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板块的第一次课,我们先是听了苏武牧羊这首歌曲,然后又朗诵了 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我开始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先把当时西汉刚建立的大背景,说了一下。汉武帝是野心勃勃的18岁少年。张骞是26岁风华正茂的郎官。那么为什么他会出去出使西域呢?西域是之前没有人踏足过的地方,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匈奴一直在霸占着。匈奴和汉朝之间是采用和亲的政策。到了汉武帝之后,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一起来夹攻匈奴,但是得有人去联合,于是汉武帝就张榜,然后张骞作为一个郎官就去揭榜了。郎官就是现在的侍卫。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会选中张骞,那么为什么又是张骞?他愿意去吗?张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汉武帝看中的又是他一个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汉武帝没有看错?张骞经过13年的艰难险阻之后,最终不辱使命的回到了大汉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来以为射出去的箭再也不会回来了,但是没想到张骞回来了,他回来的时候还恰到好处。第一次课我就讲了张骞出陇西,然后到酒泉附近被匈奴活捉,然后被带到了匈奴的王庭龙城。</p><p class="ql-block">周二,为了让大家有更加立体的感觉,像我在黑板上画的是平面的地图,让大家有立体的感觉,我就会在张骞出发经过的每个地方,介绍当地的一个风土人情,什么是西域,什么是大范围面积的西域,什么是小范围面积的区域。西出阳关无故人,那玉门关在哪儿?阳关在哪儿?古代人写了很多的边塞的诗,边塞曲、出塞曲、凉州词、少年行、从军记,都是唐朝的诗人写的,都写了是在边关打仗的一些情景,一些悲凉的情形。同时我也结合我在新疆居住了六七八三个月,所见所闻所感的亲身体验讲给大家听。 大家对新疆境内的物产人情,地形风貌有了立体的感觉,然后对大的西域一直从新疆到罗马,中亚西亚这广大的区域内有一些更形象化的认识了。 周二我讲了他如何呆了十几年之后又娶妻生子又逃脱,然后又不辱使命的继续前行到达了大宛,然后大宛国王又如何帮助他到达康居,康居国王又帮助他到达大月氏,</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星期一,上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第一节课。丝绸之路板块的。第一周开始了,在昨天星期日晚上的晚自习上,我仍然强调了纪律。幸好上周没有冠亚军的出现,所以星期一所有的同学都还在教室里。也说明了经过4周的纪律的塑形整顿基本成型,但并不代表着下个星期没有人出去,所以仍然还是要去强调,去保持。昨天晚上调换了座位。现在采用的是这种完成作业要做记录,然后遵守课堂纪律也要做记录的方式。所以无论坐在哪个位置上都是一样的,甚至可能坐在一些相对安静的位置上,可能对你还是有好处的。但是调座位就是要左右换,不能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黑板,那眼睛可能就会形成固定的模式,对身体不好。</p> <p class="ql-block">周二的第二次课,我们继续讲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后半截的故事。他是怎样被单于扣押,经过了10年又逃出来,但是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坚强的意志让他继续西行,带着甘父,后来来到了大宛,然后又观察大宛的情形,发现可以通过大宛王去到大月氏,大宛王爷倾力协助。后来到了大月氏,发现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呆了一年多,就准备再回到汉朝去,回去答复汉武帝。在大月氏失望的呆了一年多,又从丝绸之路的南线返回长安。返回途中并非一帆风顺,再次被俘,但是后来单于死了,匈奴内乱才有机会逃出来。去时一百多人回来张骞和甘父二人。</p> <p class="ql-block">所以第一次在南线回来的时候,经历了又被抓的过程,因为匈奴已经占领了羌族的区域。但是一年多以后,单于死了,放松了对他的看护。于是张骞,又逃了出来。到达西安的时候,汉武帝都不敢相信,张骞居然还活着。两个人互相拥抱,眼含热泪。汉武帝对张骞说,你来的正是时候。那么为什么是正是时候呢?第三次课我们就讲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在这之前发生了一些事情,包括汉武帝时不时就问张骞西域的一些情形,因为张骞是第一个去考察西域的人,去开通西域之路的人,所以对西域的一些不足非常的了解。后来张骞跟随大将军打仗,但是由于没有及时的应援,造成了士兵的伤亡,战争的失败罪当斩。但是他用赎金换回了性命,成为平民百姓。但是汉武帝仍然要找他去商议西域的事情,因为只有他是去过那里的。后来张骞就把在那里听匈奴们说的关于乌孙国的一些故事讲给了汉武帝听,汉武帝觉得可以再派人出使乌孙,联合乌孙来夹攻匈奴,而这个人最合适不过的仍然就是张骞,张骞自己也非常愿意去,他仍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抱负,没有为国家做出更大的事业。所以他志向未改,仍然坚持去。</p> <p class="ql-block">这所有的种种事件、行为,我就请同学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张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为什么这样觉得,他是这样的人?请你用你的思考和你知道的事情,事实来去论述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一直学习的是史记大宛列传里面的张骞。他在第二次回到西安之后1年多就去世了。但是后人却沿着他开辟出来的凿空道路通商。后来匈奴和汉朝之间仍然有很多的战争。大将军们,卫青、霍去病、李广也分别战胜了匈奴把匈奴赶到了大漠以北。</p> <p class="ql-block">大宛列传还专门讲了汗血宝马以及汉武帝希望得到一些汗血宝马,但是大宛王不同意,后来汉武帝就对大宛发动了战争,战争的整个过程,大宛列传里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后来的汉武帝如愿以偿。这也证明了汉朝的国力日渐兴盛,西域各个小国都口服心服,愿意和汉朝之间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些往来。当然,这些都来自于出使西域第一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张骞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家在兰州的同学分享了当年他们渡黄河有可能采用的方式,一种特别的方式,那就是羊皮筏子。在张骞的时代,应该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也没有桥,也没有船。羊皮筏子上只能坐三四个人,因为黄河咆哮,非常的汹涌澎湃,所以只能采用羊皮筏子的方式,可见张骞当时过黄河也是非常惊险。过了黄河以后,进入戈壁,进入沙漠,也是完全进入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进行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后一节课。那张骞出使西域,到底为后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还有,他是怎么样去凿穿或打通丝绸之路的,后面的人又是怎么样去继续延续丝绸之路的呢?还有张骞出使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还有哪些东西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他所出使的,他亲自到的和他的副使到达的八九个国家,到底是现在的什么样的国家,他们过的什么样的生活?位于亚洲、欧洲的什么样的地方,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东方的麦哲伦,那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是不是也同时正在进行呢?这些所有的问题都串联了起来。让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的参与了讨论。在学习英语课的单词的时候,也正好讲到了给外国的朋友写信,加拿大的朋友给咱中国的朋友写信,欧洲旅行的朋友给咱中国的朋友写信,那么我们正好有留学班的同学也要给在国外的朋友写信。去探索一些未知的世界,了解一些新鲜的事情,接受新鲜的事情,那么张骞他是如何有这样的动机,有这样的动力去了解西域,去走出第一步的呢?在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之下,是世界是以我为中心,其他都是蛮夷之地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呢?为什么说是时代的产物呢?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们需要我们仔细的去思考。首先我分享了大家对于观看电影大汉张骞之后的读后感的日记。每个同学的想法都不太一样,但是每读一个,大家都笑的前仰后合,因为孩子都以现在生活的眼光来看以前发生的事情,所以有的时候他们是不能够接受那个时代的人做的选择,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他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个时代的人他们预料不到,想不到的。那我们要建功立业,就是我们以这个时代为基础,为切入点,着眼于我们当下的生活。但是我们要学习张骞的,大无畏的精神,勇猛的精神,民族的气魄。文武双全,有谋略,有口才,有智慧的这种精神。</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机会到现场去亲自走趟张骞走过的丝绸之路,也没有机会到现场去看莫高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记载的壁画,但是我们有一些照片,我们也有电影,同学们对西域的居住,西域的风景,还有西域的风土人情都有了一些了解,和他们想象当中的不一样,确实是这样,比如那个房子,那边吃的东西,然后那边的气候、树木等等,都和想象的不一样。我又跟同学们讲了,之前七八年级他们徒步800里流沙,他们去了敦煌,又去了张掖,又去了库车,还去了很多其他的地方,他们的心得体会很深刻。我打印出一些他们的照片,在路上走,沙漠的照片,同学们都觉得挺兴奋,有几个同学还想也想去走一走。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的欲望,激起了他们行走徒步的动力。然后大家看到当时大宛列传,有了一个正史的记载。然后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是后代人画的,展示了当时西汉的一些穿着,一些礼仪,还有一些飞天弹琵琶,那都是从大漠西域传入中国的,还有一些植物,还有一些动物。那中国传入外国的有好多,就是丝绸,造纸术,还有火药,这些都是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之后带来的,互相的,国家之间的,还有民间的一些贸易的往来,还有文化的交流。可以说是影响深远。那一个人怎样度过他的一生?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还是庸庸碌碌默默无为的度过一生?同样都是100年,为何不能有所作为呢?这也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人生就像一个灿烂的烟花,100年的时光实际就是几个瞬间,那你能留给后人的是怎样的?流传千古的瞬间呢?你为了这个瞬间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呢?</p>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班超出使西域的第一节课。昨天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我用了一节晚自习1个小时的时间把班超传看了一遍。真的很精彩,没想到他的作者竟是一个驻守边防的一个边防战士。因为发生了民族的动乱之后,他开始着手研究。去调查在以前的朝代里,是怎么维护稳定民族的团结的?他走访了很多的城市,包括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也造访了班超的一些事迹博物馆,还有张骞。后来他经过几十年在那边的生活和研究,写成了这部班超传的小说,非常的精彩。我把它精简了一下,分成了几个主要的事件和转折点,今天上午讲了两个转折点,一个是他的家世,另外一个就是他的工作的经历,然后后来他遇到贵人,带领他走上了出使西域的道路。刚刚讲了一个开始,但是故事确实非常非常的精彩,同时我也对比着张骞出使西域,然后和班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说我让我惊讶的是班超他的功绩,这个远远大过张骞。张骞虽然是被梁启超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但是班超仅用了36个随从,在驻守了西域30多年,然后有50多个国家和民族都臣服于汉朝,长达几十年的稳定,这个功绩是无人可超越的。并且班超一直是以张骞作为英雄人物推动自己往前走的,以他为青春的偶像,前人种树,后人乘凉。</p> <p class="ql-block">我们学习了一首纪念班超英雄的歌曲,叫班超英雄,非常的激动人心啊,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己学会唱,然后你自己来唱这首歌,来体会那个时候文武双全英勇无畏的大将军。定远侯班超的雄心。这也是现在青少年所需要的,心中要有光,要有理想,并且向着这个光永不放弃</p> <p class="ql-block">早上我们分享了liujunfei的一篇作文叫做人生大事。他对人生除生死无大事这句话有着自己深远的思考。但他这个年龄段儿能思考这句话,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并且他还去向他爸爸问了这句话的意思他。爸爸给了他一个耐人寻味的影响深远的能够让他思考一生的答案。其实也不能叫做答案。因为他爸爸说大概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有了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除生死无大事这句话。他还举了个例子说当你们双胞胎兄弟出生的时候,你的姑姑从三千多里之外赶到这里来庆祝你们的出生。那是因为是你们的诞生。人生除生死无大事的理解是,来到人世的第一眼和离开人世的最后一眼,所以能够称之为大事,所以活在人间,中间就是一个过程,但是你刚刚进入这个门和离开了永远见不到了,那就是可能就是影响深远的事情。他在10多岁的年龄也在慢慢的体会,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讲,也是最近几年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件这句话的深远的意义,确实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所以像人生大事这样的电影能够拍出来,并且演员能够演出来,有如此的深度,耐人寻味,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如此的有故事性。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要好好的珍惜活着的时间,要好好的活在人间,说的是让大家好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昨天主课的时候是回顾了张骞的整个出使西域的经历,和他对后世几十年以及后面,东汉、唐代、宋朝等等这些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开辟了,凿空了,开通了三条北线,中线和南线,往返西域的,无论是官道商道就开始了贸易往来。那中国给到西方的是什么,从西方带回中国的又是什么,都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这种是到现在仍然在继续进行,对现代社会,现在中国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他功不可没。然后我就让同学们看了大汉张骞之后写了一些读后感,没想到同学们写的读后感五花八门,总之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他们就是热血沸腾,然后英勇无畏,然后,胸怀大志,然后热爱祖国等等那些豪言壮语都没有,他们反倒是觉得不是非常的,进入那种状态里。确实对于现在的孩子,没有任何的阅历,没有任何的受过磨难,很难去穿越到那个时代,身处在张骞当时的境遇里,去想象,身临其境的去想象,所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衣食无忧,他们很难想象一个人要去经受那样的苦难,并且经受了苦难之后,还一直坚持着一个遥遥好像无期的一个诺言,然后,在10几年里,已经死过好几次的情况下,再回到自己的祖国,就像电影里说的,叫做西行多歧路勿忘家乡恩,勿忘故乡恩,这句话始终贯穿着这部电影,也始终贯穿着张骞出使西域,最后回到汉朝的整个的人生经历,这是整个电影和整个故事的一个精髓,人生要有一定的意义,表达感恩的心里,要忠于自己的国家等等,就是类似这样的意思吧,人生要有所作为。但是现在的青少年可能没有经历,确实是无法体会这里面所要表达的深意,也能理解。所以就需要用这样的英雄人物传记,还有他们的切身的体会,无论是去看这些影视作品,还是现场去走,真正的去用脚步,一步步的去丈量或者用脚步一步步的去体验当时丝绸之路的艰辛。现在社会已经很发达了,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能走过沙漠,走过雪山。但是在那个荒无人烟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衣食住行的好好的条件完全都是天然的,所以那个时候就更加艰难。如果他们现场体会一下他们就能够睁眼看世界,行走天下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周三的主课我们讲了班超出使西域的第二部分,首战告捷。对于他的当机立断,英勇,大无畏,果断,还有高超的本领。让善膳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归附大汉朝,并且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大汉朝,当做智人,当做人质。后来班超又到了于田。于田王和巫师想陷害他,结果他就将计就计抓住了。故事也让。诚惶诚恐的于天王归顺了大汉朝。其他的很多的小国家闻风而动。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都送到了大汉朝洛阳,当做人质,归顺了汉朝。文韬武略、文武双全的班超终于在西域,大展手脚,闯荡出了一番事业。这个是要比张骞厉害的多的千秋功绩。仅仅36个人,就使50多个西域的国家和民族归属于大汉朝,这个人得有多大的人格魅力呀。同学们也被紧张的故事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周末会看大英雄班固的电影。也会写一些相关的日记或观后感。我们还听了英雄班固的歌曲,还学唱这个歌曲。另外,我还打印出当时历史资料当中的重要人物的画像。同学们有了似乎穿越到东汉,跟随班固游走西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p> <p class="ql-block">英语课上正好讲到了方位地点。如何去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去认识地图。正好数学当中讲到了直角坐标系以及直角坐标系在现实生活中和地理方面的应用。这些课程都不约而同的有了交叉点。所以这些课程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又是相互相辅相成的。在讲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出使的过程中。我还利用学习英语的课的时间讲了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文艺复兴之前的一些历史,比如十字军东征。带来欧洲的变化以及欧洲,从罗马帝国到日耳曼人,再到基督教遍布欧洲,然后再到十字军东征,一起到印刷术和火药传入欧洲和及对欧洲的影响,都有一些讲述,包括英国的大宪章的诞生。这些时间段正好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相吻合,一个是往西走,一个是往东走,如果没有阿拉伯世界的文明被带入到欧洲。欧洲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繁华。如果没有张骞出使西域,西域各个国家和汉朝之间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民间的各种往来。我们所有的东西文化,还有阿拉伯世界所有的文化也不可能与汉朝的文化有着交融,更不可能有大唐朝的兴盛和繁华。所以,这是一个探索的年代。这是一个逐风而行的年代。这是一个走出去的年代。正好迎合了七八年级孩子的特点,走出去探索发现的年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