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老五中初二四班》(一)

贾庆虎

<h3>  书院门.华塔寺华塔,当年每天上学放学必经的要道。</h3> <h3>   关中书院大门前, 一代大儒,明.冯从吾(1557—1627)塑像。</h3> <h3>  关中书院距今已400余年,西安老五中初二四班曾经的母校。</h3> <h3>   冯从吾画像<br>  冯从吾将北宋初张载创立之关学总其成,办关中书院讲学。<br>  冯从吾阐述其办学宗旨曰:“且书院名‘关中’,而匾其堂为‘允执’,盖借关中‘中’字,阐‘允执厥中’之秘耳”。盖取《尚书》允执厥中之意,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br><br></h3> <h3> 北宋张载名言,史称“横渠四句”:<br>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h3> <h3>  仪门的两旁书有: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高为人师 身正为人范),以此为治学训词。</h3> <h3>   从北向南,回望二门。</h3> <h3>  我们进校时,亭子南向的下方,就是初一四班的教室。坐在教室,抬头就可看到北边窗户外的亭子。当太阳光影移到了亭子的那一处,便是那节课下课的铃声即将要响起来;<br>  下乡前,亭子已经歪斜,年?塌毁。现为重建的。</h3> <h3>  主干道两旁十几颗古树,苍劲繁茂,彰显着书院悠久的历史。</h3> <h3>  允执堂前有唐槐4棵,距今1300百余年,默默地守望着书院的兴衰,聆听过老五中莘莘学子欢快的嬉笑,郎朗的读书声。<br></h3> <h3>  允执堂前的孔子铜塑像,是2017年由香港文化艺术界捐赠。</h3> <h3>  允执堂,曾被老五中称为“大礼堂”,在此,记录下了不少老五中发生过的大小事件。<br>  有的,很温馨,古槐下那郎朗的读书声;<br>  有的,很欢快,礼堂内排练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员们的歌声;<br>  有的…</h3> <h3>  如今,昔日的“大礼堂”复归旧貌。<br> 堂内匾文:“允执堂”,寓意“遵守中庸之 <br> 道”;<br> 两边对联:列法象于一堂,发前圣精微之奥, <br> 皆文章,皆性道;<br> 环行生于四座,树后学法守之模, <br> 亦名世,亦真儒。<br> 神龛对联:补天忠作石;<br> 济世道为舟。</h3> <h3>  从允执堂后面, 回看其东北角 </h3> <h3>   泽园,正厅为: 精一堂, 曾经的校团委就在小院内。</h3> <h3>   明月见证着老五中的变迁<br> (摄影制作:冯西伟.67级5班)</h3> <h3>   原西安师范学校选址关中书院</h3> <h3>  1963年,西安五中,由湘子庙街第一人民医院后门处旧址,迁往西安师范学校旧址(关中书院)。</h3> <h3>  西安五中的前身,是胡宗南驻军陕西期间创建,故命名为:中南中学<br> 书法作品:陈天健(高六四班)</h3> <h3>  校园内“斯道中天阁”,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祭拜孔子而建。简称“中天阁”。</h3> <h3>  院内散落的昔日建筑的柱墩石。<br><br><br><br><br><br><br><br><br></h3> <h3>   永远的初二四</h3> <h3>  初一.初二时,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就读的小院大门口。<br><br>  在校时,小院大门没有这堆门楼,墙上也没有刺眼的艺术陶瓷挂画,如此臃肿.华丽的添足,将小院门前打扮的如同晚清的王府,又如同人工景点;失缺了当年青砖黛瓦.白灰墙面.黑色门扇那种古朴书香。<br>  明清民国年间,主干道两侧,则是低于地面一米的长型“鱼池”,鱼戏粉荷,禽鸟飞旋;<br>  我们入校时,干涸的“鱼池”内,放置着水磨石面的兵乓球台,下课铃声一响,四个班的学子争先恐后抢占球台;<br>  我们班 刘文学的“捣乱分子”,在前小院四个班中是出了名的。但在打乒乓球上,出奇的优秀;王国生买过一只贴有红色胶的新拍子,拿“光板”的同学很是眼红;<br>  三班的汪兰生球技超群,个不高,推拉扣杀时老是缩脖子,发球时,尤甚;<br>  女生好像一班有个郑淑珍,小名“猫”,腼腆清秀,是班干部,但打起球来像个“疯女子”;<br>  而今,道路拓宽,“鱼池”,以及乒乓球台,荡然无存。<br>  更不能追忆史料记载:允执堂位于中央,讲堂之后,筑有假山,三峰耸翠,俨然小华山;讲堂之前,方塘半亩,石桥通水心小亭;冯从吾曰:“松风明月,鸟语花香,令人有春风舞萼之意。”<br>  当时大师们在堂前半亩方塘开坛布道,弟子临水而听,互为答辩。“环而听之者常逾千人”。其景,其情,妙不可言。</h3> <h3>  在小院内,从东向西,看见小院门洞,和南边原初二四班的教室。<br>  当年小院内的教室全是青砖黛瓦,屋脊高跷,宽敞的平房,整洁肃穆,望之,年代感十足;没有眼前这不旧不新钢管栏杆的二层楼房,没有那戳在小院中间的水泥钢管楼梯,更没有那红红的水泥柱子。小院被毁,痛哉!<br>  更为痛惜的,是小院东侧被破坏改观了的环境;<br>  原小院东侧有一偏门,可通向小操场,以及一排又一排的平房,那是教师办公室兼宿舍;而今,荡然无存。<br>  小操场对于关中书院十分重要,犹如人体的肺部,衬托的整个建筑群疏密得当,气脉通畅;<br>  小操场北边是青砖砌的高台,开全校大会时,便是主席台。记忆最深的,是校教导主任吴 <br>谦,扯着陕北嗓音,大喇叭还不时地鸣叫着;<br>  高台不但很宽,而且一直向北很是广阔,建有几间平房;平房里,曾留下了文革初期给老师们的伤痛----  </h3> <h3>   初二四班教室内景。<br>  当年课桌很简陋,教室是纸顶棚。冬季,同学们最爱的,是动手在教室后面用砖砌火炉,用斌铁皮烟筒导烟。<br>  有一阵,课间操后,兴起了人人自带搪瓷缸吃开水泡馍,结果胃液冲淡,肚子胀,消化不良。<br>  当时,全班五十余人,男女各半,无论籍贯陕.豫.晋、沪.鄂.川,除过课堂上读课文,回答老师问题用普通话外,同学们说的都是西安方言。</h3> <h3>   <br><br><br><br><br><br><br><br><br><br> 被定格的老五中初六七级四班</h3> <h3>  初二四班,这个词组只是泛指就读到了初二年级分为四班的学生群体。过一年后,就会告别初二四班这一名称,改叫初三四班;<br>  我们身为老五中初二四班的学子,命运多舛,如同汶川大地震黑夜里汶川中学瓦砾中的那只钟表,时针被永远定格在了灾难突发的那一刻!</h3> <h3>  从此,我们每个人的档案袋,在钢印的锁定中,文化程度凄凉的记录着:初中。</h3> <h3>  同学们都已是年逾古稀,但在全校聚会时,一声:“初二四”,我们一堆人,齐刷刷地应答:“到”;</h3> <h3>  谁都知道,应声的,是老三届初六七级的四班。谁也明白,这是在喊我们;</h3> <h3>  建微信群,群名必须含有“初二四”,否则,就失去了特指性,就不是我们这伙人的群了。<br><br><br><br><br><br></h3> <h3>  身后,是昔日书声朗朗的小院,心中思绪奔腾,少年意气风发,怎奈我辈生不逢时。幼小瓜菜代,少年废学业,修完地球想奋发,口袋没文凭,晚婚更独子,饭碗被砸烂,中年逢下岗,晚年医保成摆设.....<br>  我们这一代,是经历了最多磨难,几十年风风雨雨,无奈心宽度晚年。</h3> <h3>   <br><br><br><br><br><br><br> 小学入初中时所用的证件照</h3> <h3> 尚 克 </h3> <h3> 王桂芳</h3> <h3> 贾庆虎</h3> <h3> 辛鸿安<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 初一四班.初二四班概况</h3> <h3> 班主任(初一):张秀芳<br> 班主任(初二):刘文媛<br> 辅导员: 向淑荣(高一二班学生)<br><br><br><br><br><br></h3> <h3> <br><br><br><br><br> 怀念两位班主任</h3> <h3>  我班的两位班主任,一直没能联系上,也没有她们的照片。她们的音容笑貌,一直停留在少年时的记忆。<br>  <br>  初一班主任张秀芳老师,高个,四肢舒展,有骨感,长方形脸,齐耳烫发,肤色微黄,眼大,上唇微翘漏牙齿,腮帮明显,不算漂亮,行事很干练。张老师面部表情很少变化,总是用眼睛关注着周围的一切。当时,按张老师有一两岁左右男孩,年龄应在二十六七岁吧。但在我的记忆中,年龄还应再大一点;<br><br>  张老师住校,学校东边那一排排的平房,每个老师都有一间,十几平方,办公兼居住。<br><br>  她常爱在周日组织班干部学习,有次围坐在小操场,她坐小凳,身子被小男孩曳扯的倾斜着,口中一边给我们讲解毛主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当时,毛主席这一论述火遍大江南北。我当时学的很黏,思绪总是停留在“王国”,与“国王”.“国家”有关,很不得其解。<br></h3> <h3>  有了一定社会阅历,回想起张老师的丈夫,是在哪个社会科学院,又听校友说是西北局。我幡然醒悟,她丈夫善长哲学.理论。不然,当年我们政治课又不学这么深的时事,给我们开小灶,赶这种时尚为哪般。张老师当时肯定认为,能给我们辅导毛主席那充满高深哲理的最新指示,是非常愉快,非常自豪的。</h3> <h3>  听低年级校友宋庆平讲:张秀芳老师1969年至1970年初,曾任72级6班的班主任,张老师的发型是:两只小辫;<br>  文革后期,随丈夫下放后,就再没有联系上,也不知最终去向。</h3> <h3><br><br><br><br>  初二时,班主任换成了刘文媛老师。刘老师个矮,穿着洋气,一口普通话爽朗悦耳,那双明亮的眼睛似乎也在表达着她的观点。<br>  刘老师脸圆润,肤色白皙泛红,光亮的乌发紧贴头皮,额头有点明显,两只小辫靠在肩上。她是军人妻。<br>  我班王如林当兵在河南,他说:文革后期,刘文媛老师随军去了河南驻马店。<br><br>  刘文媛老师管着校物理实验室,记得开校运动会时,我是校航海航空模型小组的组长,由于给一艘一米多长的驱逐舰模型临时刷了油漆未干透,同学们都急得团团转,刘老师便拿来了电吹风机;<br>  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四个学生手上垫着纸抬着油漆尚未干透的军舰模型即将以方队的形式入场时,刘老师还在旁边替我们操着心;<br>  校航模小组归校团委管,刘老师这般主动地为我们救急操心,一是航模小组与她管的物理实验室紧邻,她懂得油漆干不了电吹风可救急,可能与她是我的班主任也有关。</h3> <h3> 任课老师:张秀芳(语文)<br> 丁济民(数学)<br> ? (英语)(美式发音,医院<br> 陈代坤(英语)(海军复转军人<br> 刘文媛()<br> 田雄相(地理、英语)<br> 雷 波(政治)<br> ? (体育)(复转军人<br> 刘和银(体育)<br> 刘建华(音乐)<br> 武墨希(美术)<br><br>  五中校长:韓志颖、<br> 卫永长<br>  教导主任:吴 谦<br>  团委书记:张志新</h3> <h3>  田雄相老师.刘和银老师(1975年7曰一日)</h3> <h3>  雷 波老师.张志新老师(1963年)<br><br><br><br><br><br><br><br><br><br></h3> <h3>   《全班同学人名录》<br><br>  陈二鹏<br>  吴云燕.<br>  方保全(健娃子).<br>  高 汉<br>  杨先玉<br>  张全亮<br>  张莲英<br>  秦志杰————————李冬梅<br>  贾庆虎(虎儿)————刘安梅.<br>  白金本.<br>  郝琳丽.<br>  梁益邦(邦邦)<br>  周淑君<br>  王春荣<br>  武圆圆源远<br>  ?康生(康娃)<br>  葛秦生————————吴水仙<br>  王小杰<br>  吴陆平————————陈宝荣<br>  吴丽娟.<br>  王桂芳.<br>  王曼娜<br>  徐 淳(嘟嘟)<br>  陈丽霞<br>  陈德坤杨坤(坤).<br>  王国生————————曾小莲.<br>  许玉珍(玉珍)<br>  雷秀兰<br>  侯菊芬.<br>  王如陵如林——————赵淑焕<br>  王春花.<br>  付云仙张燕——————刘文学<br>  张德铭(二狗)<br>  苏桂琴<br>  尚 克<br>  黄瑞嫦.<br>  任益群————————冀桂存.<br>  程慧勤(毛毛).<br>  费兰云<br>  张辅民.<br>  贾定邦.<br>  辛鸿安.<br>  李光臣————————张 琪.<br>  王赛驹<br>  张绍荣<br> <br>  请大家回忆填补纠错!当年同学的姓.名的确切用字,少了谁,同桌!<br><br> </h3> <h3> <br><br><br><br><br><br><br><br><br> 初中阶段的留影</h3> <h3> 赵淑焕.陈宝荣.李冬梅.侯菊芬</h3> <h3> 贾庆虎(初一)</h3> <h3> 刘安梅(初一)</h3> <h3> 曾小莲</h3> <h3> 吴丽娟</h3> <h3> 梁益邦</h3> <h3> 陈丽霞</h3> <h3> 吴云燕</h3> <h3> 程慧勤</h3> <h3>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老五中校园活动拾零</h3> <h3>  每年一届的 校运动会上,开幕式上运动员簇拥着西安市第五中学校旗方阵。</h3> <h3>  拥有二百米跑道,老五中师生很是自豪。</h3> <h3>  体育,一直是老五中的强项。初二四班,在同年级八个班级中,最为引以自豪的,是每届校运动会上压倒性的优异成绩,被益为:“体育班”。</h3> <h3>  <br><br><br><br><br><br><br><br><br>  1966年《五.一六通知》发佈;8月发佈《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从此,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h3> <h3> <br><br><br> 文革期间的照片</h3> <h3> 王春荣</h3> <h3> 王春花.周淑君.陈宝荣</h3> <h3> 杨先玉.刘安梅</h3> <h3>  1966年11月,葛秦生.尚克.任益群.唐正平(才灵子)初一六班,大串联在上海</h3> <h3>  1966年11月,任益群.唐正平.尚克.xxx,大串联在武汉。</h3> <h3> 李冬梅.程慧勤.xxx</h3> <h3>   李光臣和初一五班曹长胜(猫)</h3> <h3>  1968年,贾庆虎与初二三班高振基于新城广场</h3> <h3>  前左:杨先玉.刘安梅.陈宝荣<br>  后左:王春花.周淑君.王春荣 <br> (照片刘安梅提供)</h3> <h3>   尚克.任益群.梁益邦</h3> <h3> 李冬梅.陈慧勤</h3> <h3> 吴水仙</h3> <h3> 刘安梅</h3> <h3> 任益群.李光臣</h3> <h3> 高 汉.张新亮</h3> <h3>  徐 淳 (在新城广场——任益群拍摄)</h3> <h3>  贾庆虎(1968年),军帽,要按当时流行的方式戴,里面要衬一圈纸,要的是那中“势”。</h3> <h3> 陈宝荣<br><br><br><br><br><br><br><br><br></h3> <h3>  贾庆虎和初二三班高振基(后左一),1968年10月,即将下乡插队长安县郭杜镇前与发小留念</h3> <h3>   插队落户期间的照片</h3> <h3>  1969年2月22日,初二四班全体女生下乡后春节大年初六,陈宝荣家集合后,照相馆留念。此为人数较全的一次合影留念。(原照由张 琪提供)<br>  由于我们没有等来初三毕业,所以全班没有照过集体合影,由此,留下了又一桩深深地遗憾。</h3> <h3>从左:<br>  第一排:<br>   陈宝荣.张莲英.王桂芳.李冬梅.杨先玉. <br>   雷秀兰.赵淑焕<br>  第二排:<br>   王曼娜.冀桂存.侯菊芬.徐玉珍.张 琪<br>   王春荣.周淑君<br>  第三排:<br>   吴丽娟.吴水仙.苏桂琴.程慧琴.陈利侠. <br>   王春花.费兰云</h3> <h3>  1969年底,曾小莲.黄瑞嫦.吴丽娟,下乡插队后回西安在钟楼照的。(曾小莲提供)</h3> <h3> 秦志杰.王如林</h3> <h3>   <br><br><br><br><br><br><br><br><br>  追忆校园往事,畅叙同窗深情。</h3> <h3>  自68年底下乡后,分别多少?年,20XX年,全班第一次相聚于徐淳家南门外东南角银行家属院<br>  这张合影,应该是全班男女生人员同框最多的一副集体照。<br>前排左起:<br>  秦志杰.吴水仙.苏桂琴.徐玉珍.杨先玉.李冬梅.陈宝荣.郝琳丽.张 燕.吴陆平<br>  贾庆虎.徐 淳.王小杰.杨 坤.白金本.葛秦生.辛鸿安.高 汉.史西林.刘文学.贾定邦.王如林.<br><br><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