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旅~潍坊国际风筝节

莲姐

<p class="ql-block">潍坊风筝节(会)每年四月的第三个周六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大型地方节会。从1984年,已成功举办过四十一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p> <p class="ql-block">4月20日清晨六点从青州出发,前往潍坊风筝节主会场。感谢曹帆、陈总为我们安排了三部车,让我们在潍坊期间畅通无阻,游览自如。</p> <p class="ql-block">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及潍坊工美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从2012年起,每年4月第三周的周六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日。</p> <p class="ql-block">“厦门玩足”的风筝也飘扬在潍坊风筝节的蓝天!</p> <p class="ql-block">风筝节分会场</p> <p class="ql-block">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潍坊风筝可分为软翅风筝、硬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其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硬翅工笔人物风筝和龙头蜈蚣风筝。潍坊风筝多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风筝是潍坊的象征,每年的风筝节是潍坊以风筝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动。</p> <p class="ql-block">绘制“厦门玩足”自己的风筝。</p> <p class="ql-block">感谢队友们提供的美照。</p><p class="ql-block">感谢曹帆、陈总!</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