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故地去来

明月清风

<p class="ql-block">重游六祖故地</p><p class="ql-block"> 日前,与友人共六人一起参加旅行社组团的两日游,到新兴的国恩寺、禅域小镇、象窝山生态园景区旅游。首站来到新兴国恩寺。</p><p class="ql-block"> 新兴,最著名的名人是六祖惠能。他俗姓卢,出身贫寒,早年上山砍树卖柴为生,虽然他从未读书,但他天资聪慧,肯于用心从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念事悟道,做人做事,参学事理,感悟人生。最终成为五祖弘忍衣钵的继承人,被称为“东方智者三圣”(老子、孔子、六祖惠能),是一名出身于农民的伟大思想家和改革家。那首闻名于世的诗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言论、思想后来被其弟子整理汇集成《六祖坛经》,流传后世,影响全国乃至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国恩寺,有六祖殿、大雄宝殿、六祖经坛、天王殿、达摩殿、圆通宝殿、报恩塔、录经堂等,还有那棵由六祖亲手植下的荔枝树,距今千年。而今仍枝繁叶茂,现在已有荔枝花。</p> <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曾到过国恩寺游览,那时此地较为狭小、简陋。而今扩建寺园区域,来往的交通比以前顺畅,建成了高速公路可抵达。游客到寺内上香时,这里向他们提供香火拜祭,便利游人。</p><p class="ql-block"> 新兴是惠能的出生地,又是他圆寂之地。他曾到黄梅东禅寺学习佛法,后又回到家乡讲授佛学传经。圆寂后其真身运到韶关南华寺供奉。六祖惠能被伟人多次称赞。他的感悟言论,源于生活,生于心念,归于现实,指引思想的航向。他完成了佛教中国化、平民化,使禅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顿悟,是思想的灵光。照耀和影响中国的佛学传世者及后来人。其伟大正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2024-4-19 随拍随记</p> <p class="ql-block">小镇兴衰说因由</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两日游中,安排有这一项目,游览禅域小镇。</p><p class="ql-block"> 据称,新兴的禅域小镇,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运营。曾有过两三年的辉煌时期,当年到此游览,门票为每张190元。里面还有大型团队表演节目。小镇的店铺兴旺,人气十足,那时,经营者试图打造集吃、住、学、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艺及中国生活禅体验中心,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文创项目。至2019年疫情来了,店铺关门了,表演团队撤走了,从此一蹶不振,而今门前冷落车马稀,风光不再。不用售票了,一派破落的景象,令人不胜唏嘘。</p> <p class="ql-block">  看其规模及小镇的店铺装饰,整个规划与投入估计数千万元或过亿元。而今人去楼空,小镇留下仅仅是一个空壳而已。此类文旅项目落入如此地步,有人说是生不逢时,有人说是不靠近大都市,缺乏人气难以生存;也有人说,是投资者的决策错误等等,议论纷纭,难以定论。我们无意评判对与错,得与失。面对一座空荡荡的小镇,能否重获生机?疫情后时代,文旅行业仍然遇到新的课题,文旅人员的生存和出路,有待走出困境。</p><p class="ql-block"> 我在城门塔楼后面,看到这样的禅语警句:菩提由来无一物,只有当下一念间;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真意如虚空;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到须臾间。好像是小镇命运的注脚,也是禅意。任由解读。</p><p class="ql-block"> 2024-4-19 随拍随记</p> <p class="ql-block">象窝山上观云海</p><p class="ql-block"> 一个特别的地点,一个特殊的气象,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时刻,让我们遇到了,走进梦幻般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四月十八日,我们一行六人参加旅行社组团的象窝山两日一晚旅游,昨日已到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又是圆寂之地。入住在象窝山生态园度假区。置身于一个满眼青绿、茶味飘香之地,而又充满禅意之境,令人身心安宁,精神愉悦。</p><p class="ql-block"> 在绿水青山的居所睡了一晚,一觉醒来,面对着一湖碧水,曲桥倒影,四周的绿树进入春季后,这里的嫩绿、青绿、翠绿、碧绿、墨绿,是绿色世界的天花板,而其他季节是看不到的。远山抹上淡蓝色,无疑增添景观的层次感。错落有致的度假楼宇、房屋,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当日,我们的行程安排乘坐缆车上山观赏象窝山的景观。此山是天露山山脉的一部分,山脉最高处为海拔868米。连绵起伏的山脉,一边是开平,另一边是新兴,六祖惠能曾在此山打柴卖柴养家。 </p><p class="ql-block"> 原本安排上午九时半乘索道观光缆车上山,未到九时我们出发,步行前往。在茶壶冲水的雕塑景观拍照时,突然天色转暗,大风骤起,乌云密布。瞬间好像进入黑夜,此时天空砸下大的雨点,打在各人的脸上,只见闪电一闪,雷声随即传来。有人说,天气预报今日有强对流天气,有强降雨。又传来景区紧急通知,索道缆车和环景区游观光车全部暂停运营。闻此消息后,令所有游客失望。我们只好返回数百米远的景区酒店。看着窗外雨雾蒙蒙的场景,不无遗憾,可能错失登山观景的良机。惟有回到各自的房间等候消息。又有人说,强对流天气是短暂的,来时快,去得也快,或许一会儿有转机。</p><p class="ql-block"> 至十一时半,雨势渐停,天色越来越清晰起来。以为留下遗憾了,果然传来新消息,度假区与气象部门联系咨询后,决定缆车中午重开,恢复运营。</p><p class="ql-block"> 我们六人成为当日的首批乘坐缆车的游客。购票后,我们坐上缆车车厢,长长的索道吊着一个个车厢,缓缓地向上滑行,望着脚下的各种绿树,一片苍翠,尤其是看到绿海中的如雪如浪的白花,我们似坐着一艘航船,在碧海中航行,翻腾着一朵朵浪花,迎面看见飘落一片片的雪花。在这个早春时节,我们在登山途中,有幸见到碧海雪花的景观。后来得知开白花的是桐油树花。</p> <p class="ql-block">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天宇,我们来到第一个观景平台,眺望雨后的象窝山群山,雪涛涌流,玉带缭绕,雾霭苍茫,天幕下的山峦,时隐时现,宛如一位害羞的新娘,披上面纱,欲看又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知是我们在看她,还是她在看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游客。是的,相看两不厌嘛!山与人的对望,我看青山多妩媚。此次相见,可谓天赐良机,早来了,看不到披着面纱的妆容,晚来了,云消雾散。我们恰逢其时,难得一见美丽新娘掀开面纱的最佳时刻,遇到了,让我们感到幸运和兴奋。</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第二个观景平台,云海漫漫,白云茫茫,天边无垠。此时让我联想到神话故事中的仙人,每当神仙出现时,都是腾云驾雾前来,说了几句至关重要的话,或者点到即止,随即消失,飘若天仙。人间与神仙,就像眼前的景况,如梦如幻,变化莫测,充满神奇的色彩,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这般,有常态,也有奇幻,潜藏着许多不确定性。观云海,看雾霭,神秘由此而生。其实,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身的心态随遇而安。顺势而为,正如六祖惠能所言,境由心造,法由心生,一切都是我们人心的作用。今日不期而遇看到象窝山的云海,此言作为验证。</p><p class="ql-block"> 来到第三个观景平台,我看到云雾中的变幻,此时太阳出来了,随着地面温度的上升,水蒸气升腾了,雾气越来越大,加上山风吹来,对面山顶上矗立的一座座风能发电风车,像一棵棵初开长叶的豆芽,在伸展着叶子,那些叶子在转动,它们正在工作呢。我曾在新疆看到,在台山川岛看到,而今在新兴又看到,正是这些好看的山上“豆芽”叶子,印证着我们国家新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标志着中国崛起的势头,现实中的面纱正在一层层地揭开,真实的中国不再神秘。我看到那些豆芽叶子,就如看到未来中国能源领域发展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象窝山上观云海,团友说不枉此行,幸运遇上。我在心里默默祝愿,我和大家一起,我和我的祖国一样,渐入佳境,充满期待,信心百倍。</p><p class="ql-block"> 2024-4-19 随拍随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