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敦煌壁画著称于世。让我们一起关注阅读,品鉴敦煌!</p><p class="ql-block">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中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p> <p class="ql-block">摩诃萨埵舍身饲虎,莫高窟第254窟 南壁 北魏</p> <p class="ql-block">与莫高窟第428窟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相比,第254窟南壁这幅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出现的更早。这幅故事画采用“异时同图”的形式,将所有的故事情节都置于一幅画面中,紧紧抓住萨埵饲虎这个主题,重点描绘了“刺颈”“跳崖”“饲虎”这三个场面。“ 饲虎”是高潮,使人一目了然。特别是“刺颈”“跳崖”两幅画面,把萨埵勇敢地刺破喉咙,跳下山崖,躺在老虎旁的过程完整地表现了出来,加强了这幅画的悲壮气氛。</p> <p class="ql-block">一、《五台山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五台山图》是敦煌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之一,描绘了1500年前五代时期五台山佛国圣境的景象。它是供奉圣品,代表着五台山的宗教氛围和世俗风情。</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这幅壁画详细描绘了五台山及周围地区的山川景色、建筑、桥梁、佛菩萨画像、僧俗人物等元素,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形象地图。它是世界上罕见的古老巨大的壁画,展示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观和佛教文化。</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敦煌莫高窟的重要壁画之一,《五台山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记录了古代五台山的景观和文化,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意义:《五台山图》是研究五台山历史和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古代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二、《狩猎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狩猎图》是敦煌莫高窟249窟西魏时期的壁画,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这幅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古代西北地区游牧生活中的狩猎场景。画面展示了两名猎人骑马追逐,其中一人拉满弓射击一只猛虎,另一人则追逐三只黄羊。画面中虎的凶猛、羊的惊慌和猎人的勇敢机敏都被生动地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之一,《狩猎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展示了古代西北地区的游牧生活和狩猎文化,被视为研究当时社会风貌和艺术风格的重要遗产。</p><p class="ql-block">意义:《狩猎图》作为敦煌壁画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古代西北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三、《鹿王本生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鹿王本生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时期的壁画,描绘了鹿王的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这幅壁画描绘了《鹿王本生图》的故事情节,包括救人、溺人行礼、国王与王后、溺人告密、捕鹿途中、休息的九色鹿、溺人指鹿和九色鹿的陈述等8个场景。壁画中的鹿主要以白色为主色,通过点彩的方式展示其九种色彩,色彩运用极致精妙,被认为是北魏洞窟中最优美的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北魏时期的壁画,《鹿王本生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展示了当时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的精湛水平,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意义:《鹿王本生图》是研究北魏时期绘画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对于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四、《四飞天》</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四飞天》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第320窟,是唐代飞天壁画的典范之一。</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这幅壁画描绘了四个飞天壁画,位于主尊阿弥陀佛的华盖上方,分为两列。前两个飞天壁画呈对称姿势,一手撒花,一手接引;后两个飞天壁画则跟随在后方,同样撒花并接引。他们的身姿婀娜多姿,飘带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境界。</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敦煌壁画中的经典代表,《四飞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展示了唐代飞天壁画的典型特征,被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意义:《四飞天》壁画是研究唐代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五、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第3窟,为元代壁画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这幅壁画在北壁正中绘制了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展现了敦煌壁画的杰作。壁画综合运用了北魏、隋唐以来的线描技巧,以精细的铁线勾勒出脸部、手臂和足踝的轮廓,同时运用生动的兰叶描绘和折芦描绘等技法,描绘了衣褶和飘带的复杂细节。造型准确,色彩淡雅,质感强烈,人物神态庄重,代表了元代线描艺术的卓越成就。</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元代壁画的杰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展示了元代线描艺术的精湛技巧,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名作。</p><p class="ql-block">意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壁画是研究元代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对于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六、《劳度叉斗圣变》</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劳度叉斗圣变》是敦煌壁画中非常典型的壁画题材,尤其在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变数量激增。保存较完好的包括五代莫高窟10铺、榆林窟3铺以及宋代莫高窟454窟等。这些壁画描绘了晚唐及五代时期流行的一个经变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劳度叉斗圣变》壁画以精细的绘画技巧展现了故事情节。画面中描绘了劳度叉斗圣变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绘画呈现了敦煌壁画的典型特点,包括细腻的线条勾勒和丰富的色彩运用。</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敦煌壁画中典型的题材之一,《劳度叉斗圣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意义:《劳度叉斗圣变》壁画是研究敦煌壁画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晚唐及五代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信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七、《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中的主体画,属于西魏壁画代表作,绘制于西魏大统四年至五年。这幅壁画是同一题材中年代最早、构图最完美的作品,共有八个场景,描绘了从激烈的战斗到强盗战败、被俘虏、受刑、出家等一系列情节,充分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理念。</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以精湛的绘画技法和构图展现了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画面中呈现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战斗、囚禁、受刑和转变的过程,突出了佛教教义中的慈悲和救度思想。</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西魏壁画的代表作,《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是研究敦煌壁画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被视为珍贵的文化艺术品。</p><p class="ql-block">意义:《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壁画不仅展示了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同时也传递了佛教教义中关于慈悲、救度和修行的核心思想。</p><p class="ql-block">八、《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中的唐代壁画,描绘了敕封张议潮为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情景。这幅壁画生动地展现了张议潮统军出征吐蕃、收复河西的壮丽场景。从出行队伍中可以看到唐代军队的仪卫制度和河西地区军旅的多民族特点,为研究归义军节度使出行仪仗、河西地区的民族服饰、唐代乐舞等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以细腻的绘画技巧展示了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画面中描绘了张议潮统军出行的雄壮气势,展示了壁画艺术在表现人物形象、动态和环境背景方面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作为唐代壁画的代表作,《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研究唐代历史和军事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是敦煌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意义:《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壁画提供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够深入了解唐代历史和军事文化,为研究和传承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资源。</p><p class="ql-block">九、《药师七佛经变》</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此画作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唐代药师七佛图》,画面是七位表情不同,衣饰不同,姿势不同的药师。</p><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在药师佛的面前,中华灯楼、西域灯轮并出,灯火辉煌,展现出规模巨大的舞乐场面。二十八人组成的乐队,有不同肤色的民族乐工,演奏着中原、西域的乐器,两对天人挥巾献胡舞。佛像的塑造虽已出现新的风格,但旧的凹凸法影响尚未完全消失,鼻梁上的白线仍然是西域高鼻梁的余韵。</p><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此经变画根据《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绘成,主尊是七身药师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是治疗众生生老病死之痼疾的大药王。在佛教中有“九横死”的说法,为了免于飞来横祸,供养药师佛就成了古人的心灵寄托。</p><p class="ql-block">意义:本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的药师经变。画面以东方药师净土七佛和八接引菩萨为主体,两旁十二药叉大将为护卫。上空飞天翱翔,前临曲池流泉。下部的乐舞场面,应该是典型的胡旋舞。两边除乐队外,还画有二菩萨正在燃点树形七层药师灯轮。更增添了歌舞欢乐的气氛。这是敦煌壁画中最美的乐舞图之一。</p><p class="ql-block">十、《敦煌57窟南壁初唐壁画弥勒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类别: 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来源:莫高窟第57窟开凿于初唐时期。是7世纪30年代的代表窟,窟型、龛型均有隋代遗绪,唯塑像与壁画已经明显地跨进了新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特点和特色:南壁弥勒说法图,人物众多,佛、菩萨、弟子等形象达十五、六身,这身胁侍菩萨身后的四身菩萨面相俊美,画家特别注意刻画她们的眼神,有的矜持,有的娇媚,有的若不经意,有的如秋波暗送。所谓“阿堵传神”,就是指眼睛,说明了画眼睛是画家借以传达物像神情的重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价值评估:菩萨和弟子的面部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赋色方法,即在某些凸出部分如两颊,下颌等处缀红用水晕开,自成浓淡凹凸效果的晕染技法,达到不露笔痕保持颜面红润本色的审美要求,这是外来的“天竺遗法”在唐代技法中的新创造。表现年轻女性皮肤的细腻润泽,展示出一种理想化的美,说明初唐时期富有敦煌特色,融合中西的晕染技法已经成熟。</p> <p class="ql-block">意义:这身胁侍菩萨身后的四身菩萨面相俊美,画家特别注意刻画她们的眼神,有的矜持,有的娇媚,有的若不经意,有的如秋波暗送。所谓“阿堵传神”,就是指眼睛,说明了画眼睛是画家借以传达物像神情的重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的敦煌多次火爆出圈。其中,人气和热度最高的还是石窟壁画。不过,可能由于壁画太过有名,敦煌这个地方以及其中的历史文化,反而容易被人忽略。</p><p class="ql-block">敦煌2000多年的历史中,不仅留下了莫高窟等艺术瑰宝,还有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2024新年贺岁期间,一部以敦煌历史为背景的电影《敦煌英雄》即将上映。</p><p class="ql-block">《敦煌英雄》电影海报</p><p class="ql-block">(图©《敦煌英雄》官方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在史书里,这段故事留下了文字记载。在敦煌的石窟里,则有一幅色彩斑斓的绘画,以形象的画面,把那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幅画就是敦煌莫高窟里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p><p class="ql-block">这里所说的张议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画中,去认识一下1200多年前的这位古人。</p><p class="ql-block">01 佛窟之中,世俗长卷 </p><p class="ql-block">我们要讲的这幅《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位于敦煌莫高窟的第156窟内。这个石窟开凿于唐代晚期,壁画也绘制于那时候。根据该石窟中留下的《莫高窟记》墨书题记以及专家的考证,石窟和壁画开凿于唐咸通二年至六年,也就是公元861至865年,距今大约1100多年。</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6窟是晚唐时期的代表性石窟之一。整个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室为横长方形,其前部已经塌毁。前室北壁左上角处,有“咸通六年正月十五日”的墨书题记,是研究莫高窟开凿历史的宝贵资料。</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6窟西壁</p><p class="ql-block">(图©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主室的平面为方形,顶部为覆斗状,四面披。主室的南北壁铺满了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就位于南壁下方,它高108厘米,长855厘米,主要画面描绘了一位叫张议潮的地方官员出行时的场面。</p><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横屏观看,从右向左)</p> <p class="ql-block">画面正中的人物便是主角张议潮。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主角和他所骑的鞍马都进行了明显的放大处理,以彰显其绝对的“C位”地位。画上的这位首领头戴白纱捗头,身穿圆领红袍、乘坐白马、手执短鞭,周围有八名步骑“银刀官”拱卫,后面跟随的子弟军簇拥着“信”字大旗。</p><p class="ql-block">画的旁边有题记文字:“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据此,这幅画就被简称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p><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p><p class="ql-block">主角张议潮</p><p class="ql-block">位居中间、身穿红袍、身材比例夸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整个画卷里的人物数量有200多个,加上仪仗、旗帜、马匹等,组成了雄壮激昂、气势凛然的壮阔场面。</p><p class="ql-block">在整个敦煌地区,包括莫高窟在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洞窟有900个,其中共有壁画5万平方米以上。我们知道,这些石窟是佛教遗迹,主要内容是供奉佛像,传播佛教故事,居于壁画中央的常常是佛像、菩萨像等。这幅《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内容跟佛教关系不大,它出现在佛教内容的边缘,是为了传递供养人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张议潮供养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包括这座莫高窟第165窟在内,大多数石窟都是由供养人出资捐造。种种信息表明,张议潮及其家族就是这个洞窟的供养人。</p><p class="ql-block">除了这张《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跟其对称的主室南壁位置,还有一张《宋国夫人出行图》,表现的是张议潮夫人及其随从出行的场面。两幅画的大小大体相同,它们连在一起比《千里江山图》还要长。</p><p class="ql-block">《宋国夫人出行图》(局部)</p><p class="ql-block">1921年沙俄白军曾流落在此</p><p class="ql-block">因在窟中生火,导致壁画局部被熏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敦煌石窟群中,像这样用如此画幅表现如此大场面的供养人壁画,极为罕见。那么,这位张议潮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又做出了什么样的惊天动地大事,以至于后人要这样大张旗鼓地纪念他?</p><p class="ql-block">02 大唐转衰,河西旁落</p><p class="ql-block">故事的开始,要从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说起。</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范阳(今北京市南部一带)起兵反叛,一路攻城略地并攻入长安,玄宗狼狈出逃往蜀地,仅半年时间,整个大唐便陷入一片战火和混乱之中。我们此前推出的《明皇幸蜀图》,也描绘了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明皇幸蜀图》(局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传唐代李昭道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中原混战之际,大量的边关军队被调入内地平叛,而敦煌所在的河西走廊及以西地区的安西、北庭都护府军更是被抽调到所剩无几,甚至连维护正常运转都很难做到。</p><p class="ql-block">经过“安史之乱”八年的折腾,来自西北地区的军队在平叛中损失殆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等名将又因谗言被害;曾威震西北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兵败被害。这样一来,敦煌及周边地区彻底成为空巢。</p><p class="ql-block">《明皇幸蜀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传唐代李昭道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此时,毗邻唐朝西北及西南边疆的吐蕃日益强大。公元755年到796年,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统治时期,也是该政权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凭借地缘便利和骑兵优势,吐蕃趁唐朝边疆空虚之机,先是攻陷凉、瓜、甘、肃等州,继而又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东,攻占了兰、河、廓、鄯、洮、岷、秦、成、渭等陇右诸地。</p><p class="ql-block">到了唐建中二年(781),吐蕃军又攻陷敦煌所在的沙州。至此,长安以西的河西、陇右、西域都被吐蕃占据。除此之外,北方的回纥、党项等也频频侵犯边境。</p><p class="ql-block">元和十五年唐朝疆域图</p><p class="ql-block">唐朝西部原疆土被吐蕃、回鹘等攻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唐陇右道东部(河西走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唐陇右道西部(安西都护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电影《敦煌英雄》预告片开头的一幕,用旁白和镜头,回顾了这段历史。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一群白发军士拼死抵抗,最后全部殉国。“万里一孤城,皆是白发兵”正是当时河西地区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占领河西等地之后,吐蕃统治者对当地实行了高压、残暴的统治方式。当时的史料记载,吐蕃“每得华人,其无所能者,使充所在役使,辄黔其面;粗有文艺者,则涅其右臂,以候赞普之命”“令穴肩骨,贯以皮索,以马百蹄配之”。</p><p class="ql-block">意思就是,在敦煌等各地,吐蕃政权对待中原人,让没有特殊才能的人直接做奴隶,在脸上涂黑作为标记;粗通文化艺术的人,则把他们的右臂染成黑色,等待赞普发落。吐蕃人还把被奴役者的肩胛骨穿孔,用皮绳拴住,并让数十匹马拉着。</p><p class="ql-block">电影《敦煌英雄》里的白发老兵</p><p class="ql-block">(图©《敦煌英雄》官方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陷入吐蕃统治之后,失地百姓时刻盼望唐军收复失地。唐文宗开成年间,唐朝使节出使西域的路上,当地人夹道欢迎并哭泣道:“大唐皇帝还记得河西沦陷区的百姓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沦陷前后,当地有人创作了一首《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向龙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诉。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此词塑造了一个性情豪放、忠贞爱国的将军形象,表现了当地人希望早日将敌人赶出家园,使国家完成一统的愿望和决心。</p><p class="ql-block">电影中的张议潮形象</p><p class="ql-block">(图©《敦煌英雄》官方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百姓急切盼望的那个“神将”,后来真的出现了。他,就是张议潮。</p><p class="ql-block">03 敦煌英雄,横空出世</p><p class="ql-block">张议潮出生在敦煌,也就是沙州,他们张家是当地的世家大族,世代在唐朝为官,他的父亲曾做到过工部尚书。张议潮出生的时候,敦煌已沦陷于吐蕃,但从小到大,他一直接受的是爱国教育,盛唐的历史辉煌很早就被灌输到他的脑海。</p><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张议潮“少好文史,长通韬略,论兵讲剑,蕴习武经”。自身努力加上环境熏陶,让张议潮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尤其崇拜唐朝名将封常清及其事迹。</p><p class="ql-block">张议潮手抄《封常清谢死表闻》(局部)</p><p class="ql-block">(图©中华古籍资源库,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 <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奉命前往中原平叛,却被宦官边令诚陷害,连同另一位大将高仙芝一起被处死。封常清死前留下绝笔《封常清谢死表闻》。</p><p class="ql-block">张议潮年少时曾手抄这篇遗书,后来该抄本随众多佛经典籍被封入莫高窟藏经洞。一百二十多年前,藏经洞文物重见天日,这份抄本被法国人伯希和掠走,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p><p class="ql-block">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p><p class="ql-block">(图©法国人摄于1908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49岁的敦煌人张议潮趁吐蕃内乱,联络其它沙州豪族率众起义,长期遭遇残暴统治的各族民众纷纷响应。起义军通过斗争收复了敦煌、晋昌二郡,接着又陆续收复其它各州,使河西十一州摆脱了吐蕃的统治。</p><p class="ql-block">三年后,也就是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朝在河西设归义军,张议潮被委任为河西十一州归义军节度使。从此以后,敦煌和河西地区进入“归义军张氏时期”。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张议潮入朝长安,其侄张淮深作为继承人镇守河西。五年之后,也就是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张议潮在京城去世,享年74岁。</p><p class="ql-block">《敦煌英雄》中的张议潮形象</p><p class="ql-block">(图©电影《敦煌英雄》官方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大约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前后,张议潮的侄子张淮深开始忙碌着在鸣沙山修造佛窟。一方面,他们都是笃信佛教的信徒,通过建窟,祈求河西和平安定,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积攒功德,修得来世之福;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绘画、文字记载,彰显一代英雄张议潮收复河西的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历史我们了解到,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就是视为张议潮的功德窟,所以,现在也常常被专家称为“张议潮窟”。</p><p class="ql-block">《石窟艺术的创造者》</p><p class="ql-block">左下为晚唐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一家</p><p class="ql-block">(图©当代潘絜兹作,中国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敦煌等河西州郡的重归大唐,除了张议潮这些世俗力量,佛教人士也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起义前后,张议潮团结了当时的三种力量:一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如索氏、张氏、李氏等,这些家族人丁众多,实力雄厚。二是当地民间的豪杰义士,如张议潮的得力部下副使安景、部落使阎英达等,他们团结了来自民间的力量。三是当地的佛门僧徒,如河西高僧和当地佛教领袖之一洪辩,也就是藏经洞影堂所纪念的那位僧人,他本人虽被吐蕃人所看重,但仍然“远怀故国,愿被皇风”,所以一直通过组建僧兵、传递信息、联络各方的方式,为张议潮等提供帮助。</p><p class="ql-block">藏经洞里的洪辩和尚像</p><p class="ql-block">(图©莫高窟第17窟,即藏经洞,敦煌研究院官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内容,也可以视为一次对晚唐河西地区军事和文化面貌的检阅。我们既可以看到有唐代官方制式的军戎,还可以看到归义军队伍里的少数民族武装;既可以看到中原地区典型的礼制、生活,也可以看到边疆和异域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画卷的开头部分主要描绘仪卫骑队和乐舞,其中最前端的交横吹队列,“横吹”最早源于西汉时期西域的军乐队。乐队中有乐师12人,乐器中的大鼓、笛、箫、笙、琵琶、腰鼓等出自中原,而拍板、箜篌则由西域传入。图中有8人分两组跳舞,其中有一行人穿着吐蕃服饰,这种装扮和舞姿,跟今天的藏族舞蹈基本一致。</p><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p><p class="ql-block">右下角为吐蕃特色的舞蹈</p><p class="ql-block">(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图中有4对步行者,他们戴花毡帽,穿单色缺胯衫,系革带,着白毡靴,手持仪刀,题为“银刀官”,这种装束与当时唐朝廷四品、五品官员“仪刀八(人)”吻合。卷尾部分描绘了射猎、驮运画面,由20余骑兵组成,其中有一部分为少数民族骑队,他们前后分两组,戴白毡帽。</p><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p><p class="ql-block">身着铠甲的骑兵</p><p class="ql-block">(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张议潮组建的这支正义的力量,既代表了当地唐人的呼声,也得到了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百姓的支持。他们组成的这支联军,共同完成了对河西等地的收复。</p><p class="ql-block">电影《敦煌英雄》发布的系列海报之中,其中之一就是以洪辩法师为主角。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洪辩派弟子悟真等入京面奏,沟通了归义军政权与唐朝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p><p class="ql-block">电影中的僧人洪辩形象</p><p class="ql-block">(图©《敦煌英雄》官方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也就是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收复瓜、沙、伊等河西诸州后,洪辩派遣以悟真为首的五人僧使团随张议潮使团一同进京报告喜讯。</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张议潮被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洪辩也被敕封为河西释门都僧统、京城内外临坛供养大德。回到敦煌后,洪辩为归义军祈福,为百姓求安,得到了河西民众的普遍尊敬,归义军政权上下也无不对之虔诚供养。</p><p class="ql-block">《张议潮变文》(残缺)</p><p class="ql-block">该文叙述了张议潮收复河西事迹</p><p class="ql-block">(图©中华古籍资源库,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机会去敦煌莫高窟,你可以把第16窟(洪辩窟)、第17窟(藏经洞,洪辩影堂)、第156窟(张议潮窟)对照着来参观,它们拥有同样的历史背景,且记录了敦煌归义军行动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张议潮和洪辩。</p><p class="ql-block">04 无名画家,人物巨作</p><p class="ql-block">很多人研究中国人物画历史,往往很重视那些传世的卷轴,而忽略这些洞窟岩壁中的作品,这张《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种种原因,壁画的绘制者连名字都没有留下。</p><p class="ql-block">从历史价值上说,它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英雄故事;从艺术价值上说,它是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填补了那个年代缺少同类传世绘画的空白。</p><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p><p class="ql-block">(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在技法上,画家用绿色横条代表田园草地,灰白色横条代表田埂阡陌,这种粗犷的线条和色块,勾勒出了敦煌沙漠绿洲的独特地理环境。众多的红衣、红马,造成画面暖色调的色彩感和热烈气氛。</p><p class="ql-block">在布局和构图上,《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以长卷展开,错落有致地将二百余名出行人物绘于画面之中,尽显军威雄壮的同时,还不显得拥挤。这种格局被形容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p><p class="ql-block">整幅画在视觉呈现上用了“步步观”的散点透视法,这样的手法可以让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形,这种做法后来被《清明上河图》等风俗长卷所采用。比起同时代中原画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作品中的寥寥数人,这种数百人的大场面,创作难度更大。</p><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宋国夫人出行图》</p><p class="ql-block">图1:©张萱作,宋人摹,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图2: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及同一洞窟内的《宋国夫人出行图》又都可以归入鞍马人物画,其中的人物近240位,马有110余匹。放在绘画史上,它们开创了长卷历史人物鞍马画的先河。</p><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后世有很多同类题材开始效仿。如敦煌莫高窟第94窟里的《张淮深出行图》,第100窟里的《曹议金出行图》《回鹘公主出行图》等。同时期唐代传世作品以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为代表,出土绘画以章怀太子墓的《打马球图》为典型。</p><p class="ql-block">《打马球图》(局部)</p><p class="ql-block">(图©唐代佚名作,陕西乾县杨家洼村章怀太子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也是中国传统人物题材中“出行图”的代表,这种题材形成于先秦到汉代,存世作品多见于画像石、画像砖;到了南北朝,已有成熟设色的“出行图”,其中以山西太原王郭村娄睿墓等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为代表。</p><p class="ql-block">《鞍马游骑图》(局部)</p><p class="ql-block">(图©北齐佚名作,山西太原王郭村娄睿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后世,辽代的《东丹王出行图》、明代《出警入跸图》、清代《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等也属于这个题材范畴。按照时间的顺序,这些作品可以串联出一条以“出行图”为主题的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出警入跸图》(局部)</p><p class="ql-block">此图与《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构图极其相似</p><p class="ql-block">(图©明人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来源:《中国美术报》社</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古代艺术宝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秘。</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当时,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莫高窟也因此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莫高窟不断扩建和装饰,成为了一个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佛教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的壁画中,佛教故事和传说被生动地描绘出来,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细节和深刻的寓意。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莫高窟的壁画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建筑也是一大亮点。它由许多洞窟组成,每个洞窟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这些洞窟的建造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它们的结构和装饰都非常精美。莫高窟的建筑和壁画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宏伟的佛教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是一处独具特色的艺术宝库,它将中国传统艺术和印度佛教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佛像、壁画和浮雕,它们的造型精美、色彩鲜艳,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艺术风格独具匠心,它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印度佛教艺术的神秘融为一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佛像的神态庄严、壁画的细腻入微、浮雕的立体感强烈,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佛像栩栩如生,它们的面容庄重肃穆,令人感受到一股神圣的力量。壁画则以其细腻入微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而浮雕则以其立体感强烈的特点,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记录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古老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领略到艺术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还是一个佛教艺术的宝库,它散发着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慈悲,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和维护,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佛教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内的佛像、壁画、石窟等艺术品,都是佛教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莫高窟中,你可以看到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壁画是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们以鲜明的色彩、细腻的线条、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佛教故事和佛教思想。壁画中的佛像、菩萨、天王等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同时,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佛教思想,也让人深入了解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除了壁画,莫高窟中的石窟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内的佛像、佛龛、佛塔等,都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莫高窟中,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风格的石窟,它们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朝代的佛教艺术风貌。</p> <p class="ql-block">总之,敦煌莫高窟是一个千年文化的宝库,它的艺术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重大。在莫高窟中,你可以感受到艺术、文化、历史、宗教、人文等方面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p><p class="ql-block">提笔不知如何写敦煌。就像去敦煌前,破天荒做了功课,但走近莫高窟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一无所知。那些纪录片,书和播客,文字能表达的终究有限,真正的视觉盛宴就藏在这几百个昏暗的洞窟里,极珍贵,极丰富,却,又极脆弱。</p><p class="ql-block">275窟里的黑眼圈,告诉我们莫高窟最早的开凿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十六国的北凉,也证明了多民族文化艺术交融是历史给莫高窟的使命,更是岁月的侵蚀和大自然的残忍。</p><p class="ql-block">这些菩萨行姿有明显的印度和西域风格,绘画方式也借鉴了西域风格使用晕染法。这些在面部身体留下的黑圈,就是氧化变色后的产物。</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很有名的小字脸,也是晕染法的迭代。用西域式的凹凸法表现人的肌肤,用丹红晕染面部,在鼻梁和眼睛处用白色涂染,表示高光。千年以后的今天,丹红氧化成灰黑色,白色的高光跃然壁上。</p> <p class="ql-block">这在隋以前的洞窟里,随处可见,谁也无法阻止它们的氧化。而氧化也只是莫高窟有一天会消失的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壁画的剥落,发霉,沙尘和游客的侵扰。所以敦煌研究院用了很多办法来减缓这个过程,包括临摹,电子化和严控进窟人数和时间。樊锦诗先生在她的《我心归处是敦煌》里花了两章的篇幅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所以,看到就是赚到。</p><p class="ql-block">何其有幸,这一趟,看了40个窟,几乎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目前对外开放的所有洞窟。包括,莫高窟最有代表性的宝贝285窟。宝贝到什么程度?去285之前,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先生专门给上了一堂课。</p><p class="ql-block">285就是莫高窟。在长达1000多年的莫高窟建设过程中,多元文化、艺术和信仰都融汇到这里,而285,是其中典范。这座典型的覆斗型窟有佛像有壁画,都与禅修有关,但却不全是佛教。有印度教、道教、佛教造像,有西域的菩萨和中原的神仙,有佛教的飞天和道教的飞仙,有印度的诸天和中国的伏羲女娲。是真正的众神殿。</p> <p class="ql-block">敦煌最有名的可能是飞天,但最美的,一定是菩萨。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像两塑。一像是57窟南壁,初唐时期的沥粉堆金观世音菩萨,57窟因为此像被称为“美人窟”。</p> <p class="ql-block">两塑,一座是259窟北壁禅定佛,北魏出品,佛面上的宁静与喜悦,是一种境界。上一次看到这么令人欢喜的佛,还是在印度的埃洛拉石窟第10窟,亦是一座座佛。</p> <p class="ql-block">另一座,来自158窟的涅槃佛。樊锦诗先生说,这是她见过最美的卧佛。工匠的精妙之处,在于当观者站在佛首和佛脚处,看到佛的表情是不一样的,一淡然,一欢喜。而站在158窟的洞口,远眺宕泉河畔,敦煌研究院的奠基人常书鸿、段文杰们就长眠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美轮美奂,不止这几尊菩萨,还有榆林2窟的水月观音,榆林3窟的普贤变,220窟的文殊变,14窟的不空绢索观音,96窟的大佛,榆林25窟的普贤变和文殊变,217窟的观无量寿经变,45窟的佛龛,328窟的彩塑,举不胜举。</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精美绝伦,也不止菩萨,还有61窟的五台山全景,16窟的供养人,17窟的仕女,237窟的吐蕃普赞和各国王子,158窟的大雁,220窟的帝王听法,榆林3窟的唐僧取经,407窟的三兔共耳,428窟的萨陲太子本生, 257窟的九色鹿本生,323窟的张謇出使西域,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画下这些的,只是画工。这里面有对吴带当风的临摹,有对顾得其神陆得其骨的致敬。这些大家本尊,也曾经在中原各地的寺庙墙壁上画画,只可惜早就踪迹全无。</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用它的壁画和雕像告诉我们,原来,我们也曾经有过中国的西斯廷天顶画和壁画,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梵蒂冈《雅典学院》。甚至,比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还要早500年以上。</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只是个开始。纵然对佛教一无所知,也还是要再去看看同时代的造像艺术巅峰,龙门和云冈;要去看看对莫高窟早期影响至深的新疆克孜尔石窟;以及,比莫高窟更古朴的炳灵寺石窟。</p><p class="ql-block">也希望,常常能再回去看看285,61,259,57,158,榆林2,榆林3,榆林25,和这漫天大漠黄沙里的777座石窟。</p><p class="ql-block">(文中莫高窟壁画及塑像照片都来自敦煌研究院官方出版物)书香敦煌</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2xkoted" target="_blank">敦煌 十二生肖</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2dv2mcp" target="_blank">敦煌,为什么是“中国第一门户”?</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