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东方欲晓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定 风 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苏 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8px;">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b></p> <p class="ql-block">  苏轼这首词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雨天,一位撑伞☔行路的人看到前边有个没带雨具的人慢悠悠地走着,就对他说:“下雨了,你怎么不快点走啊?”那人缓缓说道:“反正前面也下雨,着急什么”?</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把这个故事当笑话,但仔细想想淋雨之人所说的话,又何尝不是很有道理,甚至是富有哲理呢?</p> <p class="ql-block">  自然界的风雨来了,可以选择躲避,但也可以像故事中的淋雨之人和苏轼那样“徐行”。躲避固然无可厚非,但“徐行”又何尝不是一种洒脱呢?自然界的风雨终究会过去,沿着自己的路“归去”就是了,向来的萧瑟也不过“微冷”罢了,而且“山头斜照却相迎”,——天气是会变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人生的风雨来了,又该如何呢?也选择躲避吗?能够躲避得了吗?须知,人生的风雨一样会过去的。真正折磨人的从来都不是风雨、苦难和挫折,而是逃避的心态、软弱的心态、崩溃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有风雨,有苦难,有挫折。如果你被吓住了,就会像雨中被淋成“落汤鸡”的人一样狼狈;如果你无视这些,你就会像苏轼一样洒脱。毕竟,雨,淋不湿你的心❤️,或者说,淋湿你心❤️的从来都不是外界的风雨!</p> <p class="ql-block">  其实,苏轼原本也没有这么洒脱。从他刚被贬到黄州所作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就可以看出人生的风雨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他成了一只被“惊起”却又“不肯栖”的孤鸿。经历了两次游览赤壁乃至更多之后,他才明白能让人战胜风雨或者说熬过风雨的不是执着,不是倔强,不是高傲,而是看淡,而是放下,而是无视。</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说“苏东坡突围”,是的,他成功突围了。他拆除了所有心❤️的藩篱——没有了藩篱,自然也就突围了,把自己解放了!他终于领悟到:藩篱遮挡不住风雨——刻意遮挡无济于事——风雨终究会过去!</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苏轼首先战胜的是心❤️中的风雨,心❤️中没有了风雨,外界的风雨还能算是风雨吗?</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经历了惨败的不到3万残余红军被4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围困在7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带,“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伟人率领大家两个月转战数千里,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成功突围,把敌军远远甩在身后,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如果,人生的风雨让你困惑、迷茫甚至绝望,不妨想想“乌台诗案”劫后余生的苏轼,想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伟人。相比之下,你所面临的那些风雨还算得上是风雨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无论风雨来得多么猛烈,我们也要让自己的心❤️保持平静——“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愿你我皆能努力修为!愿世人皆能努力修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