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少数民族多,节日也多,让外地人羡慕嫉妒。就近期而言,傣族泼水节的热度还未散尽,白族三月街又如火如荼地上场了,成了这几天网络霸屏的热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谁能想到,当年在人们心里云南这种边远的“不毛之地”,如今居然变成了大众欢乐的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 印象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买个平时买不到的东西,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三月街的时候买;哪位同学忽然穿出一件漂亮的衣服,一般也会自豪地说是妈妈在三月街上给买的,其他如枸杞、三七等稀奇的药材也得等到三月街才买得到。反正三月街就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那是个无所不能的地方,更是个时不我待的时刻,典型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所以家里要添什么东西,一般在三月街来临前个把月就要计划好。</p><p class="ql-block"> 当然,三月街最不缺的还有小偷,去赶三月街可不能大意,不能被琳琅满目的商品迷了眼,还必须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防止自己的辛苦钱被小偷偷了去,但每次小偷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依然偷得盆满钵满,三月街也是小偷们的狂欢节。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那年的三月街,我们单位很负责任的门卫大爷还在单位大门口的黑板上认真地写了个通知,大意是说三月街到了,“各路小偷云集大理”(这句话出自一位门卫大爷之手令我印象深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当时觉得大爷好有文化,看大门真是屈才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今物资极度丰富,购物渠道多样,像三月街这种大型的物资交流会的意义也已经发生了改变,成了本地人放假的福利、外地人旅游的项目之一,而我已经N年没有去过现场了。</span>借助自己本地人的优势,我一般是坐在家里悠闲地喝着茶,吃着小零食,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网上的三月街人从众、人挤人;看人们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着急忙慌地挤进去;一边推推搡搡汗流浃背,一边满脸通红兴高采烈。但最大的改变是,基本没听到有人丢钱丢物,这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时候我会想,不知道当年那些靠偷过日子的偷儿们现在是否改邪归正?是否也成了三月街上的买主或卖主?</span></p><p class="ql-block">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传统的东西还是不能丢的。到了特定的时间,人们潮水般涌向一个特定的地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在一条小小的街上,挤的并不是啥稀罕物,而是一种情怀。这种传统能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除了习俗本身,更得益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给这个古老的节日注入了活力,以及人们与时俱进的包容性。现在的三月街丰富的物资和多元的内容,将“<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更加具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实不止三月街,多彩的云南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目光,这里少数民族的节日已不再只属于云南,而是变成了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的狂欢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