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山</span></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日,在“晋中新闻网”看到一篇题为《寒食清明习俗多元发展源远流长——家国情怀的亘古颂歌》的文章,文中写道:“绵山,亦名介山,是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日,在“中国新闻网”又看到一篇题为《清明寒食之源山西介休:巧借民俗契机 倡导文化传承》的文章,文中写道:“绵山是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被授予: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里</span></p> <p class="ql-block"> 以上二文“绵山是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的表述,也许在诸多读者看来毫无不妥,而对笔者来说却感到不可思议,不经意间又泛起心中的层层涟漪,欲言又止,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2日至4月15日,山西“介休绵山”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在“介休绵山”风景区举行,开幕式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介休“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称号,授予绵山“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称号(绵山横跨三县市,介休约占六分之一,所占部分名“岩山”,土语称“娘山”,称“介体绵山”欠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林</span></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两篇文章对绵山的表述,和给予介休与绵山两个国家级的称号,均包含有两个基本共同点。一、明确认为“寒食清明文化是民俗文化”。二、明确认为“绵山是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笔者供职于“灵石县委史志研究室”,对介子推与寒食清明文化,对介休与灵石历史沿革,对绵山与介林等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调查了解,研究考证,现就以上这两个议题展开辨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墓</span></p> <p class="ql-block"> 先说“民俗文化”。民《辞海》释为:“人民……泛指人或人类。”俗《辞海》释为:“风俗;习惯……大众的,通俗的。”文化《辞海》释为:“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难理解,寒食清明习俗也好,寒食清明文化也罢,均为人类大众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财富,也就是说,这种财富只有人类大众可以创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介庙</span></p> <p class="ql-block"> 再说“绵山发源地”。绵山,地跨今介休、灵石、沁源三县市,是太岳山的组成部分,最高海拨2566.6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属介休者称岩山,面积约50平方公里;属灵石者称牛角鞍、韩信岭、石膏山、尖阳山、孝文山,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属沁源者称灵空山,面积约60平方公里。寒食清明文化形成于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绵山在春秋时期是沿续数千年发展的原始森林,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崖高万丈,壁立千仞;树木茂盛,杂草丛生;豺狼虎豹,集队成群,属渺无人烟的芒荒之地。在这没有人类大众的境域,能形成民俗吗?在这全是虎豹豺狼的环境,能创造出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此,绵山不是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与寒食清明文化无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林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 对于“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这一议题,笔者根据国家典籍特别是隋唐之前的史料记载,结合故事发生地的自然地理、地名地物、遗址遗迹、遗存实物、古碑石刻、地方文献、考古发现、出土文物等等资料,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考证,客观、真实、丰富、完整的证据链,证实寒食清明文化的研究中心是灵石介林,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是灵石静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林山门</span></p> <p class="ql-block"> 先说“灵石介林”。灵石介林,位于绵山西麓灵石县静升镇东北部,是介子推的隐居地、被焚地、埋葬地、祭祀地。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寻访介子推放火焚林,介子推与老母相抱被大火烧死,晋文公非常后悔,对介子推进行了隆重旌表,环“绵上之田而封之,号曰介山”,将其居住的村庄改名为“旌介里”即今旌介村,意为“旌表介子推于其故里”,赐葬介林,赐建介庙,世代祭祀,由此诞生了寒食节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并逐渐扩散到广大地区,以至形成全国性的民俗节日。至今,因晋文公旌表介子推诞生的地名地物介山、介里、介林、介墓、介庙等仍屹立在今灵石境内,与介子推隐居被焚相关、与寒食文化诞生相关的地名地物、遗址遗迹、幸存实物仍留存于今灵石介林。因此,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是今灵石介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献殿</span></p> <p class="ql-block"> 再说“灵石静升”。灵石静升,位于绵山西部灵石东北部地区。“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千古俗语世代相传,晋阳湖即今晋中盆地,海拔高度太原至介休为774—740米,灵石710米。静升盆地万亩平原,海拔为900-1000 米,高出晋阳湖水面近 200 米,是商周时期今晋中地区汾河谷地最大的平原,1976年,首次在静升旌介村发现商代墓葬,1985年又发现两座商墓和一座车马坑,出土大批青铜器及其它珍贵文物,专家确认是与商王朝有着稳定关系的友好方国“丙”国遗址,并认为这个国家拥有相当充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活着大量定居的人群,是方圆百余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又发现从商代到汉代的墓葬54座,大型粮仓6座。证明早在3000多年之前,这里就是人口大众稠密聚居地,春秋时期与介子推及寒食节相关的地名地物旌介、旌善、记过、忌坂、晋林头、晋介里、红崖村、军寨村、晋林院、栖隐寺、绕烟台、烧荒地、后悔沟、哀号坡、子母柏、黄芦木等等遗址遗迹遗物、村庄里社沟谷均在其境内。因此,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是灵石静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后殿</span></p> <p class="ql-block"> 再说一下“绵山与介林”。</p><p class="ql-block"> 绵山,自古为灵石境域,元至元二年(1265)始将绵山北部支脉“岩山”即今旅游开发的“介休绵山”与张壁古堡等龙风河以南地区割属今介休,历史典籍均有记载,近年张壁村出土的金大定四年(1164)《金故张府君墓志》明确刻有“汾州灵石县张壁村”的文字,给这片区域原属灵石提供了实物证据。</p><p class="ql-block"> 介林,是介子推的坟墓所在地。古时,皇家墓地曰“陵”,神圣墓地曰“林”,其它墓地均曰“茔”。介子推被尊为神,他的墓地称“介林”,比孔子的“孔林”早157年,比关公的“关林”早855年,是华夏墓地称“林”的第一人,介林也是华夏第一“林苑”。介林本身及所有遗存实物、遗址遗迹,不仅为介子推是灵石人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同时也是证明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是灵石静升的重要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西墙</span></p> <p class="ql-block"> 探本溯源,挖树寻根。不论历史典籍还是当代文章,出现“绵山是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这样的表述并不稀奇,纠其原因,一是没有弄清秦汉介休是今灵石县的前身,隋开皇十年(590)文帝北巡获“灵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甚为惊奇,因以为瑞,始改秦汉介休为今灵石;二是没有弄清秦汉邬县是今介休的前身,隋开皇十八年(598),为恢复对介子推的纪念,因原秦汉介休已被灵石取代,才将与今灵石地土相连的秦汉邬县改为今介休(比灵石晚8年)。历史沿革,变化多端,县名更易,非常微妙,正是因为隋文帝的这一举动,造成唐代特别是明清学者未加深入了解,张冠李戴,盲目将秦汉时期的古介休当作隋唐之后的今介休,把沿革、地理、社会、人文等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县两个介休当作一个县一个介休。因此,自唐代以来,特别是明清之后,殊多专家学者不仅把今灵石的许多地方、许多故事均记载到今介休名下,而且把今灵石的许多名人也均记载到今介休名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想象,假若没有隋文帝发现“灵石”的这一事件,介休还是介休,邬县还是邬县,那不论是介子推的故事,还是寒食文化的发源地,也就不会出现当今相邻两县介休有名而无实、灵石有实而无名这样张冠李戴的怪事,可惜历史没有“假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林白松</span></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是今灵石不是今介休,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是灵石介林不是“介休绵山”。就此议题,愿与广大文史爱好者深入交流探讨,并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献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献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献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介庙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介林山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