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通(老建筑,笔者摄于2009年)</p> <p class="ql-block">2009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第1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南通。5月,我自己开车去了南通,参观了南通博物院,还专门跑到通棉二厂,找到了当年我们23团知青学习舞剧《白毛女》和汇报演出的剧院。印象中的豪华大气的剧院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周边已经是废墟,厂里一位老职工说,马上就要拆迁,剧院也将荡然;但听说因为通棉二厂也是张謇所创建,故作为文化遗产的老厂房将迁移保护。</p><p class="ql-block">阮仪三老师经常讲迁移保护不是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文物的历史环境没有了,那么历史文化的价值就降低了。不知南通市如何想的?国家级名城刚批下来,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不懂?还是想什么?多请教请教阮仪三老教授不是更好吗?</p> <p class="ql-block">南通(唐闸古镇,笔者摄于2016年)</p> <p class="ql-block">就在2009年1月,我隔壁办公室的张教授(阮老师得意门生)就对我说:南通是在阮老师的帮助下,申报成功的,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中英文对照)》画册应该没有问题,并告诉我联系电话。我听到后,经阮老师同意,立即安排我们研究中心编辑室的老师们与南通市规划局联系,且联系了多次,联系了好几年,但终无回音。为此,2015年1月,阮老师决定“自掏腰包(研究中心投资)”编辑出版宣传名城历史文化与保护工作的《南通》画册;我接到任务马上想到了在南通市公安局有关部门当领导的战友南通知青刘淳生,我们一起在江苏省复兴圩农场务农时,我是农场财务物资科粮食会计(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23团后勤处物资股粮食助理员),他在我办公室后面再农场政工科当干事(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23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他在农场(兵团)期间拍摄许多知青工作、生活、学习的好照片,他的照片在我发表我撰写的《十五岁知青下乡后的那些岁月》一书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我想请他按我们编辑出版要求拍摄、收集《南通》画册需要图片,完成编辑出版任务一定能行。</p> <p class="ql-block">2009年5月,笔者在南通(南通博物苑)</p> <p class="ql-block">几经周折,关键是意想不到的是我战友给我寄出了一批图片后,不久突发脑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我悲痛不已。但无论如何还是要设法完成阮老师交给我编辑出版《南通》的任务。于是我请我们研究中心编辑室的老师们与南通市摄影家协会联系,并得到支持;与此紧锣密鼓收集图片的同时,2016年12月,南通战友为纪念下乡45周年,请我到南通参加活动,我乘机到狼山、唐闸古镇等处拍摄《南通》画册所需图片;终于在2017年6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中英文对照)》画册,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p><p class="ql-block">画册分为:一、古城遗产,二、狼山名胜,三、郊外胜迹,四、历史名人,五、文化精粹,六、传统工艺,七、风味特产,八、当代建设,九、旅游服务。全面宣传了名城南通的历史文化与保护工作,重点宣传了古城中尚保护较好的南通文庙、天宁寺、城隍庙、太平兴国教寺大殿、钟楼谯楼、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老)、南通农科大学校舍、濠阳小筑、通崇海泰总商会大楼、南通上海银行旧址、南通城南别业、南通伶工学社、光孝塔、文峰塔等古迹,以及南关帝庙、西南营、寺街等历史街区;同时重点宣传了郊外胜迹包括:狼山、广教禅寺、法乳堂、法聚庵、幻公塔、望江亭、葵竹山房、支云塔、啬园、赵绘沈绣之楼、林溪精舍、抚台平倭碑、狼山天祚崖题刻、剑山、军山等风景名胜,以及唐闸古镇、大生纱厂、唐闸红楼、白蒲古镇建筑群、如皋水绘园等文化遗产。为推动名城历史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发展南通名城文化旅游,提供了一本较全面详实的导读。</p> <p class="ql-block">2017年6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中英文对照)》画册,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p> <p class="ql-block">南通,为2009年增补的第1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中东部,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而成,是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南通历史悠久,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始,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先民在那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今天泰州市)一带。现城区一带在晋朝以前为江口海域,南北朝时始成沙州,初名壶豆洲,属海陵郡(今泰州)。唐代时为盐亭场,开元十年(722年)置盐官,属扬州海陵县。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筑城,并改名为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一度称崇州或崇川,不久复称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通州路,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通州。明初,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被惩罚性地强迫迁移到吕四港一带,带来了江南文化。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废县为乡并入南通;雍正三年(1724年)改通州为直隶州,并以泰兴、如皋两县归其管辖,隶江苏市政使司。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设“南通县公署”。建国后置南通市。</p> <p class="ql-block">南通(文峰塔,笔者摄影)</p> <p class="ql-block">南通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最著名的有南通博物苑、如皋水绘园、青墩遗址、天宁寺、大生纱厂、光孝塔、太平兴国教寺、南关帝庙巷明清住宅、丁古角明代住宅、曹顶墓、钟楼谯楼、狼山天祚崖题刻、抚台平倭碑、沈寿墓、广教寺、三贤祠、葵竹山房等等。南通历史文化名人颇多,著名的有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和王安石、元代书法家米芾、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等。南通还有丰富额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有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傩舞(跳马伕)、 浒霗花鼓、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杖头木偶戏、平绣(南通仿真绣)、童子戏、海安花鼓、吕四渔民号子、海门山歌、钟馗嬉蝠等等。</p> <p class="ql-block">南通(通棉二厂,笔者摄影)</p> <p class="ql-block">南通,我们一部分苏州知青的第二故乡。1970年的元旦,我第一次踏上了南通这片年轻而古老的土地。那时我是坐着木头驳船去的,下乡至兵团(南通农场),南通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1970年8月,在“样板戏要普及,要提高”的最高最新指示下,我们江苏生产建设兵团4师23团的宣传队到通棉二厂学习《白毛女》,在南通市里住了七天。南通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小上海,建筑非常洋气。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位于南通古城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张謇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建苑初期,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陈列于南馆、北馆等展馆内;濠南别业在其侧,建于1914年,因结构新颖,编入了《中国建造史》。</p> <p class="ql-block">南通(南通农场,笔者摄于2004年)</p> <p class="ql-block">狼山,位于南通古城南约7公里处,西临长江;又名狼五山、白狼山、琅山、紫琅山、宝塔山,一说山中有白狼,一说山形似狼,而名。狼山之名,南朝齐、梁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所著《真诰》中记载:“狼五山在海中,对句章岸,今直呼为狼山。”唐鉴真和尚东渡的《唐大和尚东征传》也记载:“六月二十七日发自崇福寿,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风急浪高,旋转之山。”狼山,海拔109米,最为峻拔挺秀,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如众星拱月,狼山为五山之首。狼山还是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有“江海第一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笔者在南通(狼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