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碑

千里草

<p class="ql-block">  我隔着一道不宽的人工河,静静地仰视着崖壁上“山碑”二字,心中泛起阵阵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二次来到了这里了,比起第一次来,我是有了更深的感触,上次只是走马观花般地在河堤上巡视一段路,视觉上能想象出当时劳作上的艰辛(当时纪念馆尚未建成),而这一次来,我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看到了一些实物,听到了一些修建渠水故事。该工程削平了1200多座山头,开凿了210座隧洞,用了十年时间,修建了总长度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在那个没有盾构机,没有大型机械,在太行崖壁上开渠这是难以想象的,然而林州人靠的是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30万人用血肉一锤一纤生生凿出来山碑!</p> <p class="ql-block">  在红旗渠纪念馆里,林州史料记载着,在500年中,就发生自然灾害200多次大旱,颗粒无收30多次,易子而食的记载就达五次之多,其中有一真实的故事:儿媳妇不小心打翻了老公公刚从远地挑回来的一桶水,自责着痛哭着躲进屋内悬梁自尽了。这是多么的让人难以想象。为了不让此类的故事重演,林州30万人扛起红旗,一头扎进太行山里,“崖当房,石做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人创大业,不引来河水不还乡”修建过程中技术难点林州人用土办法克服,诸如没有水平仪,他们就用三块木板加一盆水就制成土仪器测出八千分之一的水渠坡度,工具不够,砸锅卖铁自己早,没有水泥,因地制宜自己烧,粮食不够吃,野菜来充饥。30万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是后人难以置信的。</p> <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就是林州人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当年的歌现在唱起来也是激情澎湃。</p><p class="ql-block"> 如今脚下清澈的红旗渠水,缓缓的流动着,它再向后人展示着它的魅力,默默的太行作起了记录林州人的山碑,而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二零二四 四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