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情

河 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牡丹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牡丹争艳谷雨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姿奔涌揽入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仙子傲骨情意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亭遗梦郎有才。</div>暮春三月,女儿开车带家人游览了武汉的牡丹园。一条东湖绿道、一汪湖水碧天,成就了钟情春天的国人打卡武汉花海的繁华。早春,樱你而涌动的樱园;暮春,牡丹园艳丽的国色;腊月,梅园中腊梅清香傲雪、千年的梅翁蓄气待春;仲夏,植物园里睡莲池碧叶粉黛、四季花妖迎你翩迁。武汉城中的东湖景区是江城的绿肺;是大自然给人们休闲的馈赠;更是园丁辛勤创造的园艺之美。东湖牡丹园是东湖园艺景观群的凤冠。<br> 东湖牡丹园位于东湖梨园景区大门前。1997年,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从洛阳等地引进牡丹“北花南植”。2004年,牡丹仙子在东湖之滨成功落户并大面积繁衍,改写了自古江南无牡丹的历史。武汉东湖牡丹园正式开园,立碑“江南牡丹第一园”昭告天下。 牡丹园内一块横卧的巨大碑刻,书表了该园的前世今生。游览中得知牡丹园100 多亩,以栽培牡丹为主兼植芍药等花卉。我们一进园门,一小片嫣红的牡丹在阳光下浓妆怒放;一位洁白如玉的牡丹仙子肃立相迎。顺着右边的小径上坡,即可见矗立的“江南第一牡丹园”石碑和依墙横卧的碑刻。卧碑是一方重达 68 吨的天然景石。2005年,我省著名的楹联家白雉山先生为东湖牡丹园作赋;由92 岁高龄的武汉本土书法大家,陈义经先生书写碑文。白、陈二位大家的文、墨在黄鹤楼等多处著名景点被众多游人观瞻。碑文由四句诗的形式表述武汉牡丹园的建园由来:“时为新纪 岁值己酉 东湖之滨 占地百亩 引种菏泽 北花南有…… ”碑文还描述了牡丹的花色之艳丽和色泽。 历代文人对牡丹多有赞誉:“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你可知道牡丹也经历过摧残?碑文曰:“天子眷顾 贵为花王 胡知厄运 遭遇女皇 诬认违旨 远贬洛阳 凄风苦雨 烈日严霜”。观此碑文,不由得让我想起童年看过的电影《秋翁遇仙记》。 洛阳有一位老秋翁,一生爱花如命,把院子的花圃打理得繁花似锦。相隔不远的张衙内花园尽管墙高园深,花的长势及姿色远不及秋翁的小花园。衙内的管家向衙内献媚:何不花几个小钱叫那个老头来打理一下?衙内应允。秋翁到衙内的花园看见一株萎靡的牡丹,问管家,此花从何而来?答曰:某夜从天而降,三年了却从未开花。秋翁说,不如将此花给我,以当今日帮你打理园子的工钱。管家不允,秋翁又拿出仅有的两贯钱,将快要枯萎的牡丹买下,栽到自己的园中。在老秋翁的细心护养下,第二年就开出了艳色的牡丹,引来远近乡邻的赞赏。管家得知此事后,又敲诈秋翁未成,就起意陷害秋翁。他唆使衙内及家丁去秋翁园里观赏牡丹。衙内来到秋翁园内,见那牡丹盛开得五彩缤纷,意欲霸占花园。秋翁坚决不答应,并喊来乡邻评理。衙内指使众恶奴将牡丹打得稀烂。秋翁万分痛心地调水和泥,重整花枝,把打落的花朵收集装入藤萝,忙绿了一夜,直到快天亮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入睡。 朦胧中,秋翁觉得似乎又有人进入园内。他赶忙来到院中,看见一群牡丹仙子手持拂尘含笑在花丛中。牡丹仙子轻挥拂尘,藤萝中的花朵立刻飞回到花枝上。牡丹又恢复到盛开时的原样。牡丹仙子告诉秋翁,她就是当年被贬到洛阳的牡丹,身不由己地落入衙内园中,不愿成为权贵的玩物,固不开花;即便是当年女皇在寒冬下旨,违背了我开花的节令,我也没有屈服于她。秋翁伸出大拇指称赞到,牡丹仙子啊!你真是一个有骨气的花。至于牡丹仙子如何帮助秋翁惩治衙内、管家及受贿的县官。网上很多视频可供你免费观看。《秋翁遇仙记》的结尾是:天空传来动人的仙乐,牡丹众仙女在祥云缭绕中,轻展舞姿,漫声歌唱,人间春色锦绣美,万花丛中艳牡丹。 我国是牡丹的原生地。汉代即有“牡丹”之名,传说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刘秀称帝后,遂赐名“汉牡丹”。并赋诗一首《咏牡丹》:“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我国牡丹的栽培始于南北朝。史书记载,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隋朝时,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有大面积的牡丹供观赏。唐代是我国牡丹栽培的“盛花期”。武则天将牡丹引种宫苑后,长安形成了推广种植热潮。牡丹的种植由宫苑延展到寺庙、道观、达官贵人宅第,以及平民院中。唐代除长安外,洛阳、杭州、九江、成都,等地都有牡丹种植的记载。洛阳一度曾是唐朝的京都,几乎家家种植牡丹,赏牡丹之风盛极一时,被誉为“牡丹王国”。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唐皇李隆基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本,色样各不同”。可见当时牡丹的栽培技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洛阳、菏泽,武汉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在前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使牡丹的栽培技术又得到了新的发展。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公元724年,我国牡丹由空海和尚带入日本。1330年,法国对引进的中国牡丹进行大量繁育。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品种达100多个。1820年,美国从中国引进牡丹后,培育出黑牡丹品种。牡丹虽远离故土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适应世界广大地域的土质和气候,在暮春时节展现硕大娇艳的花朵,大有一副花王的气派。 我国目前有五百余种国产牡丹品种。人们从观赏的角度,依牡丹的颜色分类,如:红、紫、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所谓黑牡丹是人们将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牡丹称为黑牡丹。牡丹从古至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我国菏泽、洛阳,均以牡丹为市花。许多地方都如武汉一样建有牡丹园;举办专题牡丹花会满足人们观赏牡丹的需求。此外,牡丹的形象还被广泛用于刺绣、绘画、印花、雕刻等艺术中。人们从这些艺术品中也欣赏到牡丹的绰约风姿。 牡丹还具有食用价值。大家熟悉的“鲜花饼”;牡丹花瓣还被人们用于蜜浸、泡酒。牡丹还具有药用价值。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常用于凉血祛瘀的中药中。李时珍认为,野生单瓣牡丹入药为好,人工栽培的重瓣观赏牡丹气味不纯,不可药用。丹皮性微寒,味苦,归心、肝、肾经,用于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证。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消炎、抗过敏、抗肿瘤,等活性,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由于牡丹的广泛种植和受到帝王及民众的喜爱,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众多名家纷纷为牡丹留下万古传唱的经典诗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名篇佳句广为流传。 以牡丹为载体的戏曲《牡丹亭》在我国深受大众喜爱。该剧由我国戏曲大家汤显祖创作,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当朝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情窦初开时却被封建礼教所禁锢。当她第一次读到《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被自然界求偶的天籁之音激起春心荡漾。 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困乏后在牡丹亭中睡着了。朦胧中,一位拿着柳枝的书生与她相拥,在牡丹亭成就了男女之欢。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多次到牡丹亭寻梦心中的爱人却不遇。杜丽娘相思成疾而死去。此时其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前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梅花庵”,叮嘱一道姑守墓。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查明杜丽娘婚姻簿上有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放她回返人间。 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住进梅花庵。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如漆似胶地过起了恩爱的夫妻生活。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请人掘开坟墓。棺木中杜丽娘容貌如初,死而复生。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考中状元,但在与淮扬安抚使的丈人相见时,杜巡抚不信女儿会复活,欲斩柳梦梅。皇帝得知此事后,传杜丽娘来到公堂以“照妖镜”验其真身。杜丽娘在镜中显现真人身。皇帝当即下旨:命其父女、夫妻相认。一段人鬼情未了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丹亭遗梦郞有才。牡丹娇艳的华姿无疑给舞台增添了唯美的场景。 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都与牡丹有不解之缘。毛泽东主席生前非常喜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在牡丹丛中他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花前对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当今,大型的牡丹栽培基地已将牡丹做成了产业链。赏花旅拍、牡丹宴、鲜切花网售、牡丹写生绘画培训等。牡丹已成为拉动经济繁荣的使者。 本篇中的图片拍摄于武汉牡丹园和洛阳国家牡丹园。史料搜寻于网络而撰稿,不妥之处敬请留言指正。谢谢!<div> 海 牛</div><div> 2024年4月于武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