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游玩日记(2)

三十八度八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2023年,因为好动好奇更好“色”(摄影),偶尔在自己的家门口和附近的城乡之间走走,偶尔用相机偶尔是手机,有时是有备而去,有时是随兴而来,游趣来时还自驾外出了几次,虽然没有特别的“精彩”,但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走红军长征路</p><p class="ql-block">(2023.5.11—17)</p><p class="ql-block">(图片均为华为手机P50拍摄)</p> <p class="ql-block">2023.5.11 雨</p><p class="ql-block"> 立夏几天了仍是细雨蒙蒙,我们还是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红军长征路,我们几个曾走了两次: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2022.3)</p>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8日,我们九个人约在一起二台车自驾重走红军长征路,从萍乡来到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红军长征零公里处出发,途经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行至贵州遵义时出现新冠疫情遇阻,只得改道沿云南碌劝而上。走到四川泸定时,四川又出现新冠疫情,各地管控严密,没办法只好返回。</p><p class="ql-block"> 往返时间13天,行程60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四川凉州红军长征会理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 (2022.3)</p> <p class="ql-block">  贵州黄平旧州古镇,红军长征时期曾先后四次经过这里(2022.6)</p>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中旬,全国各地新冠疫情出现转机,特别是湘、黔、滇、川、甘、宁、陕一带基本为零。于18日我们四人(树辉、宁春和我夫人柳萍)一台车自驾,从江西萍乡来到贵州黄平旧州古城,从这里出发,途经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到达陕西延安走完了当年红军长征的全部线路。</p><p class="ql-block"> 往返时间16天,行程61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陕西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p><p class="ql-block"> (2022.6)</p> <p class="ql-block">  这次又是我们四人(树辉、宁春和我夫人柳萍)一台车,前两次自驾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路,由于疫情影响赶时间,故搁下好多地方末去(主要是一至四道封锁线一带),宁春和我夫人前一次未参加,于是乎就干脆又来个重走,也是从萍乡来到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当年红军长征零公里处,又从这里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当年红军长征零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  宁都服务区(中午12:23),走了几个小时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下午14:05)从长汀高速路下来,路过 “红色华佗”傅连暲旧居。</p> <p class="ql-block">  傅连璋(1894—1968),原名傅日新,福建汀州(今长汀县)河田镇伯公岭村人。1933年初参加红军,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医院院长;1934年10月带病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卫生部第一副部长;1950年8月,当选并连任三届中华医学会理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被毛泽东誉为“红色华佗”。</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原闽粤赣边区纵队独立第七团的成立处</p> <p class="ql-block">  (下午13:03)又再次来到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p><p class="ql-block"> 中复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  1934年秋,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此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七天七夜的松毛岭阻击战,9月30日,红九军团在该村观寿公祠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  来时正好村里举行纪念妈祖诞辰文化节活动,村民正在观看传统剧目演出</p> <p class="ql-block">  (17:58)来到长汀县城,又是在这家“桂花树下”客栈住下。</p> <p class="ql-block">  长汀古城,是我非常喜欢来的一座古老的小县城。尽管是小雨浙沥,我们们仍兴致勃劫的再次游览了古城的几个景处。</p> <p class="ql-block">2023.5.12 阴</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稍多点:</p><p class="ql-block"> 先后在长汀古城里参观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上次未去看,有点后悔)、杨成武将军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后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镇华屋村(红军长征时“十七棵松”的故事发生地)、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毛主席曾在这里休养)、 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村云石山寺和马道口(中央苏局旧址)、瑞金城西红军长征第一山处新建的“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广场;</p><p class="ql-block"> 又匆忙赶到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圩场后山背山上(永固楼,迄今为止长征路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碉堡)。</p><p class="ql-block"> 游览后在镇子上一家叫金豪宾馆住下。</p> <p class="ql-block">  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位于福建长汀县城罗汉岭。</p> <p class="ql-block">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p> <p class="ql-block">  杨成武纪念馆位于汀州镇西门罗汉岭杨成武将军广场东侧,与杨成武将军铜像、杨成武将军广场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杨成武,福建省长汀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军事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红军时期的艰苦奋斗、长征的艰难跋涉,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战斗。</p> <p class="ql-block">  杨成武的军事才能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让他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多离开长汀古城,又上了G319直达江西瑞金,不远几十公里路。</p> <p class="ql-block">  半个小时就来到了瑞金市叶坪镇华屋村,又名红军村。</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华屋的四十三户群众积极响应,将十七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这十七位红军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大家商量,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并和家人约定“见松如见人”,不幸的是十七位战士都壮烈牺牲,这就是令后人动容的“十七棵松”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又来到了瑞金城郊象湖镇岗背村东华山古寺。</p> <p class="ql-block">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2年1月下旬,毛泽东“遵照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决定,去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若是了解中央苏区史的人定会心生疑惑,因为此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刚成立两三个月,正是百废待举之时,而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却去古庙休养,着实令人费解。</p> <p class="ql-block">  来到瑞金城西的云石山乡丰垅村看了二个点:</p> <p class="ql-block">  一是云石山寺</p> <p class="ql-block">  位于瑞金市西南15公里。1934年7月临时中央政府从沙洲坝迁驻此地小山上的云山古寺,山中风景优美。1934年10月,中央机关编为红军中央纵队,从云石山出发开始长征,因而云石山被称为“长征第一山”。目前正在兴建颇为壮观的“瑞金一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在云石山古寺中,有一位中央领导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那就是张闻天同志。</p><p class="ql-block"> 张闻天曾经一度推行“左”的路线,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的变化,就在这里,张闻天显露了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他尊重实践、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刚正不阿。两位主席经常相互交流,张闻天思想转变很大,并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他后来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很关键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即将完工的“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广场</p> <p class="ql-block">  二是马道口中央苏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央领导机关驻地沙洲坝又被敌人发现,为了安全,1934年7月,中央和中革军委再次决定转移。中共中央政治局、中革军委迁至丰垅村的马道口,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移至丰垅村北面的云石山。中央领导机关各部门分散在就近的各个村庄。</p> <p class="ql-block">  马道口是长征前党中央在瑞金的最后一个驻地。征途漫漫,去留两难,有人踏上长征路,也有人留守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这里又成为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的三大留守机关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多,赶到了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p> <p class="ql-block">  王母渡镇圩场后山背山巅上,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碉堡——永固楼。它是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时攻克的敌军碉堡,也是迄今为止长征路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碉堡。</p> <p class="ql-block">  王母渡镇位于赣县南部,因贡江支流桃江贯穿全境,又名桃江镇。</p> <p class="ql-block">2023.5.13 阴</p><p class="ql-block"> 电话联系到志愿者,等到八点半才来开门,参观了该镇“永固楼的记忆”一一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史迹陈列。</p> <p class="ql-block">  九点后,沿S226道从赣县王母渡镇来到信丰县新田镇四十公里路左右,大半天的时间都是碾转在新田百石村(山路难走点)、金鸡村,古陂、大平村这几个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战斗旧址上。</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来到广东南雄“被称为广府人的祖居之地,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广府文化的发祥地”的珠玑巷。</p><p class="ql-block"> 住南雄市区沿江路(步行街口)青云商务宾馆。</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即长征第一仗百石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  百石村是信丰县和赣县交界的小山村,距信丰县县城有60公里,现属于信丰县新田镇。</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国民党设置了4道封锁线阻击中央红军。信丰、安远至赣县王母渡一线就是第一道封锁线。以信丰桃江为天堑,南北长120多公里的弧形封锁线,被广东军阀陈济棠吹嘘为“铜墙铁壁,坚不可摧”。</p> <p class="ql-block">  21日上午,红军向封锁线发起进攻。担任前锋的红三军团红四师十团、十一团率先向位于信丰县百石村地域的守敌发起攻击,长征第一仗——百石战斗就此打响。战斗中,时任红四师师长洪超亲临一线指挥,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p> <p class="ql-block">  此后几天,红军将士经过英勇奋战,先后在信丰县境内的新田、金鸡、古陂等地打垮了国民党守军。25日,红军渡过桃江,至此,红军胜利突破长征第一道封锁线。</p> <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24日,原张爱萍上将之女张小艾博士莅临百石,倡议修建洪超烈士之墓。</p><p class="ql-block"> (张爱萍,生于1914年,湖南平江人,长征时任红三军团四师三营营长、十二团参谋长,于2005年10月为洪超烈士墓题写墓名)</p> <p class="ql-block">  站在墓地望向四周,当年炮火硝烟的战场,如今一派郁郁葱葱。山脚下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当年红军战斗的地方,已是祥和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深鞠一个躬,抬手敬一个军礼,在心里默默告慰先烈:感谢您当年的流血牺牲,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新田战斗旧址(信丰县新田镇新田村小石岭),我们在当地寻找了几处,还是没找到。</p> <p class="ql-block">  金鸡战斗旧址(信丰县新田镇金鸡村金鸡岭)</p> <p class="ql-block">  古坡战斗旧址(信丰县古陂镇黎明村和古陂村的古陂圩)</p> <p class="ql-block">  古陂中革军委旧址位于信丰县古陂镇太平畲族村下杨坊的陈氏宗祠,毛泽东随中央第一纵队的中革军委长征,曾经在该祠的吊脚楼上办公和厢房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长征在信丰新田、古陂一带发起突破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的战斗。同月23日晚,属中央第一纵队的中革军委总部由百石抵达古陂杨坊,在陈氏宗祠休整了两天,于25日下午离开,向坪石进发。</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这里时发现这里的门是锁着的,只好在门口转转看看,向附近村民打听才得知,这里平时是不开放的,只有领导前来视察或者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以及特殊的活动才会开放。</p> <p class="ql-block">  来到广东南雄珠玑近七点钟了。</p> <p class="ql-block">  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城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县城之间。</p> <p class="ql-block">  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广东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巷古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  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地,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80多个,其后裔繁衍达70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28个市、县,668个乡(镇)、村,以及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社区。</p> <p class="ql-block">  珠玑巷被称为广府人的祖居之地,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23.5.14 阴</p><p class="ql-block"> 今天离开广东南雄,先后去了韶关的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韶关仁化城口粤北红军长征纪念馆,就直奔(近三百公里高速)湖南道县。</p> <p class="ql-block">  南雄三影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省仅有的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砖塔。自古以来为南雄城的象征,塔内设阶梯通各层外迥廊,游人可登至九层,一览雄州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韶关东北郊,有一大片神奇的群山,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崖,远远望去,有的像一座座暗红色的堡垒,有的像连绵的高墙,群山似玉宇琼楼,又像巍巍宝塔、擎天巨柱。这些红色砂砾岩石构成的山峦有一些共同点,山顶较为平缓,一面或几面山坡近乎垂直的陡崖而坡麓又缓缓地倾斜下来。这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群山就是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的丹霞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只是去了阳元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二点多,来到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是2017年4月经中办批复同意设立的广东省内唯一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该纪念馆依托红军长征过境粤北并留下丰富红色遗迹资料的史实,旨在将分散在粤北地区的各类红军历史文物、文献纳入加以保护,形成一个以纪念馆为中心辐射全省的红色教育基地,以更好地开展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军史教育。</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p> <p class="ql-block">  晚七点多了才到达湖南道县。</p><p class="ql-block"> 在敦颐广场公园附近找了一家叫追一休宾馆住下。正好碰上该县政府在疫情过后,举办夜宵经济拉动消费活动,广场则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道县,隶属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潇水中游,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p> <p class="ql-block">  道县是宋代大思想家、理学鼻祖周敦颐、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2023.5.15 晴转阴</p><p class="ql-block"> 大半天时间都在湖南道县境内转,先后去了道县城的红军墙和中央红军长征突破二道封锁线时的茶园渡口、葫芦岩渡口战斗旧址,后又来到周敦颐故里和濂溪书院;下午近四时离开道县沿G357国道七十多公里路程,近六时到达广西灌阳县城。</p><p class="ql-block"> 住灌阳县城。</p> <p class="ql-block">  道县古称道州,现在隶属湖南省永州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红军发起疯狂“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湘江战役爆发前,曾经过道县90%的乡镇,所以,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红军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何宝珍故里,位于道县挴花镇贵头村</p> <p class="ql-block">  道县烈士纪念园,位于距县城5公里的梅花镇,主要建筑包括“断肠明志铸忠魂”一一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陈树湘烈士墓园、红三十四师烈士墓等。</p> <p class="ql-block">红军墙</p><p class="ql-block"> 红军墙在道县县城西州公园内,原在县委招待所前,近临濂溪河,旧制为文庙照墙,墙高10米,面阔45米。</p> <p class="ql-block">  1934年,红军攻占道州城,一名年仅14岁的红军小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道州文庙的照壁上写下:“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和“工农革命努力奋斗”等大字标语。这道墙为朱红色,颜色已显斑驳,上面的字为白色,当年应该是由石灰刷写,从右向左的排版方式。字体是十分工整的行楷,足见这个少年曾受过教育,这笔字很见功底。据了解,这名无畏少年刚写完标语,还没有来得及下梯子,就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英勇牺牲,人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因此处地势低洼,常遭水淹,1995年改建为道州宾馆,这道墙就被搬迁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西洲公园的入口处,并成为一处红色旅游景点,取名红军墙。</p> <p class="ql-block">  流经道县的河叫潇水,其上游名为沱江,潇水在红军墙处拐了一个90度的弯,并在河中心留下一个沙洲,这个沙洲被称作西洲,如今在岛上建有西洲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多先后来到茶园渡口、葫芦岩渡口。</p> <p class="ql-block">  茶园渡口,葫芦岩渡口分别位于道县审章塘瑶族乡茶园村、葫芦岩村,临近潇水上游支流沱水的中段,当时为沿岸东西几个乡的交通要道,距县城37公里。长征时,先后有两支红军部队(即红六团、红九团)经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红军进行疯狂“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蒋介石部署了三道封锁线,妄图消灭红军。红六军团渡河的时间是1934年9月1日,红九军团渡河时间是1934年11月21日,中央机关则是在下游不远处的葫芦岩渡口过江的。红军主力渡过沱江后,蒋介石马上部署第四道封锁线,史称湘江战役。</p> <p class="ql-block">  茶园村里也办了个红六军团抢渡潇水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这里时,正好遇上道县一所中学1000余名学生开展道县“做绝对忠诚的有志少年”砺志研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茶园渡口、葫芦岩渡口,位于道县审章塘瑶族乡潇水上游的支流沱水(沱江)河上。</p> <p class="ql-block">  午十二点,来到了周敦颐故里,濂溪书院。</p> <p class="ql-block">  从道县县城到楼田村(周敦颐故里),沿途风景很是不错,路虽不宽,但不堵车,路两边银杏树绿意央然,路灯杆上莲花型的灯泡,很有特色,开车大约十五分钟。</p> <p class="ql-block">  周敦颐,湖南道县营道楼田堡人,号濂溪先生。他著的《太极图说》、《通书》开宋明理学之先河,他写的《爱莲说》千百年来被世人传颂。</p> <p class="ql-block">  濂溪书院距离楼田村不到一公里路程,是一座融学习、祭拜、藏书和旅游观赏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据说,新修濂溪书院是2016年修建的,花费资金5000万元,建成后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文化学者、中外游客前来,成为不少游客了解宋明理学思想、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目前,濂溪书院不仅道县有,而且全国各地有,甚至不少华侨聚集的地方也有,濂溪书院已成为宣讲传统理学文化和廉政教育的第二课堂。</p> <p class="ql-block">  道州濂溪书院旧址位于道州(今永州市道县)城西,系历代朝廷和士民为纪念中国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而建,建于北宋年间,虽经多次重修,因各种原因现在不复存在。现保存最好的是汝城濂溪书院。</p> <p class="ql-block">  又再次来到何宝珍烈士故居。</p><p class="ql-block"> 何宝珍(1902-1934),刘少奇前夫人,道县梅花镇贵头村人,1923年转入共产党,1932年留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3月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拷打。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p> <p class="ql-block">  红六团蒋家岭大㨗战场遗址。</p><p class="ql-block"> 蒋家岭村属道县仙子脚镇辖区,蒋家岭战斗遗址位于都庞岭北麓,湖南道县西部,与广西灌阳交界。</p> <p class="ql-block">2023.5.16 睛转阴</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时间基本上在湘江上游的广西灌阳、全州、兴安境内转,因湘江战役的“四大渡口”屏山、大坪、界首、凤凰嘴;“三大阻击战”新圩、脚山铺、光华铺都发生在这一带。</p><p class="ql-block"> 傍晚六时赶到广西兴安县城。</p><p class="ql-block"> 住兴安灵渠风景区附近又是那家宾馆(早些年来兴安灵渠时曾住过)。</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广西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重兵围追堵截。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p> <p class="ql-block">  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在灌阳新圩、全州脚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战。新圩—光华铺—觉山铺,构成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p> <p class="ql-block">新圩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新圩位于灌阳县西北部,南距县城15公里。湘江战役中最惨重的阻击战,为掩护中央红军纵队渡过湘江,红三军团红五师,全师损失近2000人,红五师参谋长胡震、第14团团长黄冕昌牺牲,第14团政委和15团团长、政委均负重伤,两个团的营、连干部大都壮烈牺牲,艰难的完成了堵击任务。</p> <p class="ql-block">  八点多来到广西灌阳新圩枫树脚村圩阻击战陈列馆,整修未开馆。</p> <p class="ql-block">  表现红军将士在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中浴血奋战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遇到“祖孙三代护红旗”故事主人公黄合林的曾孙媳妇李清鸾,她主动跟我们聊了起来,並把我们拉到他家里讲述起来:</p> <p class="ql-block">  “1934年冬,新圩阻击战打响后,当时她曾祖父黄合林不惜犯险,收治了一名大腿受伤的红军战士,伤势好转离开时,为躲避敌人搜查,把随身携带的物件托付留了下来,其中有一面红旗,並嘱咐要好好保存,等革命胜利后再来取。1941年曾祖父临终前交给了祖父(黄荣清)和父亲(黄光文),父亲等待多年未果,因病去世。李清鸾便按照祖父的遗愿,把这面红旗交给了灌阳县武装部,现保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一段隐藏了四十五年的感人故事,这才公之于世。</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李清鸾依然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那位红军的后代,告诉他(她)们不负所托。</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李清鸾告诉我们,来这里游览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这里山青水秀风光宜人,她准备将自己的房子改造为民宿,反复嘱咐我们来住住,並把她的手机号写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红五师指挥所旧址,位于灌阳县新圩镇龙桥村委杨柳井屯G214公路边。</p> <p class="ql-block">  原为该村黄姓村民住宅,为民国时期建筑。1934年11月27日, 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部奉命率两个团赶到新圩地域阻击国民党桂军, 确保红军抢渡湘江通道左翼安全,将师指挥所设于此,并在屋后山上设置瞭望所。11月29日,因战事变化,师指挥所后移。</p> <p class="ql-block">  新圩阻击战炮楼山战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  新圩阻击战遗址战地救护所,位于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屯的蒋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  1934年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时,红五师把该处作为战地救护所,并在此抢救了大量的受伤红军。</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屯北(G214)西侧</p> <p class="ql-block">  新圩阻击战史实陈烈馆</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初,在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中,有100多红军重伤员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活生生扔进酒海井里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酒海井红军烈士殉难处</p> <p class="ql-block">光华铺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光华铺,位于兴安县界首镇桂黄公路旁边,向北距离界首渡口约5公里,向南距离兴安县县城约12公里,东边紧临着湘江,西边是越城岭大山。 </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29日,红三军团第四师在界首南光华铺打响了阻击战。在战斗中,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两任团长相继牺牲。</p> <p class="ql-block">脚山铺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脚山铺是个20余户人家的村庄,北距全州城15公里,南距界首镇30公里,桂黄公路穿村而过。</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斗,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血战。一军团伤亡近6000人。最后红军战士与冲上来的湘军展开肉搏战,团政委易荡平负伤倒地,要求警卫员开枪打死自己,然后突围,见警卫员不肯,夺过枪来高喊:“快走,赶快突围!”然后照自己脑袋上就是一枪。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为中央红军渡江赢得了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我相信历史永远忘不了这一支部队,被称为“绝命后卫师”,就是在湘江战役中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34师,该师经过七昼夜血战,光荣地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的任务,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全师6000多将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重伤昏迷被俘,在敌人的担架上,他毅然从自己腹部伤口中掏出自己的肠子,咬断自杀,壮烈就义。全师仅剩第100团团长韩伟、第3营政委胡文轩和第5连通信员李金闪因跳崖被救未亡。</p> <p class="ql-block">  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中央红军先后从全州县的大坪、屏山、凤凰嘴和兴安县的界首等四大渡口渡过湘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p> <p class="ql-block">  大坪渡口</p> <p class="ql-block">  位于全州县凤凰镇大坪村头,处水陆交通要津,是依渡口而建的老街,旧时生意兴隆,人气颇盛。</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一军团过湘江之处,故也是打开湘江生死通道的渡口。</p> <p class="ql-block">  屏山渡口</p> <p class="ql-block">  位于全州县枧塘镇金屏村委湘江河畔的屏山渡村</p> <p class="ql-block">  界首老街</p> <p class="ql-block">  界首渡口,位于界首镇老街北端的湘江两岸,南距兴安县城15公里,北距全州县城45公里,是湘桂往来的重要古渡,界首渡口河面宽100多米,水深流急。由于界首渡口位于红军突破湘江四个渡口的最上游,加上中央军委两个纵队由此过江,故此,界首渡口堪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一渡”。</p> <p class="ql-block">  红军堂,位于广西兴安县界首镇,原名三官堂,门前临湘江,距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红军长征时,两个中央纵队就是从这里通过浮桥渡过湘江的;也是朱德、彭德怀指挥红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一一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 凤凰嘴渡口</p> <p class="ql-block">  在界首渡口的下游就是凤凰嘴渡口,位于广西全州县凤凰镇,是当时红军后续部队抢渡湘江之地。凤凰嘴渡口是牺牲人数最多的一个渡口,因为11月30日界首渡口、大坪渡口、屏山渡口失守,只剩下凤凰嘴渡口了,所有的红军都涌到凤凰嘴渡口来,加上国民党的飞机也往这里轰炸。</p> <p class="ql-block">  在湘江战役前,红军的总人数为6.4万人,渡过湘江后人数锐减至3万余人。以3万人的伤亡才得以突出重围,三万将士血染湘江,当地老百姓有一个说法:“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是一场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胜仗。</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受到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身处绝境时召开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及党中央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江河奔腾,硝烟散尽。在当年红军浴血奋战、先烈热血侵染的大地上,我只有面对湘江叩首!</p><p class="ql-block"> 英勇的红军烈士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2023.5.17 阵雨</p><p class="ql-block"> 一早起来就来到兴安灵渠.水街景区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灵渠也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陡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全长36.5公里。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两岸风景优美,水清如镜、古树参天、文物古迹众多、尤其是水街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市井风情都鲜活地再现着千年历史文化。 ​​​</p> <p class="ql-block">  按照出发前所定的计划行程即中央红军突破一二三四道封锁线一些未去的地方,就基本上走完了,收获颇大,不虚之行。</p> <p class="ql-block">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中央红军突破一至四道封锁线的特别是湘江战役遗迹,那一帧帧图片犹在眼前,一句句誓言萦绕耳边,内心仍然难以平复当时的震撼和冲击,明明急于纾解心中复杂随想,但却久久难以下笔,那么沉重的历史,那么感人的故事,那么义无反顾的坚定……都值得我们深深检视自己的内心,再次重温那一段悲壮而又光辉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一书中曾说到,“湘江,不管是为它浴血奋战也好,还是以它谈笑风生也好,即使浴血奋战,谈笑风生的人都不在了,它也仍然在汩汩流淌。”是啊,即使时代如何演变,我们共产党这支队伍主体从未改变,一直在民族救亡、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守自己的时代担当!</p> <p class="ql-block">  九点半多离开广西兴安返回,途径全州、湖南永州、衡阳、湘潭、株洲,五百多公里高速,下午四时多回到了萍乡。</p><p class="ql-block"> 2024.4.23 整理 于上海浦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