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天水行(6)---天水与三国遗迹

高京林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第一、第四次走的都是祁山道,就是从汉中向西北走祁山到天水。我这次在天水附近转了一些地方,对这段历史多了一些了解。 一出祁山: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汉中过祁山北伐。占祁山堡后攻天水关,攻关无果围之。另分兵一部继续北上,拔翼城(今天水市甘谷县),收姜维。后准备经张家川翻秦岭沿关陇道取陈仓。同时派马谡去街亭截堵魏军的援兵,保护蜀军的侧翼。后街亭失守,侧翼不保,只得收兵。<br><br> (图)红色为蜀军,出汉中到祁山堡。继续北上攻天水关无果,围之。分兵绕过天水关拔甘谷。同时派马谡北上到街亭(实际位置可能是韩店或陇城到韩店之间的河谷)截住魏军。蓝色为魏军,先锋张郃。 四出祁山:建兴九年(231年)第四次北伐,蜀军经祁山堡,攻不下改围之。分兵一部攻上邽,后因断粮不得不回撤至盐官镇两边的山上设防,并引诱司马懿进兵。司马懿令张郃追击,行至王家铺村附近的山谷木门道时,中伏兵,全军覆没。 (图)红色为蜀军。出汉中攻祁山堡,未果改围之。分兵一部绕祁山堡北上攻上邽。未果,退至盐官镇两侧的山上扎营。并在北面的木门道山谷中设伏,全歼魏军的追兵,杀张郃。 <p class="ql-block">上面提到的几个地方我都去看了一下:</p><p class="ql-block">1. 祁山堡:西汉水冲击而成的的河滩,宽阔平坦,祁山堡在河滩边乌龟似的突兀而起。1800年前这里是通往陇蜀的交通要道,又是控制南北群山和东西河道的军事要塞。祁山堡高百十米,上面有建筑可屯兵住人。这里曾是秦人的发源地,也是他们走进汉中平原的出发地。三国时是魏国的属地,但没有大量驻军,所以战时魏蜀反复争夺。祁山堡现在是一个镇,为开发旅游到处在施工,所有的建筑都在复制。因为修路,没能上山看看,有些遗憾。</p> (图)左手的小山包就是祁山堡。 <p class="ql-block">(图)上山的山门。</p> 2.天水关:天水关在祁山堡东北方向20多公里处。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先占了祁山堡,后又继续进攻天水关。攻关暂时无果就围了起来。天水关的所在地现在叫“天水古镇”,说是古镇,其实没有一点老建筑,只有一个新建的牌楼孤零零地戳在西汉水河谷的两山之间。河谷比较窄,大概500米。听当地人讲,当年的关城就在牌楼的位置。所以蜀军很难过去。史书上讲的围城可能不准,应该是堵住魏军南下的道路。 (图)天水古城的牌楼。当地人讲以前的天水关就在这个位置。 3.甘谷(古称翼城):随后诸葛亮分兵一部,后退6公里左右走西北岔道(可能是现在省道S222)向西北行90公里,攻占了天水的甘谷县城(天水东60公里)。甘谷县城我们也去了,它是一块小盆地,与天水城之间有大山阻隔,连接的通道是东西向的渭河河谷。 4.关陇道和番须道:诸葛亮的目是继续攻占天水,然后北上张家川。从这里走一条叫关陇道的翻秦岭达宝鸡市的陇县,然后直下陈仓,进入汉中平原。<br>当时关陇古道的上面还有一条平行的番须道,魏军的张郃正带兵往这条路赶来。这条路在韩店处有一岔路可以南下直插张家川,截断关陇道。再往西,往南,经庄浪、秦安可达甘谷,威胁蜀军的后方。所以,街亭必须堵住。<br> (图)关陇古道和番须古道示意图。红色的是天水到陈仓的关陇古道。蓝色的是番须古道。可以看到马谡丢了街亭(韩店)后,魏军张郃近可以向南直插张家川截断蜀军通过的关陇道,远可以经庄浪进攻蜀军的后方天水。所以诸葛亮不得不撤军了。 5. 街亭:查高德地图街亭有二。一为天水麦积区的街亭镇,即从麦积山北上的道路上。二为秦安区的陇城镇。陇城镇离关陇道的起点张家川很近,在一条沟里面,两边是百十米高的山。现在镇政府在一处山顶立了一块碑,修了个亭子。碑上有习仲勋题的字“三国古战场遗址”落款是1997年。不过有说明,没说立碑处就是马谡当年的山上营地,只是说这条沟前后十几公里的地方都可能是古战场。我们站在山顶往下看,这条沟宽1.5~2公里,马谡当年如果在沟底扎寨,肯定挡不住张郃的冲击,上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这山不是孤零零的一个山头,是一溜,几十公里。张郃堵住下山的地方,马谡可以沿山脊往南走几公里再下山取水,虽然费点事但不至于渴死人。<br>下山开车沿这条沟往张家川、韩店方向走,30公里左右发现沟开始收窄了。沟底大约500米左右,两边的山似乎也高了些。这也是番须道向南到张家川关陇道的岔路口。在这里截住张郃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当时马谡带兵2.5万,魏军25万。但张郃是骑兵,先头部队,兵力不详。<br>这儿的地形与木门道极为相似,诸葛亮四出祁山时在木门道设伏,就杀死了张郃。<br> (图)三国街亭古战场遗址。 (图)街亭山下的河谷很宽(1.5~2公里),马谡在谷底扎营设防是扛不住张郃进攻的。 6.盐官镇:祁山堡东北12公里处,镇子也在西汉水河谷,最宽1公里,最窄处500米,两边是百十米高的山。第四次北伐蜀军攻上邽不下后,因断粮不得不回撤至盐官镇两边的山上设防,并引诱司马懿进兵。盐官是个大镇,东西约3公里,南北0.5~1公里。有一条古街,里面除一座庙有点年头外,其它的房子都是新建的。 (图)盐官镇古街。 7.木门道:诸葛亮撤兵盐官后,司马懿令张郃追击。行至王家铺村附近叫木门道的山谷时,中伏兵,全军覆没。<br>这里沟谷突然收紧,大约不到500米,两边是山。我们开车沿这条沟向北逆张郃追兵的方向走了近30公里,沟底一会儿宽一会窄,能伏击的地方也有几个。木门道是最后一个窄口,过后就开阔了。诸葛亮为什么将伏击地点放到这里,就是让张郃放松警惕,前面的窄口都没事,后面自然就大意了。<br> (图)诸葛亮设伏的木门道谷地,宽度不到500米。 (图)张郃追兵的来路。河谷很宽,不能设伏。 (图)木门道小山上的武侯祠。 (图)木门道碑。 8. 甘谷姜家庄:这里是姜维(202~264年)的出生地。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招降了姜维,234年诸葛亮病逝后姜维主政蜀国的军政,264年魏破蜀后被杀。享年62岁。<br>1997.9姜家庄村民集资修了姜维庙,里面有它的塑像。我们去时正在维修,村干部说村民已经没钱了,这次是找政府化的缘。<br> (图)甘谷县姜家庄的姜维庙。 (图)庙中的姜维塑像。 9. 五丈原:五丈原在宝鸡的渭河以南,一个百十米高的黄土塬子。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出陈仓道后扎营于此,并派魏延前出几公里在渭河南岸的高店街设营与渭河北岸的司马懿对阵。司马懿坚守不出,蜀军束手无策。相持3个月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故。蜀军撤兵。<br>渭河南岸一马平川,五丈原这个土包子鹤立鸡群,两名是悬崖,有一条山路盘上去,特别显眼。上面地方不大,算个景区,有个元代修的诸葛亮庙,很大的一个院子,里面有若干个殿。其中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还有诸葛亮的生平介绍,5次北伐的路线图等。庙保护的很好。一路走来,但凡诸葛亮庙和关羽庙都保护的很好,拆的都是菩萨庙。<br> (图)五丈原蜀魏隔渭河对峙态势图。 (图)五丈原上的诸葛亮庙。 这次出游看三国的事就说完了。<br>有一组数据。当年魏国总人口443万,军队50万;吴国总人口240万,军队23万;蜀国总人口94万,军队10万。诸葛亮7年5次北伐,以10万军队PK曹操的50万,绝对是以卵击石,败局是铁定的。什么叫审时度势,诸葛亮不明白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