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间:2024年4月22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点 :三年级教研活动办公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持人:司云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带班领导:李明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加人员: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要内容:献课、评课、备课活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山高不厌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水深不厌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学精不厌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备课质量,规范教学过程,2024年4月22日下午,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们跟随吕晶晶老师进入《小虾》的精彩课堂。吕老师采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吕老师以课文前的导读提示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练一练、赏一赏”的方式了解作者描写小虾的方法,感受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写出小虾的有趣的,通过“练一练”将读文与写作结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3自然段主要写小虾的有趣。她让学生抓住小虾活动时的动作及作者的描写顺序,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喜爱小虾的感情,使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小练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写作方法的运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想象画面读、观察画面対照读等,进一步体会小虾的外形特点以及作者外形描写的准确生动,积累这些描写生动的句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吕老师通过抓对小虾动作的描写,反复读文,用心体会,引导学生感悟小虾的有趣可爱。通过圈动词、比较句子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抓住小虾的动作变化,把它生气时的有趣生动细致地写下来的。特别是“一×一×”式的叠词的学习和运用,不仅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描写的细致生动,而且强化语言积累,让他们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与使命。老师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详细记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师们积极发言,不吝分享。不同的思维,碰撞出了一个个金点子。课改组组长李明慧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吕老师也认真听取,虚心接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着,由路秀英老师围绕下周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困惑点、作业设计等内容进行说课。路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教师积极进行探讨,交流补充,实现教学智慧共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变成了一棵树》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有以下建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梳理内容时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难以简练概括出故事情节,老师教授并示范从原文提取信息,列小标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课文以及提取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生动和神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注重书写指导,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示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练习积累抄写,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教学设计中,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想象的神奇。关注文章的写法,感受使用设问句的好处。同时,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体会变成长满鸟窝的树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上课伊始,通过畅谈自己想变成什么和观看人变成树的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想象是神奇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使用设问句的好处。在练笔尝试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江上、林中,动静交织,让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像一幅幅意蕴悠长的水墨画,飘染着童年的美妙滋味。课文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诗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于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事们补充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聆听歌曲《童年》,直接导入单元主题,并且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读”是诗歌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引导学生慢慢走进诗歌的意境之中,才能将诗歌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中呈现出来。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运用实物图片和结合课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为理解诗歌内容、走进诗歌意境打好基础。在学生初读诗歌的基础上在标题后加一个恰当的动词,目的是帮助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朗读形式是多样的:自由读、抽读、齐读、配乐读、想象读……多样的朗读形式对于学生的朗读生长是有用的。方式多元化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能在不同形式的读当中正音、感悟、想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教学中主要以“感悟诗‘境’”为核心任务,以“读”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读中正音、读出节奏、读中感知、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积累”,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获取丰富的感性画面,领悟童年的乐趣,获得情感的体验,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丰富的语言积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发言踊跃,都自觉的把自己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并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路老师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把课件修改得更加完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李明慧老师做了总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回忆童年里的趣事,并学着创作童诗,意在唤醒学生的习作意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打开学生的表达之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三年级语文组向上而生,努力发光,无畏无惧!我们以真诚、尊重、责任陪伴的方式,赢得学生的尊重!我们心怀柔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终生成长!凝心聚力,精诚团结,一群人围着一件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延续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定会落地发芽,开花结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