和村姑的曲艺等不同风格,通过浓郁而又诙谐的艺术手法,以形体和音乐语言为主,充分体现出了当年晋商们艰辛创业、积累资本、谋求发展的各种场面。 台下的游客观众欢聚一堂,边品尝美味佳肴,边欣赏娱乐演艺。技艺精湛的“变脸”演员,除了在台上走秀表演外,还来到舞台下,与正在享用美食的观众互动,一会变脸,一会喷火,使大戏堂里欢声雷动,笑语不断,将喜庆的氛围推向了一个个新的高潮。 大家的情绪,也被大戏堂内此起彼伏的欢呼雀跃声所感染,慢慢地融入其中,尽情地享受这段闲暇的时光。曾经以创办了“日升昌”,“协同庆”,“汇通天下”等银行业,创造出了我国明清金融中心辉煌的晋商们,将功标青史,使后人敬仰! 顺着人流走出平遥大戏堂,已是晚上20点多。看看时间尚早,便在斑斓璀璨的灯火中,沿着城隍庙街转向南大街。夜幕笼罩的老街,一扫白天喧扰,回归平静。一路走来,忽然发现:城内凡与银行业有关的建筑格外雄伟,不愧是上世纪初的金融业中心。 都说山西人酷爱吃醋,以醋为百味之首,无醋不香。果然,在街头巷尾,看到不少的醋作坊,在很远距离,就能闻到阵阵浓浓的酸香味。近前瞅看店铺内,摆满了一坛坛的老陈醋。走了进去,香酸之气绕梁三日,余味不断,直浸我的五脏六腑,很是酸爽。 在华灯照耀下,踩着老街青砖,迈着悠然自得的步伐,过“一方保障”和“千祥云集”跨街牌坊,经衙门街、照壁南街和西南门头街,穿行在平遥古城的街巷之中,向下榻民宿走去,沿途尽情欣赏两侧晋商风格的民居,慢慢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