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城镇知青去乡村落户,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起知青下乡落户形成运动席卷全国。所以通常说的知青主要是指1968年到1978年,全国1600多万名城镇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落户的青年学生,是城镇中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到乡村落户的举国大迁徙。而家居农村、在城镇学校读书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学生为数更多,这些有一定知识的青年统统简称为知青。<br></b><b> 知青这个庞大的群体,可共分为“老三届”、“新五届”、“后五届”三个类别。“老三届” 指1966-1968年高、初中毕业生,“新五届”指1969-1973年高、初中毕业生,“后五届”指1974-1978年高、初中毕业生。在此之前,已经有61、63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连同后来的六五届下乡知青,被称之为“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br></b><b> 在知青群体中“老三届”较为特殊,它专指没有按时毕业、没有按时离校、没有机会参加中考、高考的1966、1967、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这初、高中各三届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同时于1968年秋季到冬季离校去农村落户。<br></b><b> </b></h1> <h1><p><b> 知青的历程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更有着一代青年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知青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艰苦坎坷的人生使知青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当知青分布到广大农村后,又使为数众多的农民不同程度受到她的影响。因此,知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重要一页。<br></b><b> 知青的青春岁月与共和国同步,知青的艰苦奋斗为共和国添砖,知青的勇往直前为共和国奉献,知青的敢于担当为共和国分忧。知青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才锤炼了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格;才铸就了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勇于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肩负着建设新农村的理想目标,才培养了知青这一特殊群体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情操。“为国分忧、无私奉献”,就是这种品格、精神、情操的高度凝练。<br></b><b> </b></p></h1> <h1> <b> 由于青春被蹉跎,进入新的时期,知青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他们中的不少人取得了令人尊敬的成就,一代人早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但绝大多数普通知青的命运依然让人感慨,从“下乡”到“下岗”再到“下海”,短短六个字,就可以概括他们的坎坷人生。</b></h1><h1><b> 知青就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锻造出的特殊群体,知青的经历无疑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和磨难。而艰辛的历练和痛苦的磨难,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无疑有着正向作用。不仅如此,逆境中的磨难中并非一片黑暗、一片丑陋、一片恶运。其中仍然有真的哲理、美的情愫、善的人性闪光,并能在苦难中留下美好的回忆。</b></h1><h1><b> 知青下乡落户,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作为历史,它已经成为过去,然而,那历史瞬间的一页毕竟是整整一代知青谱写的。当年,知青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农村广阔天地。吃苦受累是皮肉之苦,强筋健骨历练意志却受益终生。知青为自己的成长、成熟交足了学费,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无数次的折翼中懂得了什么是脚踏实地,什么是厚德载物,懂得了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当年的历练,成就了他们后来的坚强。知青这个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推动着历史车轮的转动。</b></h1><h1><b> 知青就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锻造出的特殊群体,知青的经历无疑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和磨难。而艰辛的历练和痛苦的磨难,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无疑有着正向作用。不仅如此,逆境中的磨难中并非一片黑暗、一片丑陋、一片恶运。其中仍然有真的哲理、美的情愫、善的人性闪光,并能在苦难中留下美好的回忆。</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知青”,是我们共和国词典中的专用名词,是新中国史册中厚重的一页。"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那一代人的一种"资格"。</b><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