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北京朝阳区皮村北街68号

陈晓林

<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画张燕敬造毛主席像</p><p class="ql-block"> 2016年张燕与老公和书院中国合办的弄墨人个人画展,取得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16日作品《艺术人物画》接受北京政协礼堂数千人大会由记者采访宣传。17日与中宣部顾问、国家创推委副主席、思想家刘吉部长进行单独笔画交流 ,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作品《俺爹俺娘》由刘吉部长和夫人当场收藏,倍感荣幸。</p><p class="ql-block"> 2016年在钓鱼台,参加国际饭店办的画展。</p><p class="ql-block"> 2017年——2018年两年,与中国诗书画院院长马牧老师合作,弄墨人画佛,马牧作诗并写对联。</p><p class="ql-block"> 2017年夏季为国际全球大和平宣言大会奉献画的大佛一幅,获金牌一枚。</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为江苏省七星级酒店禅室画佛一幅。</p><p class="ql-block"> 2018年与徐悲鸿的弟子晋传芬大师交流合作。</p><p class="ql-block"> 2018年7月参加北京阳光鑫源国际书画院在古玩城开的《马牧弄墨人》佛展。</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CCTV戴戴访谈《马牧弄墨人的佛展专访》。</p><p class="ql-block">张燕艺术简历:</p><p class="ql-block"> 张燕(艺名:弄墨人)北京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52年9月1日(阴历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生日),中国极具拥有自身艺术语言的个性派画家。欣赏张燕创作的所有作品,我们感到有其独的艺术风格:她创作的个性特点,是重视作品主题思想的反复提炼,重视精选题材,重视笔墨随时代,重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重视苦练技法。其一:凝聚、集中、深刻、深远是其作品主题思想;其二:继承传统,汲古润今,善学西方作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是其追求目标;其三:选材新颖,题材寓义、寓理、寓识、寓教、寓情是其绘画个性;其四:取百家之长,汲百家之味,有灵感之时而创作,是其艺术作品精髓。</p><p class="ql-block">Resume of Zhang Yan:</p><p class="ql-block">Zhang Yan (stage name: nongmo man) is from Beijing and a national first-class artist. On September 1, 1952 (from July 13 of the lunar calendar to Bodhisattva's birthday), China was a personalized painter with its own artistic language. When we appreciate all the works created by Zhang Yan, we feel that she has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her creative personality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peated refinement of the theme of the works,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themes,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n and ink with the times, pay attention to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hard practice skills. First, cohesion, concentration, profundity and profundity are the themes of his works; Second, inheriting tradition, learning from the past, learning from western works and taking the essence of it are our pursuit of goals. Third, the novel material selection, the theme of meaning, reaso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emotion are his painting personality; Fourth: the essence of his works of art is to take the advantages of a hundred schools, absorb the flavor of a hundred schools, and create when there is inspiration</p> <p class="ql-block">海南海龙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范围,经营许可项目及</p><p class="ql-block">合作电话:</p><p class="ql-block">13716629715(非诚勿扰)</p><p class="ql-block">公司经营许可项目:物资进出口,食品销售;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职工中介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国内贸易代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没备销售;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它相关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日用家电零售;家电电器销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残疾健康训练服务(非医疗);体育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度除外);工程管理服务;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务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旅行社服务网点旅游招俫、咨询服务;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市场调查(不含涉外调查);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靠策划;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数字技术服务;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广告设计、代理;图文没计制作;平面设计;专业没计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广告制作;广告发布;电影制片;电影摄制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融资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石墨烯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能等(海南)。</p> <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毛体书法家李健生(中)</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时代,世界本就是三足鼎立。中国,美国,原苏联国家。我们中国就是其中的一足。你说强不强大?其他两强也都被中国打得口服心服。</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止,把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打得口服心服。1969年3月2月至3月17日珍宝岛抗击原苏联国家军队的入侵,打得原苏联国家军队口服心服。你说我们国家强不强?强并非肌肉多点,而是骨骼坚硬,骨气强盛。有着中国人的骨骼,骨气的实力才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强大。</p><p class="ql-block"> 也难怪美国有名的西点军校,曾有一名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怕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思想化。</p> <p class="ql-block">海南海龙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范围,经营许可项目及</p><p class="ql-block">合作电话:</p><p class="ql-block">13716629715(非诚勿扰)</p><p class="ql-block">公司经营许可项目:物资进出口,食品销售;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职工中介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国内贸易代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没备销售;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它相关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日用家电零售;家电电器销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残疾健康训练服务(非医疗);体育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度除外);工程管理服务;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务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旅行社服务网点旅游招俫、咨询服务;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市场调查(不含涉外调查);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靠策划;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数字技术服务;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广告设计、代理;图文没计制作;平面设计;专业没计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广告制作;广告发布;电影制片;电影摄制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融资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石墨烯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能等(海南)。</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p><p class="ql-block">🇨🇳“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p><p class="ql-block">🇨🇳“始终同人民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为人民利益而奋斗”</p><p class="ql-block">🇨🇳“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p><p class="ql-block">🇨🇳“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统一的”</p><p class="ql-block">🇨🇳“除了国家民族”</p><p class="ql-block">🇨🇳“人民的利益”</p><p class="ql-block">🇨🇳“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p><p class="ql-block">🇨🇳“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p><p class="ql-block">🇨🇳“谋大利”</p><p class="ql-block">🇨🇳“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p><p class="ql-block">🇨🇳“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p><p class="ql-block">🇨🇳“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和核心!</p> <p class="ql-block">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向毛泽东学习》一书。书的封面包装载有周恩来对毛主席高度评价:“我们的领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是从中国近百年来和‘五四’以来的革命运动、多少年革命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产生的人民领袖。</p><p class="ql-block"> 因此,学习毛泽东必须全面地学习,从他的历史发展来学习,不要只看今天的成就伟大而不看历史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及正义事业,先后有6位亲人为党献身、为国捐躯。其中长子毛岸英是在解放以后依然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战场,与其他英勇无畏的人民志愿军并肩战斗,最后光荣且永远地长眠在异国他乡。</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虽然有过失误,但勇于樊登人类科技最高峰,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经济体系。</p> <p class="ql-block">  尽管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及卓越功勋我党早有定论,对他的贡献人民永远铭记于心。毛泽东这个名字早已经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文化传承。但社会上对主席的消极评价、诽谤污蔑甚至妖魔化仍不绝于耳,一提起毛主席的功绩,这些人便冠以“极左”、“左棍”等进行嘲讽辱骂。</p><p class="ql-block"> 这次中央再次出版关于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是对红色文化的进一步弘扬,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有利于汇聚党内外各种正能量,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全球物联网副秘书长陈晓林参观毛泽东手书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发展中国家要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自身实际统一起来,必须要深入推动外来科学理论与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创造出适合本国现代化需要的新文化,走出一条与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作为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厚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重复别人的发展道路。把蕴含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之路的必然选择。</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不再跳动,一代巨星带着人们的感恩与敬仰就此陨落,他是毛泽东,是我们永远的毛主席。那年那时,全国降半旗致哀,山河齐悲,举国哀痛,世界长缅。</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距离毛主席逝世已有48年,尽管我们的视线中再无毛主席的身影,但他依旧活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  </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馆,很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p><p class="ql-block">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这也是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这里,我讲3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p><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p><p class="ql-block"> 二、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p><p class="ql-block">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p> <p class="ql-block">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p><p class="ql-block">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p><p class="ql-block">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p> <p class="ql-block">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p><p class="ql-block">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p><p class="ql-block"> 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p><p class="ql-block">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里,我着重强调3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第二,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 class="ql-block">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沙健孙,1934年2月生,江苏宜兴人。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p><p class="ql-block">  采访组:沙教授,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请您谈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真理。由于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不通,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毛泽东1949年9月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但是,从那时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的14年间,因为党处在幼年时期,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中国革命曾经两起两落。这说明,中国革命要胜利,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的实际。</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思想,毛泽东作出了最深刻的论述。1938年10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1939年10月,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来的斗争经验,明确提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并且指出,党的事业的前进与后退、成功与失败,都是同党能否把两者正确地结合起来直接关联着的,而从“不善于”实行这种结合到获得对于这两者的“完全统一的理解”,正是党从幼稚达到成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系统地、正确地结合起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一个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因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般地指明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方向,至于具体情形、实际情形,那只有在千百万群众起来斗争时,他们的经验才能指示出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获得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并据此系统地形成中国自己的革命理论,不能不经历一个摸索的过程,一个在斗争中积累经验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采访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的实际,这里所说的“中国的实际”主要指什么?</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首先,是指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中国社会的性质,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其他矛盾及其特点,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等等。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也指当前运动、当前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等等。此外,也应当包括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资源、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状况。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上述情况,是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p> <p class="ql-block">  其次,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以及在这种实践基础上积累的经验。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这里所说的经验,既包括正面的经验即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反面的经验即犯错误和遭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p><p class="ql-block">  再次,是指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主要是指中国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人民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等方面的经验,国家治乱兴衰的经验等等。文化,主要是指从事理论创造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的以往的思想材料。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决定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采访组:毛泽东曾说,《毛选》“是血的著作”。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p> <p class="ql-block">沙健孙:首先,是指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中国社会的性质,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其他矛盾及其特点,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等等。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也指当前运动、当前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等等。此外,也应当包括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资源、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状况。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上述情况,是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p><p class="ql-block">  其次,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以及在这种实践基础上积累的经验。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这里所说的经验,既包括正面的经验即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反面的经验即犯错误和遭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p><p class="ql-block">  再次,是指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主要是指中国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人民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等方面的经验,国家治乱兴衰的经验等等。文化,主要是指从事理论创造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的以往的思想材料。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决定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采访组:毛泽东曾说,《毛选》“是血的著作”。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依靠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积累,依靠党的集体智慧,逐步得到解决的。毛泽东讲过:“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以,他才说:“《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作出特别突出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以“毛泽东思想”来命名,最重要的是由于他一开始就自觉地坚持了正确的思想方向。</p> <p class="ql-block">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刻苦的学习精神、非凡的领悟能力,并注意联系中国实际进行思考。据彭德怀回忆:1933年,毛泽东推荐自己阅读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说“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就不会犯错误”;不久,又推荐自己阅读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说: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p><p class="ql-block">  第二,深入实际斗争,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以农村调查为例。毛泽东说,1925年,我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可是这种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后来,中央要我管理农民运动。我下了一个决心,走了一个月零两天,调查了长沙、湘潭、湘乡、衡山、醴陵五县。不过,在当时我对于农村阶级结合,仍不是十分了解。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从我个人调查农村来说,是经过了六七年时间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真切地了解中国历史,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毛泽东把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视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项崇高任务不可或缺的工作。他说,我们不但要懂得外国,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试图通过研读中国文史古籍达到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研究历代兴亡史,总结中国古代社会阶级斗争的经验,研究治国安民的艺术;借助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帮助中国人建立起对于自己的民族、对于自身创造能力的信心,增强人们对于中国未来的乐观主义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采访组:请您谈谈为什么毛泽东思想最终能为全党接受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理论,并不是一经形成,就为全党所接受的。党所领导的事业要全部走上正轨,仅仅有少数人的觉悟并不够,还需要有多数人的觉悟。因为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个人或少数人提出的正确思想只有被多数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层中的多数人所承认和接受,才能成为党的意志,成为党领导人民团结战斗的旗帜。毛泽东的正确理论最终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至少是由于具备了两个条件。</p><p class="ql-block">  第一,靠实践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党内不存在一个自觉维护某种错误思潮的特殊利益集团。所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意见,终归是会被全党所接受的;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意见,也终归会被全党所摒弃。这正是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受到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第二,靠深入的理论工作和党内教育。为了肃清“左”右倾错误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的影响,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群众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自觉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党内教育尤其是理论教育。基于这种认识,在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集中精力去研究党在前两个历史时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更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对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做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发挥。这样,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所通过的党章就正式确定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p> <p class="ql-block">采访组:邓小平1978年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么,中国革命是如何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胜利的?</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样两个根本性的历史任务。由于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反动势力极其强大,由于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因此,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不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同时又是长时期的、艰苦的、曲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首先集中力量投入工人运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但党在幼年时期,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后期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犯了严重的错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调查研究中国的国情,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即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中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及为坚持这条道路所确定的农村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新型人民军队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逐步地学会了独立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并在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上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了。这条道路的开辟,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毛泽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以农民为主体,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样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的理论体系。</p><p class="ql-block">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诞生。</p><p class="ql-block">  采访组:请您具体谈谈毛泽东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和独创性贡献?</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对于在农村斗争环境下,在党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政党这样一个全新的问题,毛泽东就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p><p class="ql-block">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为了加强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毛泽东十分重视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度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要求采取坚决措施加以防止和纠正。</p><p class="ql-block">  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切实做到两个“务必”。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及时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取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他们所施放的糖衣炮弹有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才能在贯彻执行党的当前阶段的纲领、路线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才能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必须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党要成为全国人民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端正思想路线,把握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为了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指出: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原则,解决中国如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以期领导人民去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项新的历史任务。</p><p class="ql-block">  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和健全制度,来防止干部脱离群众,防止党和人民政权蜕化变质。</p><p class="ql-block">  必须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必须执行一种“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发扬民主,首先是党内民主,党才能实行正确的集中。为了实行正确的集中,党在决定重大问题时,不仅需要鼓励党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应当允许党员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p><p class="ql-block">  采访组: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原则问题。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原则?</p><p class="ql-block">  沙健孙: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崇高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只有科学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才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党的全部历史,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认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改革开放的内在关联,更加自觉地坚持改革、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p><p class="ql-block">  在分析和研究党的历史,包括党在历史上经历的曲折和犯过的错误时要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即使对党史上某个犯严重错误的时期,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看待党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和曲折,着重于分析当时的环境,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此类错误重犯的办法;而不应当单纯地着眼于个人的功过。要反映党和党的领导人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制止错误、纠正错误的历史过程,帮助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不但善于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而且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p><p class="ql-block">  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维护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领导时期党的历史,这不仅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而且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一种重大的政治责任。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讲:“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这些话,表达了全党同志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感受,应当成为我们在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时的基本遵循。</p><p class="ql-block">  (采访组成员:尹晓徽 储峰 陈思 陈航)</p><p class="ql-block">(责编:毕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