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镇水村

山川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近来看到《埭溪之美》、《镇水之老》等文章,激起我重访故地的念头,想再去镇水(现属红旗村)走走看看,那是我“滚泥巴,炼红心”三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今天正好有了机会,莉莉姐召集原乔溪公社镇水大队“下放青年”去镇水踏青。我就趁这个机会去拜访几位老朋友,挖挖镇水村的人文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月的镇水村,正是春光无限好,诗情画意醉人浓。满山青竹摇曳,溪水叮咚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茶香、笋干香,村道上少见人影,村民们大多去山上忙着采茶、掘笋了。</p><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山里人最能理解,抓牢春季山林的馈赠,一年温饱无忧。</p><p class="ql-block"> 我与甘平兄先到原一队铁根大哥家,铁根大哥今年79岁,他因前些日子患病,身体有点虚弱,然而当问起村坊前世今生,他一下子来了精神,向我们娓娓道起镇水村悠长历史,山岭地貌,物产种类等。</p><p class="ql-block"> 镇水村是千年古村,附近建有唐宋时期的金山寺、竹林禅寺就是佐证。而且由于山高林密,近代的洪杨之乱与日本入侵中国都没有被侵扰,保留了原始村落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镇水村被诸山环抱,民宅建在山坡上,错落有致,从溪涧旁一直建到半山腰,如同微缩版重庆山城。南、西、北三面多条溪流汇聚后穿村而过,大小涧潭点缀其中。山峰有乌石头、和尚头、板壁山、西湖顶、里云山、上庵,溪流有板壁岩、塌石头、毛竹园、青草坑、南元坑,古道有马哨岭、长长岭、横元岭。</p><p class="ql-block"> 其中西湖顶(西坞)海拔651米,是吴兴之巅,又是三县一区交界处,东西苕溪分水岭,登上山顶,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周围山峦叠嶂、竹海翻涌,不远处的老虎潭水库宛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间,好一幅吴兴山水清远图。</p><p class="ql-block"> 山顶南侧有50多亩的平旷岗阜,植有高山茶树,是原先大队林场所在地,当年我在林场参加学习班,住过一星期,早晨起来总是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犹如仙境,印象深的林场食堂外有一口水井,泉水清澈甘洌,可直接饮用,每天不管取水多少,它总能保持恒水位,更惊奇的里面还有小鱼在游动。</p><p class="ql-block"> 西湖顶上也适合建造别墅避暑。大胆假设一下,1887年夏美国传教士佛利甲乘船从上海来湖州游玩,他聘的导游好巧不巧是德清人士,把他带到庾村,爬上了莫干山,就有了如今的莫干山名胜地。如果当年这位导游是吴兴人士,把他带到莫村,江南避暑胜地桂冠就属西湖顶了。</p><p class="ql-block"> 据光绪《归安县志》卷六记载,镇水村,本名“堑水村,又名正水村”。村据地势得名,堑水坞的溪水,每逢汛期湍急直泻,至此逐渐缓流,水若被镇,因有此名。看到这段文字记录,才知镇水村又称堑水坞村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说了镇水的山与水,再看看镇水古迹,据《走读清远吴兴》记录:“天桥,俗称岸桥,位于埭溪镇镇水自然村中,南北向,单孔石拱桥,湖州市文保点。拱券用当地块石垒砌。桥面铺石略加工,桥栏用长条巨石平放。金刚墙块石垒砌。无桥额。该桥是镇水的交通要道,镇水村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民居高低错落,岸桥上下均为通道。岸桥是村民根据自身村落特点而构筑,引坡石级较多,具有立交桥功能,镇水天桥体现山区古代桥梁建筑特色。桥下块石垒砌石阶路,岸桥外口高3.4米,到顶4.3米,里口高2.6米,到顶3.1米,拱口宽仅1.3米,整个桥更像是古代的关卡的城门洞。”</p><p class="ql-block"> 此天桥太熟悉了,当年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没想到原来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桥,它就在原先我下放的第六生产队,上上下下走过无数次,沿石阶穿桥洞而上可直达马哨岭。</p><p class="ql-block"> 记得马哨岭山岗上,生产队有块山地,去种过蕃薯,男劳力每人一担猪肥(约200斤)挑上山,小队长胖子伯照顾我,让我挑一担蕃薯种苗,才六十来斤,没走几步已让我步履艰难,气喘嘘嘘,大汗淋漓。要成一名合格的山里人还真不容易,必须有强壮体魄。</p><p class="ql-block"> 镇水还有美丽传说仙人下棋处,那就是“棋盘石”,它在村北侧乌石头山一处山岗上。棋盘石分为四层,总高度约30米。下面三层各高约8米,每一层有一大小不等的平台,台上长有灌木或竹子。最高的平台即为棋盘石,石高约6米,顶面呈一个3X3米的平台,台上有纵横交错的节理,形似棋盘。平台上还有一长约2米,宽约1米的石床,相传为棋盘石上下棋的仙人小憩所用。棋盘石东约50米有一形状若鸡蛋的巨石,称之为鸡蛋石,直径约5米,临山崖而立,呈欹斜欲倾之势。</p><p class="ql-block"> 棋盘石、鸡蛋石原先一进村口就能望见,现被竹林遮挡看不见了,这也许是仙人们不堪如今人间喧嚣,施法隐身了。</p><p class="ql-block"> 镇水村北通往西湖顶古道上有板壁岩。板壁岩呈东南一西北走向,板壁岩相对高度最高处约为120米,宽约百米。岩顶是一面积约百平方米的平台。板壁岩上灌木丛生,岩壁下有一山涧绕行,水源来自板壁山与对面山形成的山坳。板壁岩前为竹林,溪水清澈,环境清幽,春天鸟语花香,夏天幽而清凉。</p><p class="ql-block"> 镇水的山林如今主要是毛竹、小竹、淡竹、灌木林和小范围的杂树林,但老底子可不是这个样子。我下放期间,听村里荣芳大人讲,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下乡扫荡,多次来到村口,就是不敢踏进村里,因为整个村被茂密树林笼罩遮盖,在村口望不见一户民房,可见当时的镇水村还有原始森林存在。</p><p class="ql-block"> 说到荣芳大人,他可是村里的大咖,“荣芳大人”是村民送他的雅号,称大人有多层意思,其一,他身材魁梧高大,其二,有知识有文化,其三,重情义讲道理。他虽说是地道山民,但熟读四书五经,平时闲暇之余书不离手,而且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虽无一官半职,却在村里很有威望。</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我和甘平、根法、海定等几位下放青年,参加大队修建水电站渠道,荣芳大人是施工员,劳动休息时他会讲些历史故典给我们听,有时还喜欢出题目考考我们,除了甘平能答出一二,我们只会做听众。他还会看相,一次他说:“从面相看,下放青年中富良、甘平今后一定会有大出息。”当时听了只当玩笑话。</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后某日我突然想起此事,荣芳大人真乃预言大师也!</p><p class="ql-block"> 听小队里老黑大哥讲,抗日战争初期国军某师司令部驻扎在镇水上村陈宅,有卫兵日夜站岗守卫,师长没有官架子,与房东主人还交上朋友,称兄道弟。后司令部撤往安吉、临安一带,继续抗击日本侵略军。</p><p class="ql-block"> 1944年2月,吴兴县政府暂驻镇水村,重建吴兴县立图书馆,有图书25110册,借用民房3间50平方米。(摘录湖州文学艺术杂志)</p><p class="ql-block"> 老黑大哥还讲述过“放排”,就是毛竹运到埭溪之事,首先要在溪涧里用竹条作网状篱笆,两岸木桩绑牢,然后用溪涧卵石垒墙坝,使溪涧形成一个堰塞湖,一支支毛竹扎成竹排长龙,等待水位水量足够之时,一声号令,两岸被绑竹条同时砍断,临时水坝瞬间坍塌,竹排跟随水头,翻滚前行,只见竹排头上站立之人,威风凛凛,手持竹竿,目视前方,眼捷手快,需及时修正竹排前进航路,防止搁浅,就这样快速流淌的水声夹杂着竹排摩擦声,一路浩浩荡荡,最终抵达埭溪深水处。</p><p class="ql-block"> 听完这样的故事,很想看看“放排”的壮观景象,但一切都是过去式,我们下放时,公路早已修到村里,毛竹全用拖拉机运输。</p><p class="ql-block"> 在老朋友苗初家,我们喝着明前茶聊开了,他家门前不远处山崖前有四棵高大俊秀的古银杏树。据他祖父辈们说,从小看到树就已这般高大,300年树龄可能估小了。</p><p class="ql-block"> 村中还有一棵更古老银杏树,它在整个村坊最显眼处,树龄600多年,树高约30米,树干粗需四、五个成年人合抱。古树虽经近千年风吹雨淋,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葱茏劲秀,默默守护这方水土,护佑全村风调雨顺,物阜民康。</p><p class="ql-block"> 苗初儿女一双如今都在湖州城里工作,他也湖州、山里两边住,六十多岁的他身体尚好,还能上山干活,但他说他们这批同龄人,是最后一批会干山里活的村民了。村里现在年轻人都去城市创业或打工,而且大多在城里买房安家。</p><p class="ql-block"> 如今毛竹不值钱,如雇人砍伐,卖掉的收入支付工钿差不多。说到不能靠山吃山处,苗初略显伤感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甘平马上接着说:“你家的生活是否越来越好了?如果是,证明改革开放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甘平兄不愧为政论学者,一下子把平民的现实生活上升到政治层面评述。</p><p class="ql-block"> 他还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是趋势,镇水村也一样,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应当坦然面对欣然接受。</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1日于湖州</p><p class="ql-block">注:“西湖顶”笔者认为原名应是“西坞顶”,村南侧有“南坞村”,“西湖顶”在村西侧,“坞”是山区习贯称谓,很有可能是山名登记人员误听把“西坞顶”写成“西湖顶”了。</p> <p class="ql-block">莫村街景</p> <p class="ql-block">大城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大城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双桥竹林禅寺</p> <p class="ql-block">双桥竹林禅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