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anda

<p class="ql-block">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跃然纸上,堪称人世间完美的理想人格。苏东坡以其天纵之才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三间,在诗、词、文、书、画了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耀武略兼备,只因襟怀苍生,而使其生活寄予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投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豪迈的胸怀,包容一切。他的诗词,饱含深情,却又豁达开朗。他的人生,是一个关于坚持、释怀、理解和热爱的故事。苏东坡的一生,可以说是曲折离奇。</p><p class="ql-block"> 林语堂用生动的笔墨,记录下苏轼传奇又跌宕的一生。同时也将一位鲜活乐观的东坡居士,带到了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刚满20岁,参加“千年科举第一榜”,就从众多才俊学子中脱颖而出。恣意的文采、丰厚的学识,引得当时的考官欧阳修连连感叹:“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了。”</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少年得意,因“唤鱼池”一名称,与才貌双全的王弗结秦晋之好。王弗的宁静稳重与少年苏东坡的意气风发相映成画,他们在此情可待成追忆的青少年时代相知相悦走过十年,王弗于二十六岁之年病逝。于是便有了感天动地的千古铭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深情款款。千年悼亡词,何时读来,都令人无言泪千行。</p> <p class="ql-block">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每每读罢这首词,总忍不住要掉下眼泪来。</p><p class="ql-block"> 梦里依稀重逢,挚爱的妻子莞尔依旧,然而两人阴阳两隔,已余十年。彼此瞧着对方,纵心中有千般想念,万种诉言,却一句也说不上来,任泪水奔流拂面。根本不想去回忆啊,太过悲伤,然而,那么刻苦铭心,想忘,可又怎能忘得掉?未满四十岁的年纪,已然满面尘霜。</p><p class="ql-block"> 填这阕词的时候,苏轼四十岁,人在山东密州。而王弗的墓地,则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州。思念生起时,想去墓前一奠也不可得。“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句话,说给逝者,也是说给自己。死亡已是隔在两人之间的屏障,虽然虚无,却不可跨越。但,若能去墓前探望一下妻子,也是聊胜于无的慰藉。可惜现实更为残酷,除了死亡,横在二人之间的还有实实在在千里之遥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是幸运的,能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宋代理学社会里,遇见知书达理、学识广博的王弗,这位静静的女子,给东坡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陪他走过了人生最具创造力的十年。苏轼也将毕生最深沉、真挚、唯一的爱,内心深处最唯一的位置留给了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大概就是古代文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典范吧!苏轼写下这首词后第四年,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后多方相救仍被贬至黄州的他,一个人来到雪堂东面的一处坡地,种下三万棵雪松,以慰亡妻。</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没有不因苏轼这份至情而感怀涕下的。因为,情还在,然而人已不在。</p> <p class="ql-block">  十年,是每一个孤枕难眠的夜晚,是灯火寂灭,万籁萧索下的孤寂身影,更是梦里都来不及品味的如水温柔……十年生死冷暖,半生坎坷飘零,三千多个日日夜夜,这是苏轼的妻子王弗逝去十年后的一天夜里,苏轼梦里见到了妻子。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成殇,那人儿自会有感应,梦里过来相见。</p><p class="ql-block"> 自从妻子王弗逝去,已经有十年再没见过面,你不知我,我不知你,虽然没有每天的念叨,可是我却没有一天能忘记过你,因为你已经深深植根在了我的生命里。</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有多少的凄凉,当我想要和你诉说时,你却独自一人永远睡在了和我相距遥远的孤坟里,一个人的思念,两处的孤独。苏轼写这首词时,对妻子王弗的怀念,透过了纸被,不知是否送给了王弗,但却是让读诗的人几度读不成声,想象着那些画面:“我”终究跌跌撞撞地过来了!“死别”是人无法左右,无法改变的,只能接受,唯有回忆。但“生离”,是眼睁睁看着爱人远去,是人还在,情亦在——却不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宋 李公麟(款)《东坡笠屐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王弗,东坡娶了发妻的堂妹王润之,又是一个陪他历经坎坷的女子,可谓是患难夫妻。在王润之弥留之际,妻子又将朝云送进了东坡的榻前!红颜薄命,在被贬儋州之后,那位与东坡心心相印,唱“天涯何处无芳草”时的落泪女子也离他而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的仕途生崖并不顺利。尽管苏东坡政绩斐然,修河道,筑苏堤,建医馆。面对受难的百姓,苏东坡义无返顾的为民请命,再次上表王安石新政的弊端,终于激怒了当权者。“乌台诗案”是苏东坡遭遇的第一次政治迫害。苏东坡被捕,杭州百姓的围泪相送,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朝云的相知,皇后的相护。亲情、爱情、友情的加持,滋养了一个钟灵毓秀的苏东坡。穿透千年的太阳、月亮、山河,弟弟子由为换哥哥自由之身,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弟弟子由性情沉稳、实际、寡言,一度曾位居副宰相之位。与苏东坡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不同,似乎子由更适合从政。但子由的一生都在无条件支持追随哥哥,无怨无悔。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刻在基因里的孤勇者气质成全了他们兄弟的双向奔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丙辰中秋,苏东坡忆弟子由的一首至今无人超越的词。</p> <p class="ql-block">  贤能老太后的逝世是苏东坡遭遇二次政治迫害的开始,同时也是那些贤臣没落的开始。终于在建立元祐党人碑时,这种迫害达到了极点。苏东坡被一路流放直至岭南。一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与通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无论身在如何的困境都不改快乐的天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定风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宋·苏轼 </p><p class="ql-block">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 <p class="ql-block">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p><p class="ql-block">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p><p class="ql-block">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p> <p class="ql-block">  诗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但无所畏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大风急,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p> <p class="ql-block">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想而已。 </p> <p class="ql-block">  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的文化人格之所以具有超时空的意义和价值,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迷人的魅力和特质,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文化人格中具有的主体身份认知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基于此,他可以把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释的超然出世合于一身,也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中独立自主地切换不同的人生态度,在一贬再贬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在长达二十年的谪居生涯中泰然自若;这也使得他能够直面辉煌之后的惨淡人生,能够在忧患中平稳度日,能够在“天涯海角”戴笠穿屐同民同乐……这种独立于污浊之上的人格精神和自觉意识,这种正道直行与齐得失、超生死的人生观,才是他文化人格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历朝历代艺术家不断表现东坡笠屐形象的本质意义,也是历朝历代艺术家借以自喻的本质内涵。</p> <p class="ql-block">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遭遇的第一次政治迫害。苏东坡被捕,杭州百姓的围泪相送,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朝云的相知,在阳光满照时,他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p><p class="ql-block"> 在烟雨朦胧中,他笑对穿林打叶的风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59岁这年,不愿参与党争的他,再次被贬,流落惠州。兜兜转转,年过六十岁的苏东坡,又因为政见不合,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儋州。</p><p class="ql-block"> 命运的无常,让苏东坡也不免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苏轼的才华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常人可望而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林语堂也曾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东坡说: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p><p class="ql-block">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书里所说:“他如一阵清风过完了一生。”但他所带来的清风,已经鼓舞和正在鼓舞着千百年来所有的后来者,千古苏东坡,影响世间人。</p> <p class="ql-block">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p><p class="ql-block">落笔于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及部分史料来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