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之行

为希望而立

<p class="ql-block">春节即将到来,长长的假期让人无比欣喜,节前又请了几天假,这似乎是截止目前职业生涯中最轻松的一个春节,希望往后也能如此。经过几番争取和挣扎努力,最终还是没有抢到去泰国和越南的票,于是选择了福建。 福建,远古属百越之闽越。经历史变迁,辛亥革命后命名福建省。</p> <p class="ql-block">直达机票买不到,只有转机,兰州到上海转机到厦门,着实有些耽误时间。</p> <p class="ql-block">落地厦门虽遇上下雨,但明显不像白银那样干冷干冷。空气潮湿,让人感觉极为舒适。入住双子塔A座,楼下就是演武大桥,都是厦门地标性建筑,夜空下,整个大桥笼着一圈模模糊糊的光晕,如同一条银龙温柔的俯在漆黑的大海上,耳旁阵阵的潮水涌过的声音,像是穿越时光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演武大桥建在古演武池、演武场遗址,西侧隔海面对郑成功塑像,因此用与郑成功有关的当地地名“演武”命名大桥。而</span>大桥低桥位段的桥面标高只有5米,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离海平面最近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演武大桥设置了海上观景台,漫步观景大道,抬头即是双子高楼,低头遍览海浪四溅,车流环绕穿梭于眼前弧形大桥之上可谓是视觉盛宴。  </p> <p class="ql-block">第二日一早步行厦门大学,这是福建省最高学府,依山傍海,历史悠久,景色迷人,人才辈出。因为没有预约,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得以进入,真的名不虚传,其实不仅仅是风景的美丽,更是他所沉淀的历史和文化气息的魅力让人无法自拔。</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亦设有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p> <p class="ql-block">这座海滨学府独特的"文艺气质"和海洋一般包容开放的精神是其魅力所在。走在校园当中,随便按下快门,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厦大校内最高的建筑—颂恩楼,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气壮观。</p> <p class="ql-block">红墙是厦大的标志性建筑特色,其中的红瓦也被称为“嘉庚瓦”。它是经陈嘉庚改良用红土烧制的瓦,以闽南红壤为原料,融合了中国传统特点与西方水泥瓦工艺优点。据说用此制瓦技艺制造的瓦片,其特点是色彩橙红鲜亮,闽南特色浓郁,成本低廉,坚固耐用。</p> <p class="ql-block">厦大校史馆,鲁迅、林语堂、陈嘉庚、余光中......这些与厦门大学有关的男神,在校史馆的墙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陈嘉庚纪念馆,主要展示陈嘉庚生平,抗日救国,创建厦大和集大背后的故事,1925年,52岁的陈嘉庚先生创业达到巅峰。隔年,经济危机、橡胶价格大跌,面临巨额亏损,但是仍然尽力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建造资金。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曾被毛泽东称誉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鲁迅在1926年至1927年在厦门大学任教4个月,担任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教授,期间创作了17万多字的著作和五篇题为《旧事重提》的作品,还编写了教材《汉文学史纲要》,小胡同学不断感慨,鲁迅的课文怎么也背不熟。</p> <p class="ql-block">芙蓉湖,湖中漂亮优雅的黑天鹅在水面缓缓地游着,给芙蓉湖增添了不少生机。不知怎么的,觉得人家这湖里的黑天鹅都格外的有意境,长颈高昂亦或弯曲都有种自信与傲娇。</p> <p class="ql-block">陈嘉庚先生在创办厦门大学时就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p> <p class="ql-block">据说让福建人五点起床追星可能起不来但让他们五点迎神明三点就能到位,可见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俗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厦大一墙之隔的是南普陀。这里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据说,请香前要在净手池净手,随后点香敬香,点完香便可进殿内祈福。这一套仪式,尤显庄重。</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的大雄宝殿黄绿砖瓦和粗大的石柱极具特色,屋顶和檐角的雕龙装饰是闽南特色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整个建筑呈八角形,上有三重飞檐。</p> <p class="ql-block">据说南普陀每年都会有一个主题词,今年是五福纳祥,年前南普陀寺会制作主题词春联与广大善信免费结缘。迎春送福,这的确是一份独特的过年仪式感。我们是没赶上赠送的对联,不过文创店的极为精致,让我们在美好的祈盼中,开启一年的好兆头!</p> <p class="ql-block">莲花池,也是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中山路步行街,它始建于1925年,现在全长1.2公里,成片的骑楼建筑是这里的特色,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华十大名街,号称中国唯一条通往大海的商业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上楼下廊。南洋风格的建筑,由过去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所建。楼体以2-3层为主,在建筑首层置贯通的人行——“骑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p> <p class="ql-block">面线又称线面,是厦门着名特产,感觉像我们的挂面。主要是依靠汤的滋味,以虾、牡蛎、海蛏等海产品熬汤制成面线糊,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蒜蓉生蚝,金豆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蟹黄包,对于一个西北人来说主要是为了补充碳水</p> <p class="ql-block">  厦门园林植物园俗称“万石植物园”,植物园栽培了30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有被人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杏。有世界三大观赏树--中国金钱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贵的仙人掌等奇花异木。</p> <p class="ql-block">雨林世界云雾缭绕像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成片的仙人掌,拍照也得提防</p> <p class="ql-block">下山徒步加电梯,运动量实在是大。电梯被称为观海观山扶梯,这段观山瞰海的“扶梯+步道”共6段12部自动扶梯,站在扶梯上,移步换景,如同穿越时空隧道一般。 </p> <p class="ql-block">曾厝垵,这里各种闽南小吃、网红美食应有尽有,如沙茶面、土笋冻、海蛎煎等等</p> <p class="ql-block">沙坡尾是老厦门人心中真正的厦门港,早期沙坡尾主要是与附近的避风坞一起作为鱼船停泊的船坞,再到后来逐渐修建演武大桥,大一点的船的都无法进入,而如今沙坡尾已经变为环岛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里房屋复古,老旧,但是极具有艺术气息,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老房子依旧,只是外墙被粉刷成了更加鲜艳的色彩,街道两旁咖啡厅、文艺小店格外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厦门沙茶面,据说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沙茶面的起源是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调味品,当时是由印尼华侨传入厦门的。本以为沙茶面会有山茶花,或者茶之类的配料,,其实沙茶面和茶没有任何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和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仅 1.88 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浪漫之岛,海浪拍石,沙滩戏水,绿树红瓦,蜿蜒小道等,无不让人步履轻快,心情放松。更为浪漫的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从岛上收集到的各国名牌钢琴多达110台,岛上人均钢琴拥有率也创全国之最。为此,也被称“音乐之岛”。</p> <p class="ql-block">行走于鼓浪屿,我们也会被这里沉甸甸的历史所震撼。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谱写了驱逐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序曲。1841年8月,英国舰队攻占鼓浪屿,架设炮台于山顶控制厦门。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英、美、西班牙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1902年,清政府被迫与日、美、德等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屿被列强正式明确为公共租界。从此,英、美、德、日、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甚至还有菲律宾等国都相继在岛上建设馆舍,创办教堂、学校、医院、洋行等,万国世界博物馆”由此而成。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独占鼓浪屿;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据说鼓浪屿岛上很多的房是当年有钱的华侨建的,他们在1920年到1940年回到鼓浪屿岛上来修建别墅,当时鼓浪屿是一个公共地界,相比外面打仗是很安全的,所以这些有钱的华侨都愿意在鼓浪屿这个地方花很高的价钱买地皮盖房子,因此鼓浪屿也是中国第一个富人岛。如今岛上今非昔比,游人擦肩接踵,一片祥和,但我们该时刻铭记历史,今日之繁华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今日,除夕,第一次带着金豆在外地过年,本想下午街上应该不会有多少人了,大家都回家团圆,并不然,大街小巷人多车多,旅游城市与我们小城确有不同,想想在我们当地此时应该是店面贴上对联,放完鞭炮拉上卷闸门回家了吧,没有出租车也是没有多少行人。</p> <p class="ql-block">虽在外地,但过节的仪式感不能少,买了各种食物饮料回到酒店,就当是年夜饭吧,看春晚,拜年发红包,该有的步骤都得有。</p> <p class="ql-block">黄厝沙滩,对大海的向往应该是适应于每个甘肃人,因为美丽的甘肃除了没有大海什么地貌都有。有点小骄傲。</p> <p class="ql-block">身后的椰树极为漂亮,挺拔向上,意气风发,超喜欢这种树</p> <p class="ql-block">风尘仆仆赶往下一站,福州</p> <p class="ql-block">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是福建省省会。东临台湾海峡</p> <p class="ql-block">来到有着“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和“近代名人聚居地”美誉的三坊七巷,这里以南后街为中轴线,三坊指的是南后街左边的巷子,依次是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所谓七巷则是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节日期间三坊七巷人流爆满,巷子根本进不去。</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文忠公祠,纪念馆原为林则徐专祠,内以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来展示林则徐的一生,其中“禁毒展馆”中展示虎门销烟的壮举,。这是来纪念馆参观的必经之处。</p> <p class="ql-block">沿着南后街漫步,最出圈的当属“爱心树”了,来一张打卡照,让它告诉你,坊巷里连一棵树都是爱你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永和鱼丸,据说百年老店的,好吃</p> <p class="ql-block">捞化,作为福州的大众美食,据说捞化荤香诱人。冬日食之,舒筋活血,寒气尽去。 其下水内脏来者不拒,更显榕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博大胸襟。像是没有辣椒的麻辣烫</p> <p class="ql-block">两人骑车近半个多小时前往上下杭,这里是福州商贸文化的中心。昔时,闽江水域的潮水在大庙山南冲积成两个大沙痕,可供行人行走、船只停泊卸货,成为天然的“码头”。涨潮时,人们走上痕,称为“上航”;退潮时,人们走下痕,称为“下航”因“航”和“杭”读音相通,因此又称上杭、下杭。随着商贸的发达,上杭、下杭居民逐渐增多,街区也随之迅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上下杭街区,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民国风情和商业气息。街区里,铺齐整新的石板路上,灰砖红砖叠砌的精致小楼,虽然有些败落残损,但具有独特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他说他是行走的衣架,出门时大雪纷飞,而当地确23度气温,羽绒服似乎就成了累赘</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盘根错节的大榕树,极为壮观。站在树下望向天空,它枝繁叶茂、长须藤绕,想必是历尽千年岁月,不禁感慨生命的力量如此磅礴</p> <p class="ql-block">从上下杭骑车到烟台山,经过福州的解放大桥,又称万寿桥,是福州最早的跨江大桥,千百年来,它始终是连通台江和仓山的重要过江通道,也是福州城的标志和重要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被誉为“福州版鼓浪屿”,这里不仅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更是时尚潮流的新领地。曾是早期各国驻福建大使馆区和国外宗教传教士的聚集地,历史的沉淀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同于三坊七巷的市井烟火,也不同于上下杭的商贸繁华,这里各式商铺更具有小资气息,当然还有欧式的领事馆、教堂、学校等旧址,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车轮饼很好吃的,老板是一个聋哑人,不禁让人感慨生活不易,但依然要向阳而生,劳动最光荣也最值得敬重</p> <p class="ql-block">很多很有特点的店铺,无奈人太多,每一家都要排队</p> <p class="ql-block">中洲岛,这座岛屿被誉为“南台明珠”,岛上的建筑属于欧式古典建筑风格高耸的塔楼</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桥头的福州青年会,红砖青瓦的建筑,除了是青年人娱乐休闲的地方,曾经还是中共地下秘密交通站,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今生簪花,来世漂亮”近两年泉州蟳埔的簪花围“火出圈”,虽然没有去泉州,但是,在福州也可以体验一下,簪花佩戴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一,在福建泉州蟳埔女中得到了特殊的传承。<span style="font-size:18px;">蟳埔</span>村这个村庄位于海边,以渔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据说从汉代开始,这里的渔民们为了祈求平安幸福,会在出海前将鲜花插在头上来庆祝。这种习俗代代相传,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蟳埔簪花围。</p> <p class="ql-block">金豆很有耐心帮我拍了好多照片,只是我这越来越五大三粗的身材实在是让自己失望😞</p> <p class="ql-block">吃了几天福建特色,确实有些想换口味,于是选择了号的三坊七巷“印度尼泊尔”餐厅,据查点评口碑不错,是开了近10年的正宗印度餐厅,食材和厨师都是印度人,也算是弥补这次没能按计划出国的遗憾吧,特别想吃巧克力脆皮香蕉,服务小哥说没货了,只剩3根香蕉,不够一份(4根),不能卖,有点遗憾,但是在上完其他菜品后,小哥又端上一份,三根脆皮香蕉餐,说是送给我们的,我们感觉像是天上掉了馅饼一样开心!这一餐绝对值,而且也比较可口。</p> <p class="ql-block">福建之行告一段落,过节人多体验感算不上很好,但是予以调整身心,略有遗憾的是,未能成行的土楼云水谣,平潭岛,湄洲岛妈祖庙等等,更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福建游神,感受闽南游神文化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