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晋祠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集约载体,时代序列完整且保存完好。唐叔虞祠、圣母殿、献殿等古建筑,可上溯西周封唐建晋直至唐宋肇创三晋历史传承的实体样本,独一无二,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晋祠圣母殿据载是在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后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宋徽宗崇宁中(1102年-1106年),又重修圣母殿,赐号“慈庙”。</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古戏台。它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周围有疏朗的走廊,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妙精致。</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西面是智伯渠。会仙桥前方分列着金人台和对越坊。金人台是红、绿、黄三彩的明代琉璃阁,台四周矗立着四尊铁人,均高举着臂膀,威严雄壮。</p> <p class="ql-block">献殿</p><p class="ql-block"> 献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献殿于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中国古建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晋祠现存有300余通碑碣,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最为珍贵,被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后,又一文笔俱佳的行书大作。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石经》,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久、且是唯一的石刻版本。</p> <p class="ql-block">唐叔祠</p><p class="ql-block"> 据载,唐叔虞是周朝周武王的儿子,对内兴修水利,扩大农田,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开创了600年开明盛世。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以后, 因地处晋水,就把唐国改成了晋国,在晋水源头建造了祠堂。因为唐叔虞是唐国王侯,祠堂就一直叫唐叔虞祠。</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三绝”的另外两绝,是周柏唐槐和难老泉。周柏唐槐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又称“齐年柏”,相传为周代所植,虽历经两千多年风霜雨雪,树身已向南倾倒近40度,但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p><p class="ql-block"> 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梁架采用的“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建造技法;包括大殿的“柱升起”“柱侧角”,都是我国现存古建中唯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的实例;而殿内的斗拱彩画也与《营造法式》卷三十四中“五彩遍装”的记载基本一致。</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大殿四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 </p><p class="ql-block"> 前廊中的八根立柱和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宋代木质盘龙殿柱。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虬龙各抱一根殿柱,鳞甲须髯,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腾空欲飞,造型十分生动。</p><p class="ql-block"> 殿内无柱,殿身中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内倾而形成“侧角”,角柱增高而造成“生起”。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p> <p class="ql-block">木雕盘龙</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架了纵横交错的两座桥,空中俯瞰呈十字形,犹如大鹏展翅;池中立石柱34根,柱头与普柏枋相连,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造型独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石木结构十字形桥梁,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此式石筑桥,古画中偶见,实物仅此一例,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 被称作“晋祠三绝”的圣母殿彩塑。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样式的珍贵资料。左右两边的侍者有的弹奏,有的洒扫,有的奉饮食,有的侍起居,各司其职。这些侍女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有的人的神情是厌倦、幽怨,有的人悲喜、压抑,神态精细微妙。</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彩塑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样式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p><p class="ql-block"> 源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p><p class="ql-block"> 李白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虽有三个源泉,分别是善利泉、鱼沼泉和难老泉,唯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经年不息。</p> <p class="ql-block">水母楼</p><p class="ql-block">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石洞三窟,中间一窟设一尊铜铸水母像,端坐于瓮形座位之上。</p> <p class="ql-block">上述文字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