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昔日郑家窝堡大队知青人赖以生存的家园——青年点)</span></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b>序言</h1><h1> 2018年5月,我终于卸下了一路奔波的行囊,开启了心静如水,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在人生转型换位,让人静下心来开始思考的年龄段,在闲暇之余的不经意间,或因一次聚会,或因一句话,一幅照片乃至于一组数字,都有意无意地成为开启我对往事追忆的一把钥匙。</h1><h1> 那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曾经往事,那一段段充满激情的燃烧岁月,倏然间跃上心头,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她是那样的鲜活而又生动,让我不由自主地心潮澎湃,思绪翻涌不歇。 </h1><h1> 接下来在我的内心深处萌生了一个念头,就是能否以一名知青人的身份,从退休工人的视角出发,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人生感悟,把我们五零后那一代知青人的成长经历、创业历程和思想内涵,展现和挖掘出来;把我们那代知青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路艰辛跋涉的人生征程记录下来;将那段翔实的历史跃然在纸上,用于追思先哲,启迪今生,激励后人。</h1><h1> 于是我内心深处涌动出要撰写一篇回忆录的欲望愈发强烈,进而引燃起我创作的冲动和激情,最终促使我完成了本篇纪实性回忆录《我的(后)知青岁月》。</h1><p class="ql-block">……</p><h1><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知青岁月( 01)</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民县梁山公社郑家窝堡大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笔者/盛启</span></p><h1> 2018年是我们国家大规模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我下乡插队42周年的日子。昔日的我们这代知青人,现如今都已陆续地退出了主流社会的舞台,无情的岁月催促着我们步入到了“夕阳无限好”的行列。</h1><h1> 当我逐渐放慢了生命的脚步,开始迈向人生最后一个驿站的时候,利用闲睱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地回味和咀嚼人生历程中那段激情燃烧,难以忘却的不平凡的记忆,虽然只经历了不到4年时间的蹉跎岁月,但还是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波澜,不免让我心潮涌动,思绪翻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h1><h1> 今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冒昧地拿起了手中的素笔,第一次借助网络的平台,试着把这篇陋文呈现给大家,就是想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把知青这代人的生命内涵挖掘整理出来,把我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人生历程完整地记录下来,把我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筑的无悔青春和凝聚而成的人生感悟展现出来。将知青岁月那段真实的历史刻成为不可复制的光盘,激励当今,启教后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撰写《我的(后)知青岁月》的初衷。</h1><h1> 提起当年的知青时代,其物质匮乏和生活的清贫困苦程度,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知青岁月的精神生活空虚和枯燥无味状况,是当今人无法理解的;当年知青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单调贫乏,更是近代历史上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h1><h1> 然而正是令世人肃然起敬的我们五零后那代知青人,并没有因命运多舛而屈服或倒下,更没有在人生前途一片渺茫之时,破罐子破摔而迷失方向。在经过苦苦思索和痛苦煎熬的心理挣扎之后,通过艰难跋涉,坚强地生存下来,并展现出了不比任何一代人逊色的绚丽精彩的人生。</h1><h1> 下面我举几个亲身经历过的实例,再现当年下乡插队落户时知青人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每个知青人所要面对和接受的各种艰难困苦的挑战。</h1><h1> 1977年年底,已是我们下乡插队的第二个年头了,那时我担任郑家窝堡小学的民办教师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因为我不像其他知青同学除了“雨休”之外,享有“挂锄”和“猫冬”这个东北地区农村特有的“待遇”,因此全年的出勤率在知青同学当中,算是最高的一位了。</h1><h1> 一年下来,总共挣了3000个工分,按当时每天挣10个工分计算,即全年共计出勤了300天。</h1><h1> 那么全年出勤了300天所挣到的3000个工分折算成人民币是多少呢?我敢说,别说是现代人,就连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猜得出来。</h1><h1> 多少?24元。对,没错,1977年,全年共出勤了300个工作日,年收入为24元。那还是因为我具有“特殊工种”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回报。而对于其他知青同学而言,年薪想达到24元钱,那可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想。</h1><h1> 也就是说当年每挣到的一个工分为8厘钱,一天挣10个工分,日工资为8分钱,每月出勤25天,折合月工资为2元钱。</h1><h1> 24元钱,放在今天那还能叫做钱吗(尽管那时钱比现在的钱值钱的多)?24元钱,从我家浑南长白打车到铁西区九马路的一头牛饭店,一次单程的出租车费用都不够。可在1977年,那可是我辛勤工作了一年的全部工资收入啊。</h1><h1> 要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像现在我的女儿或八零后以后的这代年轻人,有谁会相信呢?但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知青时代千真万确的真人实事。</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6年8月20日,时隔40年后,部分知青同学重返第二故乡)</span></p> <h1><b> </b></h1><h1> 在下乡插队期间,我们郑家窝堡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一匹马染上了“黄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黄胆性肝炎。为了防止传染给其它别的大牲畜,在万般无奈,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大队领导班子忍痛割爱地研究决定,对这头大牲畜进行宰杀。</h1><h1>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现如今的乡村,村委会一定会按照卫生防疫法的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指导下,按规定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无害化(深埋)处理。</h1><h1> 然而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我们知青同学和当地的社员们在听到大队广播站的通知后,大家竟然都心照不宣,不谋而合地从各家各户和青年点,四面八方地集中到了二队的队部。</h1><h1> 知青同学和社员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饭盆、饭盒、碗筷等餐具,围着生产队里两口特大号的铁锅,只见下面的柴火烧得正旺,两口大锅冒着腾腾热气弥漫着整个房间。终于熬到了开锅的时间了,大家争先恐后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煮着深褐色的马肉和泛着金黄色汽泡的热气翻滚的马肉汤,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号等待能够分到两、三勺羹……</h1><h1> 物质的极度短缺,营养的普遍不良,面对着生产队队部里冒着热气的两大锅的病死的马肉汤,我们急切渴望的心情,竟然如同小的时候快要像过大年一祥,那样的祈昐、那样的急切和那样的知足。</h1><h1> 然而,我们知青人的儿女们,看到我所描述的此时此刻的场景,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内心的感受又会是什么样的呢?</h1><h1> 在那个年代,每当到了春耕播种的季节,是大队领导们每年所要面临最难办、最头疼、最棘手的难题时候。更是检验各个生产队长们的“智慧”和如何从容应对来自各个方面意想不到的“挑战”,“攻坚克难”大显身手的时候。</h1><h1> 为了防止个別社员在种花生时偷吃生产队的花生种子,生产队长们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用尽了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和手段。</h1><h1> 譬如,在播种花生前的两、三天时,先将花生种子倒入配有一定比例的农药药水的大缸里,进行浸泡。被农药浸泡一、两天后,再将花生种子捞出晾晒,之后再进行播种。</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尽管各生产队采取了这样或那样近乎极端的措施和手段后,却仍然难以抵挡住有的社员群众对它的垂涎和诱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播种花生时的间隙,还是有一些个别社员,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时不时地用手偷偷地抓上一小把已经被农药浸泡过的花生种子,然后快速地用两只手搓揉了几下后,便迅速地塞进了嘴里。</span></p><h1> 甚至在播种大豆的时候,还有极个别的社员,竟然能生吃黄豆种子,而且在咀嚼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一丝一毫呕吐的感觉。现在想想,实在令人难以置信。</h1><h1> 通过以上当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个真实的故事,便足以说明当时那个年代生活的贫寒艰辛和物质短缺匮乏的程度。 </h1><h1><br></h1><h1><b> </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物质生活是那样极端的艰苦贫困,精神生活也同样是一贫如洗。那时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洪湖赤卫队〉、〈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以上被统称为现代革命样板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除了这八个现代革命样板戏成为贯穿着我们精神生活的全部自始至终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可供人们汲取、欣赏和消遣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哦,你别说,在我们的青年点西山墙上,还有每月出版两期的黑板报,成为了激励知青同学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每天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连篇累牍的刊载和宣传着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吴献忠、柴春哲、张铁生等人的“先进事迹”,在那个时代,他们无疑成为了一代知青人引以骄傲和自豪的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第二个年头的春节期间,我们在返回沈阳与家人团聚时,才终于有幸地在市内的电影院里观看和欣赏到了《金光大道》、《艳阳天》和《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群山》等彩色故事影片。当时人们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那种精神上满足感,真是无以言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难忘的蹉跎岁月,火热的知青生活,曾给过我们开心和快乐,也让我们饱受到磨难、无奈和伤感。四十多年前,我们正是在那样物质条件极端贫困缺乏,精神文化生活极度枯燥乏味的环境下,赖以生存,并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漫漫人生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难能可贵的是知青岁月给了我们提供了人生中难得的历练机会,使得我们那代知青人,为在后知青时代如何艰苦创业,拼搏进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教会我们如何珍惜珍爱生活、如何理解懂得生活和今后怎样去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将封存已久且残缺不全的记忆和鲜为人知的故事,真实地讲述出来,愿与大家一起相互勉励,共同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