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红砖美术馆

赵洪克

<p class="ql-block">参观北京红砖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1日,周日,北京气温 26 - 9°C,谷雨时节已过,冷空气一去不返了。上午8点半,乘地铁5号线转15号线在马家营站下,再坐电动三轮车5分钟到达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的北京红砖艺术馆,游览以红砖元素特点的建筑群和古色园林,参观阿根廷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共生”大型主题个展。</p> <p class="ql-block"> 红砖美术馆(Red Brick Art Museum),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由收藏家、企业家闫士杰先生与夫人曹梅女士于2007年开始筹建,邀请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董豫赣担纲设计,于2014年5月23日正式开馆。红砖美术馆占地约22亩,建筑面积约9720平方米,包括9个展览空间、2个公共休闲空间、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并配有多功能厅、儿童活动室、艺术家驻地工作室等配套设施。美术馆建筑及园林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建筑元素,构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p><p class="ql-block">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观看到室内的作品展出,亦可游弋于户外各种景观之中。独特的建筑语言和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性。建筑改造自原地的大白屋,它简陋而巨大。临街墙面阵列着的六米见方洞口,将内部墙壁侵蚀得不成样子,简易钢架棚顶上,贯穿南北的条形天窗,虽是光线充足,但直射的阳光和投影,外墙改造是最关键的问题。改造后的功能为美术馆,庭院部分涵盖餐饮、办公、北部园林则提供游憩。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红砖美术馆致力于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为公众输出高品质的国际艺术展览。</p><p class="ql-block"> 2016年起,红砖美术馆将享有国际盛誉的法国“杜尚奖”持续介绍给中国观众。</p><p class="ql-block"> 2017年,红砖美术馆参与到作为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举办了“先导 – 德国非定形艺术” 展。</p><p class="ql-block"> 2018年,红砖美术馆举办了备受赞誉的冰岛-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展,期间与北京现代舞团合作推出跨界舞蹈项目《形隐·不离》,掀起文化艺术界共振,成为中国年度文化事件。</p><p class="ql-block"> 2019年,红砖美术馆与法国大使馆合作举办“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及系列展览。多年来,红砖美术馆从文化艺术出发,辐射的国际间文化交流包括法国、德国、丹麦、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从不同视角建构起红砖美术馆对艺术的深层次、多维度探索与思考。</p><p class="ql-block">红砖美术馆在中国率先提出创建“生态体验美术馆”的运营理念,建设“艺术湿地”:在北京文化大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美术馆将陆续引进国际重要艺术大师的大型户外装置作品,成为国际重量级大型艺术史现场,为大众打造艺术体验与生态体验相结合的最佳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红砖美术馆进门后标志性的下沉圆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直径六米的巨大球形雕塑。这件名为《Aeroke》的雕塑,实际上是一件不使用化石燃料便达成可持续飞行的实验模型。它由镜面和透明两种不同的轻质材料制成,通过适当而不过量地吸收、保存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换言之,仅依靠地球自身的热力学提供动力,模型可以腾空而起,从而在空中画出自身的沉浮轨迹,如同表演一支唯美的凌空舞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园林区内有一件馆藏的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的作品叫做“盲亭”,这是一个黑色和透明玻璃架构起来的有趣“拼图”,身处其中,大可抛弃眼睛“看”的作用,尽情感受自然的气息,一切又变得单纯。&nbsp;</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是一位被公认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大型个展“共生”通过近百件互动装置、影像、雕塑、架上作品和游戏体验,以生态视角重新观照艺术,进而反思、重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跨越科技和艺术的鸿沟,从蜘蛛结网得到启发之于托马斯·萨拉切诺这样一位被国际上公认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纽约时报》资深撰稿人、艺术评论家亚瑟·卢博认为他在试图复兴这样一种观念:艺术家的领域不是博物馆或画廊,而是世界本身。“萨拉切诺提醒人们,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鸿沟是一个较新的分野。曾经,艺术家不仅仅局限于画笔或凿子。列奥纳多·达·芬奇设计了飞行器;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建筑师;贝尼尼上演了一场水淹剧院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托马斯·萨拉切诺将此次个展命名为“共生(Complementarities)”,这一概念来自安第斯原住民的哲学观念模型“Aerocene”。“即看似彼此对立的两极,实际上是彼此影响、彼此共生的,进而形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世界。”艺术家萨拉切诺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看来,这个星球上不同的种族、文化之间,也不应该被视作彼此对立的矛盾体。</p> <p class="ql-block">设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故名‘蜘蛛’。”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曾在《字说》中如此解说这一在地球上存在了3.8亿年的生物。作为一位长期关注生态问题的当代艺术家,萨拉切诺集富有远见的艺术家与古怪科学家特质于一体,在过往长达20多年的实践创作中,蜘蛛给了他无限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一路向西步行20分钟返回地铁站,宽阔的马路一侧是何里栖地公园,公园有一片清净的湖水,蓝绿色交织的森林,湿地上盛开的野花野草,一座天然本色的湿地公园。马路另一侧是号称“中国崔各庄”的艺术中心,从围墙望去,院内有几十座造型各异的建筑和艺术雕塑作品,据说里面进驻了几十家艺术创意公司和餐厅、咖啡店等,虽说是周日,仍然人员稀少,场面冷清,人行道上铺着的彩色马赛克瓷砖图案也己经破旧不堪,无人修复。马家营地铁站旁大型商业中心一“王府井奧莱•香江小镇”,停车场停满上近百辆小汽车,游人如织,一片繁荣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