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u>再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u>文/贾亮</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都说,过去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重视接受性学习,教师一味的讲解拼音、字词句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全分隔开了。“新课标”的问世,彻底还原了语文的真面目。</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u></b><span style="font-size:20px;">“统一”二字是多么恰当的概括。我们都知道:“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即: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才能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才能得到品德的审美,这就是所说的“二者”的统一。可见,《新课标》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是多么的正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纵观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新课标”问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此又经过了多次修订,其语文教学中的“二者关系”本来应该很清晰了;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问题重重,搞得让人又模糊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一、把语文课上成了“提问课”。</u></b><span style="font-size:20px;">课堂上正确而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起,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可是满堂提问就不可取了。有些教师不是组织学生阅读“文本”,而是满堂提问,脱离了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单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还有一点点虚幻的“甜”。另外,提问是为了激起学生思考,可是有的教师根本不考虑这些,要么复杂地连老师自己也说不上去,要么简单的不提就知道,比如我听了一位老教师讲李白的《赠汪伦》,问学生:“同学们‘桃花潭水深几尺?’”,学生随口说,“深千尺”。听后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不去引导学生反复实践,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这个工具:字、词、句、段等有所感悟,有所熏陶;而是把课堂大量时间浪费在没有必要的琐碎、繁杂的提问上,怎么能达到“二者”的统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u>二、把语文课上成“杂耍课”。</u></b><span style="font-size:20px;">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小学语文得了“多动症”。特别是在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上,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而将表演、游戏、拍手、欢迎、吹拉弹唱画等等手段,如数家珍地在课堂上运用,简直成了“杂耍课”。我听过一位教师讲《少年闰土》,当讲到“捕鸟”时,竟然把箩筐,绳子等工具拿到教室里,教师让学生反复试验,弄得课堂一片哗然,学生乐不思蜀,于是乎课堂上只见热闹,不见沉思;只有热烈,不见看书。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手段多样,其实是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半节课过去了,学生竟然没有涉及所谓的 “文本工具”,你说这怎么能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这不单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而且,严重地违背“二者的统一”。也许这节课下来学生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甚至是人文内涵,但他是用别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读课文“读懂”的,这和学习语文无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u>三、把语文课上成“多媒体”课。</u></b><span style="font-size:20px;">许多年轻教师喜欢在语文课上善用多媒体课件,这确实令人欣慰。的确,许多“多媒体”教学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又让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比如“识字教学”直观的显示在多媒体上,教学真方便。然而把整节语文课上成“多媒体课”,我不赞成。有些年轻教师,把自己的所有内容都搬上了多媒体:甚至连备课中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也挪上去,真是应有尽有。我常听一些年轻教师的课,遇上停电或其他原因,多媒体无法运用时,他们就说这节课很难上,实在让我难以理解,似乎没有多媒体就不上课了?我听过一位教师上《夜莺的歌声》,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等等。就这样把学生的实践机会活生生地剥夺了!这样的课学生能有所感悟了吗?能受到熏陶了吗,能得到品德的审美吗?我看连一点也没有!</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我只是罗列了部分,这里就不一而足。列举的这些课堂上看去很花哨,甚至是很“有趣”;可是过后一想,好像可以说是语文课,也可以说是活动课,甚至说它是什么课都可以。这些并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也就谈不上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即: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了。所以,我提醒广大一线教师,语文教学中,应用教学手段千万要用的适度,用的巧妙,不可随便滥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其实,语文课很简单,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思考,充分地探究。</u></b><span style="font-size:20px;">让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段这个工具中感悟、审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心地希望广大年轻教师,能把语文课上好,把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慎作于2024.2.12)</u></b></p> <p class="ql-block"> 贾亮,男,59岁,中共党员,大专毕业,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中心校语文教师,高级教师,土右旗教学能手;喜欢写作,多年悉心创作,笔耕不辍,现在共创作了600多篇教学论文,1300多篇文学作品等,新闻稿件1000多篇。其中论文发表、获奖的有80多篇,文学作品发表的有160余篇。在学校创建了“星星文学社团”,常年义务组织学生写作、投稿,学生的作品在《内蒙古小作家》、《北方少年报》、《未来作家》、《全国优秀作文选》和“网络平台”等上发表的有上千篇。现在是包头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