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是哪一年?青涩年华。

周以松

<p class="ql-block">50年前的3月21日是我们下放固镇的日子 ,开始了我们人生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四月二十日部分下放固镇县的同学驱车来到固镇,在50年前下车的车站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仨姐妹在一个插队小组,已经不是那个小姑娘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赵桥,张圩的30多位知青最熟悉的地方:沱河</p><p class="ql-block">沱河发源于河南流经我们下放到固镇县,古称汝水,垓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西楚霸王在此别姬,传为佳话,垓下之战改变了楚汉争霸,大汉王朝400年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  赶沱河集是我们当年最乐呵的事,依稀记得赶集日是阴历2、5、8、0。现在的沱河集已经找不出原来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  努力地寻,集的尽头还有一老房子,这让我想起当年在这样的房子里有个留胡须的老郎中,这老郎中不分男女乳幼,看过的病人都起身作揖送至门口,我在郎中诊所门前摆过摊,见证了。</p> <p class="ql-block">麦子长的不错,我们一路往知道点去了</p> <p class="ql-block">  从沱河集一骖正西便是赵桥大队了,赵桥大队接纳了我们20位下放知青,分成四个小组。</p> <p class="ql-block">  在沱河集,找了拐各拉 ,撒泡尿,回来就剩下咱五个人了,送我们下放去的沈老师说,就你们在一起了,他们是李浩昌,陆建平,周以松,张步智 王志坤。当年我们也就18,9,而今就要入古稀啦。</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个房间里,一个锅碗瓢盆里呆了四个月, 我被派到后桥生产去了,开始另外一段生活。</p> <p class="ql-block">  门前的小水沟还在,当年,张步智出主意,把小沟两边扎死,把水排干,我们在这河里摸了一些小鱼,青蛙,黄鳝,有半脸盆,改善了一下伙食,还记得我去前面知青点邀她们来享用大餐。</p> <p class="ql-block">  当年住过的知青房还在,没倒,赵凤奎队长告诉我,这房子换了几次顶,当时我们下放的地方是没有电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p> <p class="ql-block">  村东那棵老槐还在,住在槐树下的那户人家已经不在了,那年我和张步智去固镇县城买煤,天都黑了,我们还没到家,精疲力尽,豁见一人在路口迎我俩,他就是村口槐树下的那户人家,记不得他叫什么名了,壮实,憨厚,有三个娃,老婆夭折了,这次没见到这位曾经感动过我无数次的人,也因为他的举动形成了我的性格。老槐树有灵,替我问候他好。</p> <p class="ql-block">  生产队长赵凤奎今年89岁。一眼望去,老模样还在,耳有点背了,其他都好着呢。</p><p class="ql-block">他还记得我们下放农村第一顿就是在他家吃的,我也记得,当年我们是响应毛主席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的 ,他站起来敬酒,把我们感动不知所措,喝酒一条腿不能走路,两杯,两杯的干,那天我们不知道喝了多少杯,醉的东西南北不分,睡了几许不知。我提起这事,老队长清晰记得,说我不能喝,张步智得劲,会功夫,能干酒。</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放农村给农民带来很多麻烦,按当时政策,生产队要给知青配50斤麦子三个月,每次找记工员到生产队仓库去秤,我发现秤杆子比胳膊还粗,20斤起花,我就要记工员给我秤五斤,记工员笑了,用簸箕给抄了一瓢,肯定不止五斤,秤十次至少要有80斤,想想当年的狡猾,可笑至极啊。人穷志短,混饱肚子是硬道理。</p><p class="ql-block">借这次见到老队长,我坦白了当年的狡猾。</p> <p class="ql-block">  当年她家给房子换麦瓤子顶,在当时就算大事了,我料定要请人吃饭,吃饭就有菜,那天我主动到她家干活,果然有肉,那时候淮北做菜没有酱油,我叨了一块肉,放入口中,没烂,咬不动,咽不下,着急,偷偷扔到桌下,桌下有两条狗,争肉,互咬,惊动主人,主人老婆不上桌,看的清楚,喊了一句:“你个孬熊”,平生第一次感到入地无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我有出息了,一定买一头猪杀了给他,往后 ,我都曾经是企业法人了,也没买头猪杀杀 ,可见我是多么的言而无信。</p> <p class="ql-block">  这位叫赵后学,都叫他小名:小金子。记忆里是回乡知青,家里成分不太好,是另外一个生产的的,虽然家庭成分不好,但家当还不错,肯学习,爱看书,他到我住处看我在看阿西莫夫的《生命起源》,邀我上他家,混了一顿好吃的,酱豆子下面,同时也借了他两本书,一直没还,他还记得书名叫《日用交际快览》,民国时候出版的。还有一本是过去私塾先生教学生的活字印刷板的史记。他不记得了,我一并承认了。</p> <p class="ql-block">这本《日用交际快览》实用性很强,相当于现在文案的模板,从婚丧嫁娶帖子如何写,到土地买卖契约如何写,到各种开业如何表述,一有尽有。不过现在已经不适用。但从这本书里可以窥见民国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活字印刷板的史记,书上有很多红笔点的短句,没有这些断句,真的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最关键的是书。</p><p class="ql-block">小金子爱读书,现家境仍然是村里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路边种的菜,有人问我可偷过?夜里风高月黑偷过一次,第二天看见一老妇坐在菜地上哭的死去活来,再也没干过了,不过换了一个方式,在村里转,不停地嗅嗅鼻子,鼻子很灵,准能嗅到那家有好的吃。 </p> <p class="ql-block">  左边的姑娘姓陆,大队赤脚医生,大队唯一的一个钟,是赤脚医生量体温用的,锈了,不走,我逞能,说会修,一打开,驰隆一声,发条飞了,从此,赵桥大队就再也没钟了。</p><p class="ql-block"> 右边的这位姐姐叫赵凤云,大队民兵营长,营长母亲模样就像电影《苦菜花》里的老妈妈,对我特好,2012年大年初二我还去看过她老人家,那年五月老人家就古了。</p><p class="ql-block">赵凤云后来去了哈尔滨带孙子去了儿子很有出息,哈工程毕业,留在军工企业。</p> <p class="ql-block">  我在固镇最好的插队队友,我们不是一个班级的,也不在一个小组插队,友谊源于一顿瓠子下面条,我连吃了40多天山芋,一碗瓠子面条如山珍海味,本来是我们俩吃的,结果让我一人吃了,他毫无怨言,还替我扇着扇子。这份感动让我们相兄弟一样,我们每年春节都到照相馆去排一张照片,直到他给我找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嫂子以后,就没去照相馆啦,我叫他祥子哥哥。</p> <p class="ql-block">  祥子哥哥待人豪爽 ,多才多艺,当年他管建筑三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同学都得到他的帮助,哥哥在同学中口碑极佳。</p> <p class="ql-block">  2011年祥子哥哥与我同去固镇给乡亲们拜年。</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一个岔路口,我与祥子哥哥走散了,来生在下一个岔路口,我一定会遇到你。</p> <p class="ql-block">下放在张圩大队的和平,胡哥,唐总。</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群主。</p> <p class="ql-block">  土地是农民的根,这片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我们也曾是这里的一个过客。</p> <p class="ql-block">诉说当年</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赵桥大队部</p> <p class="ql-block">姜杰文,黄志华,郑礼兰同学的房东。</p> <p class="ql-block">送别</p> <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相约再来</p> <p class="ql-block">带上花生米,带上祝福</p> <p class="ql-block">送到村口</p> <p class="ql-block">和平给张圩大队房东后人留下手机号,相约再见。</p> <p class="ql-block">离别深刻姜杰文姐姐神色黯然,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感动的真谛,我拍下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祝福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固镇老乡们,谢谢你们在我们青涩的年华给我们的关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