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沈阳(上)

厚德载物

<p class="ql-block">  4月20日闲暇无事,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在大南街有三座古庙。导航查离我住处也就两公里多点,可以步行前往。步行近30分钟到了般若寺,般若寺、慈恩寺、大佛寺三座寺庙距离很近,每座寺庙也就隔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  般若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8号。由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建。宣统元年(1909)、民国13年(1924),曾两次重建。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修塑像。在1984年10月建寺300年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寺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2037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该寺是比丘尼庙,具有布局严谨、中轴明显的特点,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的配房,是住持室、僧舍、厨房、斋堂及接待室等。东院是祖师堂,东西配房是僧舍。</p><p class="ql-block"> 大殿后院正中,屹立着铁铸宝鼎一尊,是1984年般若寺主持和众弟子所铸,上面铸有“般若讲寺”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都是新建的庙宇,古代的建筑都已荡然无存,而且庙宇的规模较小,周围都是住宅区。</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发现了唐朝遗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统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国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师弟常智法师再次主持重修。该寺为比丘尼修行道场,占地543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建地藏殿的概况。原有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航海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0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等;北路建筑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全寺共有房舍135间,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对慈恩寺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法名函可,号剩人,是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儿子,29岁时到罗浮山削发为僧。清军南下时,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个别明朝官僚变节投降,于是写出了一本揭露时事的书《再变记》,此书被清军查出,将他押送京师受审,后被流放到盛京慈恩寺焚修。函可在盛京组织了一个“冰天诗社”,与文人儒士写诗作赋,十分活跃。在盛京城发生疫情时,他率众僧人采药送药,救活了很多人,在百姓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声望。他于顺治十六年(1660年)在盛京坐化,终年49岁,弟子们在千山璎珞峰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禅师塔。</p> <p class="ql-block">  慈恩寺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  慈恩寺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  慈恩寺大雄宝殿前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三座寺庙就去了张学良故居,到了一看人太多了,顺路去了抚近门。</p><p class="ql-block"> 抚近门俗称“大东门”,是清代的沈阳城九门之一,建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公元1627~1631年),后拆除。抚近门于1998年复建,位于盛京古文化街东部,与西部的怀远门相对而望,抚近门高20米,占地面积556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是沈阳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明代时期,盛京城有四座大门,皇太极入主盛京后,将四门改为八门。关于清代盛京都城的建筑布局,有个有趣的说法:当年是按周易八卦的学说规划的,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应九宫”。这八卦指的是盛京的八座城门。东向,左为内治门(小东门),右为抚近门(大东门);南向,左为德胜门(大南门),右为天佑门(小南门);西向,左为怀远门(大西门),右为外攘门(小西门);北向,左为地载门(小北门),右为福胜门(大北门)。八座城门两两相对:天佑对地载,德胜对福胜,内治对外攘,抚近对怀远。其名字的寓意何其深远啊。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如今盛京八门除怀远门、抚近门外大多荡然无存,残存的仅仅是地名而已。</p><p class="ql-block"> 抚近,有安抚近邻之意。当年其他少数民族进入沈阳,拜谒皇太极,都走抚近门,抚近门具备一定的礼仪功能。同时,抚近门位于古城的正东,是每天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有紫气东来的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  21日上午10点去南塔游览,南塔在护国广慈寺内。南塔广慈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与文翠路交汇处东北角。目前仅有南塔,寺庙已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广慈寺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据碑铭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南为普安众庶,名日广慈寺。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p> <p class="ql-block">  四塔的建造形式,均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壶门。石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蕃莲等纹饰。每面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层砖砌圆坛座。上面即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内供神牌,佛龛周围嵌流丽的云珠。塔身之上为十三层相轮,再上为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p> <p class="ql-block">  南塔石碑,记录了广慈寺和南塔的修建情况。</p> <p class="ql-block">  蓬瀛宫路口的紫气东来牌坊,建造年代不详。牌坊是四柱三门的石牌坊。牌坊上雕满了精美的浮雕,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蓬瀛宫坐落在辽宁沈阳南塔街,俗称坤道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坤元道场,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蓬瀛宫前身为风雨坛街热闹路的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距今有400多年的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  蓬瀛宫的鼓楼,目前正在维修,只能远观。</p> <p class="ql-block">  蓬瀛宫的钟楼,由于附近维修,不能近距离参观。</p> <p class="ql-block">  蓬瀛宫墙壁上的精美石雕</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岳庙更名为坤道院。文革期间,遭到毁坏,其基址,乃坤元女冠炼养之所。惜毁于十年浩劫。其基址亦被城市建设占用殆尽。八十年代初,落实宗教政策,乾坤两道悉皆集居于小西门之太清宫,有悖道教规范;是故政府择南塔公园之西侧,划拨土地三亩,兴建坤道院,取名蓬瀛宫。1994年,岁在甲戌之暮秋,奠基动工。历时三年,于1997年,岁在丁丑之仲秋工程告竣。其正殿为歇山楼阁式仿古建筑,纵跨三间;进深两间,凡三层计18间。两厢单房,两层凡20间,山门三间,斋堂,经堂,客堂各5间。连同配殿,门房在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蓬瀛宫的三层大殿</p> <p class="ql-block">  23日中午11点到达东塔,东塔的停车场较小,没有地方停车,只好将车停在路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塔牌坊,牌坊的正面题有“东塔春耕”,背面题有“慧灯朗照”。</p> <p class="ql-block">  护国永光寺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  护国永光寺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东塔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是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名曰:“东塔春耕”。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而后乾隆皇帝还为四寺题写了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现东塔还健在,而永光寺则无存。</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东塔位于大东区东塔街2号。东塔是护国永光寺的附属建筑物,为清太宗敕建,1643年(清崇德八年)兴工,1645年(清顺治二年)竣工。2016年4月,沈阳东塔遭遇七级大风塔刹(塔尖)折断。沈阳东塔占地225平方米塔高33公尺组成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东塔是沈阳四塔的首塔,规模宏伟壮丽。</p><p class="ql-block"> 沈阳东塔设计完美,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与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杰作。</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东塔建造形式为藏式喇嘛塔,占地225平方米,塔高33公尺,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上下部有方框,中部四角和每面中间有两根石质立柱,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著莲等纹饰,每面三个壶门,中间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上框上面三层砖砌园形坛座,层层内收。在塔基上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龛内用木板镶嵌,雕有梵字“南无阿弥陀佛“。塔身上面为一方形坛座,砖砌一十三层相轮。最上部为塔刹,由铜铸空盖、日、月、宝珠所组成。宝盖周围配有风铎,微风吹动,发出清脆响声。</p> <p class="ql-block">  东塔目前已经年久失修,塔外壁面有部分脱落,已经露出塔砖,亟待进行维修,以恢复历史原貌。</p> <p class="ql-block">  24日上午10点在泉园地铁站乘地铁去北塔。下了地铁步行有15分钟就到了北塔公园。在护国法轮寺前广场上有一座“金镜周圆”的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护国法轮寺在寺院前有山门,中有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天王殿与大殿之间耸立着两甬石碑,此碑刻于清(1645年)顺治二年,两甬碑共四面分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记载了建寺缘由,方位、名称、主建施工人员,起竣年代,为研究盛京古城风貌提供了重要资料。也见证了寺院变化的风雨历程,后有大殿,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佛、目睷连、舍利弗师徒三尊,格鲁派主师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师徒三尊及四臂观音、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东配殿为显宗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八大菩萨及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  进入法轮寺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法轮寺功德碑亭。</p> <p class="ql-block">  护国法轮寺的天王殿和韦陀殿</p> <p class="ql-block">  护国法轮寺大雄宝殿丹徒前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侧面金碧辉煌的凉亭</p> <p class="ql-block">  护国法轮寺的北塔,护国法轮寺在沈阳四塔寺院中,是信众最多的,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此上香礼佛。</p> <p class="ql-block">  北塔在四塔之中是修缮最好的塔,与其它三塔不同之处是,在塔基四周供奉四十尊佛像,塔上的雕像还有彩绘。</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北塔公园步行近20分钟到公交车站,乘公交车去北陵公园。进入北陵公园还需要步行1.5公里才能到达昭陵(北陵)。</p> <p class="ql-block">  此碑上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就是提示来拜祭昭陵的人到此地应该步行前往,因过了此碑就算进入昭陵。</p> <p class="ql-block">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p><p class="ql-block"> 昭陵前部在红墙外,神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建造于顺治或康熙年间。石牌坊为仿木架结构,4柱、3间、3楼、歇山式顶子,坊体雕刻各种花卉图案,生动逼真。整个石坊雕刻精细,堪称石雕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西跨院又称宰生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400平方米,是祭祀前宰杀上祭用的猪、牛、羊等牲畜的场所,院内宰牲亭及馔造房清末坍塌,现存有基石、破损建筑石料、灶台等。目前西跨院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  正红门为红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神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p> <p class="ql-block">  昭陵神道旁的华表</p> <p class="ql-block">  石狮:建于顺治七年(1650年)。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威震八方,历代君王均将其应用在陵寝、宫殿前作为显示权势的象征性雕塑。</p> <p class="ql-block">  獬豸:传说中的动物,能辨别是非善恶曲直,中国古代执法官的帽子就叫獬豸冠。用獬豸作为石像生,以示皇帝的严正无私。</p><p class="ql-block"> 麒麟:被称为“祥瑞之兽”,头如龙、角如鹿、尾似牛、足似马而圆蹄,全身鳞甲。传说它是一种神鹿,常在太平盛世时出现,在此显示出帝王的仁义至圣。</p> <p class="ql-block">  小白:汉白玉雕成,大小和真马1:1比例,马昂首挺立,英姿勃勃。“小白”善于行军赶路,可日行千里,因此马立功无数,多次保护过主人性命,所以立于墓前,用来永远陪伴主人。</p><p class="ql-block"> 骆驼:黑色石料雕成,由于骆驼在皇太极生前的征战中立下很多功劳,所以把骆驼列在陵前,表示它的功绩与主人同在。</p> <p class="ql-block">  立像:白色石料雕成,其形象高大威严,性情温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寓意广有顺民,江山稳固。</p> <p class="ql-block">  神功圣德碑亭又名大碑楼,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方形重檐歇山式,内立巨形石碑,重达10万余斤。碑额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共1810个字,由清初著名文臣高士奇等撰拟,记载了皇太极一生的生平事迹。碑座是龙趺(又名赑屃),喜好负重,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仿佛是城中之城。</p><p class="ql-block"> 方城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仿照盛京陪都城堡轮廓外形建造,是盛京城的缩影,也是昭陵主题祭祀区域。城高6.15米、南北长146米、东西宽120米,城墙用青砖砌成,门洞两侧有蹬道供上下城,这种形如城堡的方城是昭陵的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p> <p class="ql-block">  方城内的东、西配楼及角楼</p> <p class="ql-block">  隆恩门为方城的正门,方台式砖石结构,单体拱形门洞,门楣正中有石刻门额,上面用满、蒙、汉3种文字竖刻“隆恩门”3字。隆恩门上建高大的三滴水歇山式门楼,俗称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  角楼为重檐歇山十字脊,黄琉璃铺顶,四面出廊,内外檐下梁坊满施彩绘。大脊正中装饰琉璃宝葫芦,飞檐四角下各坠风铃。角楼可供官兵登楼远眺,起到保护陵寝安全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隆恩殿又称“享殿”,清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草创,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定名“隆恩殿”。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建。隆恩殿是供奉陵墓主人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牌位的地方,也是从事礼制活动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在隆恩门城墙上看方城内的隆恩殿及东、西配殿。</p><p class="ql-block"> 在隆恩门城墙上看神功圣德碑亭及华表。</p> <p class="ql-block">  在方城的东侧城墙上看隆恩门、东、西配楼及角楼。</p><p class="ql-block"> 在方城的东侧城墙上看隆恩殿、明楼及角楼。</p> <p class="ql-block">  明楼又称大名楼,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为重檐挂脊歇山式建筑,全高23.6米,是昭陵最高的建筑。前檐挂有匾额,上书“昭陵”二字,为满、蒙、汉三种文字。1937年5月29日明楼被雷火烧毁,1939年修复。</p> <p class="ql-block">  从明楼门洞看到的角楼</p> <p class="ql-block">  隆恩殿坍陛的精美石雕</p> <p class="ql-block">  明楼及明楼前的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  月牙城又称哑巴院,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故名月牙城。城高约6米、边长约96米,北墙正中有彩色琉璃照壁。月牙城是陵寝建筑布局中方城与宝城中间出现的一个特殊空间,利用两侧蹬道可以上下方城和宝城。</p> <p class="ql-block">  隆恩殿一角和角楼</p> <p class="ql-block">  正红门洞里的神功圣德碑亭</p> <p class="ql-block">  24日上午10点乘公交车到大东门车站,步行10分钟到东三省总督府。东三省总督府在故宫和帅府之间,位于北通天街与盛京路的交叉路口,当年在偌大的盛京城,它是仅次于故宫的名震东三省的建筑。这座建筑外部为青砖墙体,内部为人字架木结构,建筑用料选材考究,雕饰精良,为典型的欧式建筑。它是沈阳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之一。整个建筑呈“凹”形,门前还有对狮和上下马石。从清朝末年的官员到后来的东三省几任总督,再到奉系军阀张氏父子,都曾在这里办理过公务。</p> <p class="ql-block">  东三省总督府,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外部为青砖墙体,内部为人字架木结构,建筑用料选材考究,雕饰精良,为典型的欧式建筑。东三省总督府始建于清朝初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后该建筑成为留都府,也叫陪都府。1747年这里曾为当时最高军政机关盛京将军府所在地。 1928年,张学良率东北“易帜”后将此改名“东三省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  东三省总督府内部的建筑结构和保存的文物。总督府的建筑保护的非常好,但室内布局已今非昔比,看不到当时的办公场景和家具摆设,只有图片展览。</p> <p class="ql-block">  现代复建的角楼,在北顺城路与西顺城路交叉口处。</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位于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p><p class="ql-block">太清宫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最初叫“三教堂”,创始人郭守真。三教堂时期的规模只有大殿、玉皇阁、关帝庙、究堂、丹堂等建筑。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经过一次大规模扩建和改建,始有今日的宏阔规模,这次扩建延续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才完成,同时改名“太清宫”并成为道教“十方丛林”。此后在嘉庆、光绪等朝又对它作过大规模修缮。</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四进院落。前院有灵官殿(山门)、两侧有十方堂、云水堂、北为关帝庙;二进院落,东侧有客堂、省心室,西侧有执事堂、经堂,北侧正殿是老君殿;三进院落,东侧有斋堂、吕祖楼,西侧有善功祠、丘祖楼,正殿为玉皇阁。顾名思义,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它是道教中最高的神明,总管所谓三界、十方、四生、六道、四大天王、二十八宿、太上老君,权限极大;四进院落,原有碑楼及碑石。这些建筑采用四合院对称中轴式布局,十分均衡,均为硬山青砖青瓦建筑,既有民族风格,也具道家色彩,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的钟楼,钟楼上挂有一口钟。</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的鼓楼,但鼓楼上没有鼓。</p> <p class="ql-block">  在太清宫看到的角楼</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的五皇殿和雲官殿</p> <p class="ql-block">  怀远门位于方城内沈阳路西端,俗称大西门,始建于1631年,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1634年4月皇太极改沈阳为“天眷盛京”,并亲自诏令命名八门,西之南者曰怀远门。1930年拆除怀远门,1994年,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增其旧制,重修了怀远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  这是百年前的怀远门照片</p> <p class="ql-block">  西塔延寿寺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当时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之一。据寺内碑文记载:“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0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震四方,护国安民,保护“国无天灾”,“五福齐来”。</p> <p class="ql-block">  东、南、北三塔相继在八十年代得到修复,西塔由于过分残破,于1968年被折除。在拆除西塔时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1998年,为恢复"盛京八景"之一的西塔和延寿寺,沈阳市筹措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在原址上按照西塔原貌进行复建。复建后的西塔塔高26.33米,塔基座占地256平方米。延寿寺占地总面积4000平方米,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共占地800多平方米。殿内雕梁画栋,古朴壮观。</p> <p class="ql-block">  进入延寿寺山门就看到修缮一新的西塔,还有修缮人员正在塔基上描写“西塔”两个字。</p> <p class="ql-block">  延寿寺的法王殿和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延寿寺的大雄宝殿和偏殿</p> <p class="ql-block">  延寿寺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  延寿寺的鼓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