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旧文重推)

叶. 知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教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算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这还只是就教师群体而言,如果再从个体来讲,不容讳言,而今确实有不少教师是不太读书的。他们有衣橱不一定有书橱,逛商店不一定逛书店……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读书人”的身份,让人感到不只是有点遗憾,甚至是惭愧。有人说:“今天的不少教师确实已经从脑力劳动者蜕化成了体力劳动者……读书对不少教师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成为一种记忆。”教师是体力劳动者?初听起来,确实有效刺耳,但细细一想,能说它没有一点道理?有些教师满足于照本宣科,最多就是补充一些“教参”上的内容;或者下载别人的课件照着讲,不是体力劳动者又是什么呢?只不过工人的劳动工具是老虎钳、扳手,农民的劳动工具是锄头、镰刀,而教师的劳动工具是别人编好的教材、教参、课件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或许你可以给自己找出很多很多的不读书的理由,诸如工作时间长,“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工作压力大,升学率的压力、安全的压力……但窃以为,有比这更多的理由说明教师其实是应该读书的。粗略想来,至少有两条:一是走出“业务高原期”的需要。我们知道,一名教师在工作了五六年之后,业务便慢慢地步入了高原期,如果不学习、不进修,他的教学水平很可能一辈子就徘徊在那个水平上;二是解决“知识有效期”的需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好像是鲜牛奶,纸盒上贴有有效日期……有效期到了,你还不更新你的知识,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将很快就要腐烂。”我的体会是,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没有读书、看报,讲起课来就会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就觉得心里有些虚,不踏实。无需列出更多的理由,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读书对延续教师的职业生命来讲是何等的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认识了这一点,再来看看到底能不能挤得出读书的时间。李镇西老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时,说他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阅读不少于一万字;写作不少于一千字。一万字的阅读量从时间上讲,大概就是半个小时,教师果真忙得抽不出半小时的时间?恐怕未必,关键在于你是否把读书看成为自己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作为自己生活乃至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我们每天起床后要刷牙、洗脸,你就是再忙,也不能省掉这些事情而蓬头垢面地去上班。为什么呢?它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你不觉得这是多余的,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而教师,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读书理应该当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觉得自己每天不读点书、看点报,就睡不着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试想,“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排除杂念,或半倚床侧,或微伏案边,捧书入静,不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么?”书籍能给你一份闲情逸致,你可深入,也可浅出,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在无声中净化心灵。这份美感,岂是打牌搓麻、推杯换盏所能相比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没有书的日子会使心灵蒙尘,消蚀读书热情会使心灵的肌肤起皱。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保持职业不倦不怠的活力,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对昨天的简单重复,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对于营造一个浓浓的“书香校园”、薪火相继的“学习型社会”该是一个多么重要的牵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