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道丰族亲来商考察,我们驱车来到商丘市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这里是商朝名相伊尹祠所在地。伊尹祠由元朝张之忠和侯有造所建,明朝多次重修。据伊尹祠文物保管所所长毕道亮介绍:</p><p class="ql-block">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己姓,伊氏,名挚,有莘国人(今杞县葛岗镇空桑村),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师鼻祖,中药汤剂发明者。</p><p class="ql-block"> 伊尹是有莘氏在桑林中捡到的一个弃儿,因生活在伊水边,故以水为氏,尹是官名。伊尹身材短小,面相丑陋,但足智多谋,志存高远,希望有朝一日到朝廷做官,为百姓做事。</p><p class="ql-block"> 当时,商汤要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进了汤家,开始给汤做厨师,借助和汤谈论饭菜味道的机会谈论国事,分析天下大势,又引申到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上,劝汤实施仁政,提出夏桀无道,应取而代之。汤觉得伊尹是个有宏才大略的人,就派人请他来宫内做事,帮自己管理朝政。为了试探汤的诚意,在汤连续邀请五次之后,伊尹才答应帮助汤治理国家。商汤和伊尹经过深入交流,学到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策略方法。为充分发挥伊尹的作用,汤任命伊尹为商朝的宰相。</p><p class="ql-block"> 汤在伊尹的辅助下,国力迅速壮大。此时,夏桀尚未觉察来自商汤的威胁,仍旧吃喝玩乐,胡作非为,滥用民力,建造宫殿,致使大片田地荒芜,民不聊生。</p><p class="ql-block"> 为了摸清夏朝的国情,伊尹主动申请到夏王身边任职,昏庸糊涂的夏桀根本不知道伊尹来夏的真正目的。伊尹在夏王宫住了一段时间,对夏朝的内政外交、国力强弱及民众对夏桀的不满程度了如指掌。伊尹劝夏桀应以仁爱之策治理天下,夏桀不理睬他。伊尹借机回到商都亳,进入亳都北门时,遇见汤的贤臣女鸠和女房,伊尹便将自己在夏王宫了解到的情况和夏朝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形势作了具体阐述和分析,并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后来的《女鸠》和《女房》。</p><p class="ql-block"> 伊尹回亳后,汤立即召见了他,详细了解夏朝的情况后,汤准备出兵夏桀。伊尹说:“现在还不能进攻夏,应先试探一下,看夏桀有什么反应。”按照伊尹的计划,汤停止了对夏桀的进贡。桀大发雷霆,拟调动九夷的军队攻打汤。伊尹见桀还能调动九夷军队,对汤说:“九夷的军队还服从夏桀的指挥,说明灭夏的时机还不成熟。应派人向桀请罪,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动手。”于是,商汤备下贡品,派使臣到夏桀哪里请罪。夏桀见汤来进贡,觉得自己威力强大,商汤已低头认罪,遂下令退兵。一年后,九夷中一些部族忍受不了夏桀的欺压和勒索,纷纷叛离夏桀。伊尹觉得反夏时机成熟,建议汤再次停止向其进贡。夏桀再次调集军队讨伐商汤,但诸侯再也不愿听夏桀指挥了。汤见机行事,起兵讨夏。在伊尹的帮助下,商汤顺利击败夏桀,推翻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p><p class="ql-block"> 商朝建立后,伊尹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辅助汤治理天下,整顿吏治,洞察民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向百姓广施恩惠,深受百姓爱戴。汤在位三十年,伊尹立了大功。为延续商朝的千秋大业,汤把辅佐后世帝王的重任托付给了伊尹。</p><p class="ql-block"> 商朝帝王继任的法则是兄死弟及。商汤没有弟弟,由长子太丁继位。太丁早亡,其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也死了,由其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四年也因病去世了。具有继承王位资格的人选是汤的孙子、太丁的儿子太甲。太甲刚满十岁,伊尹就扶持太甲登上了王位,并帮助太甲处理政务,教育太甲勤学上进。太甲谨遵伊尹教诲,谨言慎行,恪守祖辈礼法,认真处理政事。几年后,太甲顽劣的性情开始滋长,渐渐变得忘乎所以,喜声乐,醉酒宴,破坏礼法,滥用民力,暴虐嗜杀,百姓怨声载道。</p><p class="ql-block"> 为挽救太甲,伊尹利用商汤忌日,君主率领文武百官到埋葬商汤的桐宫举行盛大祭祀活动。伊尹宣读祭文,昭告亡灵,为了商朝的宏图大业,将幼主留在桐宫,反思自己的言行,领悟治国安邦的道理。太甲无奈,只得遵从。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写了《伊训》、《肆命》、《徂后》3篇训词:《伊训》说,腐败、淫荡、逆乱之风是丧家乱国的根本,君主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就要修身养性,多听贤臣的意见;《肆命》讲分辨是非的方法,说明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徂后》是典法制度,教育太甲应遵循先王制定的法典和规矩,不能为了贪一时之快,而背弃祖训,为所欲为。</p><p class="ql-block">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每每想起伊尹的教诲便后悔不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誓做一个不负祖父亡灵的明君。伊尹经常派人给他授课,了解他在桐宫的情况。太甲通过学习,终于醒悟,改过自新,弃恶从善。伊尹帅百官把太甲接回亳都,把政权交给他。太甲复位后,发扬汤的治国之道,以德服人,勤俭爱民,四方诸侯争相朝贺,从此国泰民安。伊尹对太甲十分赞赏,遂作《太甲训》三篇,以褒扬太甲的德政。</p><p class="ql-block"> 太甲去世后,其儿子沃丁即位。沃丁在位八年,伊尹去世。为感念伊尹对商朝做出的突出贡献,沃丁用天子礼将其安葬在亳都南边的郊区(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有“大乙(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同时命咎单作《沃丁》文,让其流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伊尹,曰:“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可以效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太公(姜太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p><p class="ql-block"> 伊尹是中华餐饮文化的开拓者,创立了“五味调和”、“九汤九变,火之文化”的餐饮理论,奠定了中华美食文化的理论基础,曾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首,被誉为中华餐饮(烹调)理论的鼻祖,受到世人的普遍敬仰。</p><p class="ql-block"> 伊尹还是中药汤剂的发明者,他勤学苦练,聪慧过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称他“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可知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深度。</p><p class="ql-block"> 伊尹生活的年代,距我们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数千年来,沧桑巨变,物是人非,但人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椎基本没变。伊尹具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娴熟的治国理政经验;他积极推行以德治国,情系天下苍生;他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践行与民同乐的理想信念;他积极研究和探索饮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他潜心研究中医汤剂理论,解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之困;伊尹人生的最大闪光点,是他忠君爱国的理想信念和心系天下为民造福的执念追求。我们应该向伊尹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进伊尹祠,迎面看到由东向西并列三座大殿:圣母冼姑殿、伊尹殿、伊尹夫人殿。大殿之后是伊尹墓和唐植柏树林,古柏苍劲挺拨,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伊尹殿供奉的是伊尹,内塑伊尹雕像一尊,栩栩如生。前来祈祷祭祀者络绎不绝,香火久盛不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圣母冼姑殿。冼姑是伊尹的养母,伊尹出生后弃于洛阳偃师的桑林中,冼姑顿生怜悯之心,抱子回家,二人居住伊水之滨,故取名伊。伊尹成为名相,全凭冼姑教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伊尹夫人殿。伊尹夫人娴慧开明,与丈夫同甘共苦,帮助伊尹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其高贵品质为世人称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元圣墓碑,又称伊尹药碑。相传,城南有孝子,其母病危,子买饼敬其母,回家时遇碑倾邪,急扶之,饼与碑擦出火花,母食饼后病癒。乡里疑难杂症者效之,皆癒。世人奇之,称“伊尹药碑”灵验。年久,碑字迹模糊,只留“元圣墓碑”可辨。</p> <p class="ql-block"> 伊尹墓。沃丁8年,伊尹亡,葬于此地,沃丁以天子礼祭之。墓高3米,周长46米。周围有石彻墙,高2米,四周有高大古柏183棵,密茂参天。坟前墓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碑高2.05米,宽0.48米,厚0.18。篆字题名:“商元圣墓”。</p><p class="ql-block"> 墓上有草,草具药效,据传:食棵草,生个小;吃草根,生个妮。青年男女食草生子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罗汉柏。程咬金星夜给魏征墓植树,天明后发现栽到了伊尹墓园,便拔取柏树,因用力过猛,将树皮捋破,形成罗汉肚,故名罗汉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龙柏。1853年咸丰三年五月初五午时,天降祥云,大雨倾盆,柏林上空雷电齐鸣,树枝击断,形成头、尾、老、中、幼五龙祥瑞之状,故名五龙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刀砍柏。李自成转战南北,到达伊尹墓附近,因缺柴无法造饭,命将士砍柏树燃薪釜底,后闯王督工建造大殿以慰之。虽几度沧桑,刀砍柏遗迹尚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子柏。前朝,奸臣当道,正宫身怀六甲,为避祸出逃,途经元圣林,拜谒圣墓,恰在此时分娩。奇巧,此树又长出一新枝,故名母子柏,又称柏抱槐。</p> <p class="ql-block"> “魏堌堆遗址”碑立于伊尹祠东侧。</p> <p class="ql-block"> 魏征墓位于伊尹祠东400米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