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龙 井 村

猫眼

<p class="ql-block">  图/文 猫眼(原创)</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花溪龙井村与杭州的九溪龙井村一字之差,九溪龙井出名茶,花溪龙井近年出了点小名气。该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史悠久;目前常住人口约1400人左右,布依族占98%,民族文化特色厚重;依山傍水,环境优美,2011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奋战八年便获得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其成功的发展模式与治理理念倍受各方关注。</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3日,社区党总支组织大家到龙井村参观学习,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育课。</p><p class="ql-block"> 跨过村口的凉亭式牌坊,迎面而来的是一排宣传栏:游览索引图为你指引村中的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  政治宣传栏点明了乡村治理的大方向与阶段性目标。</p> <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宣传栏直接提示了主要的方法与途径,其中的“院埧协商”引起了不少人的性趣。</p> <p class="ql-block">  当我扭头寻找时,才发现不远处牌坊立柱上的一副对联。上联:兴旅游龙井户户迎宾客;下联:纯天理布依家家礼圣贤。这不就是实业兴村,文化旺族的指导思想么!(题图)</p> <p class="ql-block">  往前三十来米,左前方才发现“院坝协商”的所在:龙井村政协委员议事亭。</p><p class="ql-block"> 将一个参政议政的场所搞得如此简易并设于路边,可见治理者用心良苦:提高透明度、置身群众、接受监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党群服务中心也在附近。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这鲜红的理念必须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议事亭对面不远处,村幼儿园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  村卫生室离幼儿园也不过二三百米。一应公共设施集中在这周边,可见也是为方便群众着想。</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龙井”所在之处,这里藏着一个美丽的神话:龙王的一个女儿爱上了一个布依小伙,而且执着到非嫁不可。龙王虽然不爽,但爱女心切,于是相赠一口井作为嫁妆。龙井村从此得名,布依寨从此世代受益。</p> <p class="ql-block">  名虽叫井,实为涌泉。每秒达到百公升的流量,出来就是一条小河沟。</p> <p class="ql-block">  龙王所赐涌泉滋养了布依人,龙井村日渐山青水秀。</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依托青山绿水的旅游开发带动了百业兴旺。好水酿美酒,龙井米酒在方圆百里外早已名声响亮,热情好客的布依人会用大碗为您斟酒。米酒虽好,可不敢贪杯哟!</p> <p class="ql-block">  包里有了钱,身上的打扮便讲究起来,以民族服饰为主攻方向的“百越布依”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银饰可谓奢侈品,但对于已经步入小康的龙井人,缺了银饰便少了品味。开银坊的张瑾之所以成为劳模,可见其为村里所作的贡献是名列前茅的。</p> <p class="ql-block">  一个品牌名为“丝曼云”的刺绣坊,其绣品广受欢迎,两年前早已打入邻省市场去了。</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客人的需求不断多元化,于是文创纪念品萌生了。共产党员龙发利负责传承创新的簸萁画,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p> <p class="ql-block">  布依人自古崇文重教、礼贤下士。他们为本村先贤龙士兴在村头立碑树传,以激励后人学习效仿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各类优秀人才的引领。龙井人积极筑巢引凤,设法解决本村缺乏人才之急。现在已经成长为区政协委员的张婷婷,就是他们引进优秀人才的一个杰出代表。在龙井村的妇女当中,她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跑者。</p> <p class="ql-block">  这个传统的布依村落民风淳朴,那挂在门头的草鞋分明在警示众人:别忘了艰苦奋斗,别忘了劳动致富!</p> <p class="ql-block">  从对自家门面的美化,到收拾得干净整洁的背街,再看看那群着装正式、集中于大树下目送客人的老妪,无处不在地体现出龙井布依人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了,拍集体照的时候我在想:全村不过280多户,实现“百坊龙井”的愿景已经基本达成;500多年的古老村寨,今天能焕发如此勃勃生机,靠的是什么?首先是党的正确领导指明方向,其次是现代管理与人民群众优良传统相结合产生的无穷动力,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证。然而,传统的传承离不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身为执政党的一员,无论是律清思路还是投入实践,都必须义无反顾,率先垂范。同时,放下身段,虚心向那些优秀的党外人士学习,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