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亲家

圆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鄂尔多斯地区,过去新人结婚,不光是闹洞房,开新人的玩笑。亲家之间也相互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娶亲的这天,娶送亲之间互相“偷”一些小东西,第二天再给亲家带回去。一般男方最想“偷”得是“笤帚”。我结婚的时候,我妈妈头天晚上就把家里的笤帚都藏起来了。可是娶亲的一个朋友硬是把我家一个差不多一米长的鸡毛逮子藏在军大衣里“偷”走了。第二天“回门”时,耀武扬威的插在拖拉机车斗上,哈哈,咱们闲话少续,书归正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传古时候有这么两亲家,一家住在河东,一家住在河西。咱们就称他们为“河东亲家”,“河西亲家”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家的孩子结婚了,两亲家互相请对方吃饭,斗智比武这就开始了。第一天河东亲家请河西亲家到家吃饭。吃的是我们当地传统的粉汤油糕。啊呀河东亲家那个油糕捏的小巧玲珑的,比扁食(水饺)大不了多少,真是又好看又美味,河西亲家三口大两口小就差不多把一个吃进去了。河东亲家把盛糕的盘子往河西亲家面前推了推说:“亲家,好好吃,唉呀,我家一个受苦人这样的糕能吃两个。”河西亲家听到了这话,心想,人家受苦人吃两个,那么我吃一个就差不多了吧!要么会让亲家笑话的。本来还想接着吃呢,只好装作很饱的样子说:“已经吃好了”。回家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被河东亲家捉弄了,自己没吃饱,被动的说吃好了。嗨,怎么说也得报复一下吧?。改天,河西亲家就请河东亲家来吃饭。她如法炮制,捏了小巧玲珑的油炸糕,在河东亲家一个糕快吃完的时候,也是说:“亲家,你好好吃好,我家一个受苦的能吃这么两个糕”。河东亲家听到后大笑着说:“唉呀,亲家,你家的受苦的生病了吧!你快点打发了吧!,像这样的糕我一口气可以吃三个”。河东亲家吃饱喝足,抹抹嘴走了,河西亲家只怪自己没有应对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几天,河东亲家又请河西亲家来吃饭。河西亲家想:“她这回再说她家的受苦人能吃两个糕,我就说这样的糕我能吃四个,哼”。这回,河东亲家做的是羊肉汤饸络面,河东亲家的那个碗也是小巧玲珑的,非常漂亮。河西亲家吃了一碗,正想再盛一碗,这时河东亲家在和她唠着家长呢,忽然问:“亲家,你家门前那两棵杨树长多粗了?”河西亲家放下碗,两手合拢着比划着说:“有这么粗了”。“唉呀,亲家,再吃一点吧!你怎么就吃这么点,吃好了吗?河西亲家不好意思再端碗了,只好说:“吃好了,吃好了”。河西亲家这个憋屈啊,第二天就请河东亲家来她家。她照着样子在河东亲家吃完一碗饭后说:“唉呀,亲家,你家房后那几棵榆树长多粗了?”只见河东亲家把碗往前一伸说:“奥,比这个碗口还要粗一些”,顺势把碗往河西亲家面前一递。河西亲家只好顺手接过碗给亲家盛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河东亲家回去了,河西亲家越想越觉得憋屈,唉,怎么着我也得扳回一局,为儿子长点光,要不人家会说儿子没人家姑娘聪明,一直被媳妇压着的。河西亲家想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去请亲家来家吃饭。河东亲家来了,只见河西亲家忙忙叨叨地又是沏茶,又是拿瓜籽。“亲家,快坐,咱今天吃白面蜂蜜豆沙饼”。说完就出去忙去了。过去的炕和灶台是连在一起的,河东亲家坐在炕上,只听着灶台上锅里嗡嗡嗡的响声,像是水就要开了的声音。往炉子里看了一下,只见灶塘里有红红的火光。等一会,等不到水开,等一会,等不到水开,亲家母也在外边忙乎个没完。河东亲家急了,揭开锅盖想看一看这水怎么老是不开?锅盖刚揭开一条缝,就听“嗡”地一声,从锅里飞出一只蜜蜂把河东亲家的嘴上蛰了一下,再看看炉子里的火,原来是在灶塘里放了一盏点着的煤油灯,外面看着红红的。河东亲家知道这回被亲家耍笑了。又不想被亲家看到自己被蜜蜂蛰了,就急匆匆地要走,亲家从凉房里出来挽留说:“呀,亲家要去哪?我家的蜜蜂正在酿蜜呢,我在这里滤豆沙呢,咱们一会儿就可以吃白面蜂蜜豆沙饼了。河东亲家用一只手遮着嘴,边走边说:“啊呀,亲家,可不得了了,我刚才忽然想起走的时候忘记拴猪圈门了,这会子也怕是让猪把菜地拱了吧!我得快点回去拴猪圈去了,不能尝你的白面蜂蜜豆沙饼了,改天再请你到我家咱们老姐俩好好唠唠,边说边急急得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故事讲完了,您觉得我们这里的乡俗有趣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