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宣传】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阳光郡幼儿园知识宣传

阳光郡幼儿园

<h3>亲爱的家长朋友:<br><br>您好!近期气温不断升高,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这类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各项防范呢?接下来让我们对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h3> <h3>一、什么是手足口?<br>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节,9-10月是次高峰季节。</h3> <h3>二、手足口病传播途径<br><br>肠道病毒可以通过胃肠道也就是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br><br>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br><br>三、症状<br><br>手足口病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通常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h3> <h3>四、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br><br>疱疹性咽颊炎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疾病,以发烧,咽喉部出现疱疹,伴明显疼痛为主要特征。</h3> <h3>五、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br><br>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br><br>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br><br>六、临床表现<br><br>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水疱期2一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br><br>七、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的区别<br><br>相同处<br><br>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br><br>不同处<br><br>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h3> <h3>八、疾病危害<br><br>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0-5岁儿童易感染。<br><br>★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的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br><br>★患者年龄越小,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家长关注患儿病情并及时就医。<br><br>★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发热、口腔黏膜和咽峡部疱疹为主,病情轻微,极少出现重症患者。<br><br>九、患病幼儿家中应如何护理<br><br>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br><br>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自觉在家隔离2周,避免与其他患病幼儿或健康儿童接触,让患儿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br><br>多通风,注意保持居室空气的流动,并注意做好孩子常接触物品的消毒,做好手卫生;<br><br>清淡饮食,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做好口腔清洁,餐后漱口。<br><br>十、居家预防有哪些小妙招?<br><br>1.勤洗手,外出回家,饭前便后,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在饮食上,不喝生水,不吃生冷或不熟的食物;</h3> <h3>2.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孩子的玩具、衣物等多拿出去太阳光下暴晒,定期清洗;</h3> <h3>3.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流行病高发季,尽量减少去人多空间密集的公共场所;</h3> <h3>4.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疾病。</h3> <h3>柳州市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检疫要求</h3> <h3>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故感染后一般需要隔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一般5-7天痊愈,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延长至14-16天。为了患儿的健康,以及避免传染给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建议完全痊愈3-5天后再去上学。感谢各位家长的理解与支持。</h3>

疱疹

手足

咽峡炎

口病

患儿

口腔

传播

性咽

患者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