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汕尾海丰县的红宫(红场)是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国党史革命史研究基地和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红宫原建于明代的海丰学宫,1927 年 11 月 18 日至 21 日,在这里召开了县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海丰苏维埃政府。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p><p class="ql-block"> 红宫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它坐北朝南,总面积为 1850 平方米,现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五代祠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红宫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 红宫红场旧址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文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彭湃(1896年10月22日—1929年8月30日),原名彭汉育,乳名天泉,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今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出身于一个工商地主家庭。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先导者和著名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彭湃早年在海丰第一高等小学、海丰中学、广州广府中学等校读书。1917年夏,他去日本求学,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1年回到广州,组织社会主义研究社,同时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他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同年10月在海丰县赤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会。1923年元旦,领导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并任会长。在大革命时期,彭湃于1923年7月至1925年底在广州举办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第一和第五届农讲所主任。他参加了两次东征。1925年5月当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副委员长。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后,任区委委员,1926年10月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兼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1927年3月到武汉农讲所工作。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10月,彭湃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湃于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在“八·七”会议上缺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领导海陆丰武装起义,任海陆丰工农民主政府委员长和中共东江特委书记。1928年7月,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冬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1929年8月24日,彭湃因叛徒白鑫出卖而被捕。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10日,彭湃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