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旅~青州云门山、龙兴寺

莲姐

<p class="ql-block">云门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门山石窟及石刻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区南部2公里处,海拔421米,虽然不高,但陡崖峭立,山势巍峨,漫山松柏,景观棋布,宛如一个巨大的盆景端放城南,以它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独具风貌。山顶有一个南北贯通的天然穴洞——云门洞,洞高约3米,宽约4米,深6米余。远望如高悬于天空的明镜,拱壁镶嵌。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犹如仙境一般,故被称为“云门仙境”,又称“云门拱壁”,乃为古青州胜景之一,云门山也因此而得名。许多描写云门山的诗句,都描写的出神入画,不管是王心鉴的《游云门山》:“闲访云门山,悠然踏龟鳞。移步皆苍翠,招手即白云。勿扰陈抟梦,恍闻范公吟。明月照青州,仙境蜕俗痕。”还是赵居贞的《云门山投龙诗》,都把云门山的美景,刻画得激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青州龙兴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龙山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该寺建于北齐年间(公元550年),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它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初名“浮图寺”,后改名“龙兴寺”。青州龙兴寺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寺内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合理,寺院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楼等,其中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佛教文化艺术遗迹和珍贵文物。青州龙兴寺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寺院持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和古籍文献。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信徒前来朝拜、研究佛法。近年来,青州龙兴寺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寺院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成为了青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青州龙兴寺是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佛教寺院,它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早在南朝宋元嘉年间,青州龙兴寺只是齐、北海郡太守刘善明的私人佛堂。后刘善明舍宅为寺,经北魏、东魏近百年的发展,到北齐时期,青州龙兴寺初具规模,被称为“东方之甲寺”。唐宋时期,随着寺院经济的膨胀,龙兴寺不断地建立别院来扩展自己的规模,成为威名海隅的官方大寺。宋金之交,朝代更迭,战火连绵,寺院日渐荒芜。明洪武年间,青州府拓地建齐藩,寺址遂湮,地上建筑荡然无存,龙兴寺从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当中。时隔600余年后,1996年10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青州龙兴寺重新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佛教造像的意外发掘</p><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5日清晨,青州博物馆南邻益都师范操场工地上,在巨大的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几位工人吃惊的发现,推出的土中露出了几段石人的残腿断臂。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地传到了青州博物馆,博物馆业务副馆长夏名采是一位具有30余年田野考古经验的北大毕业生。直觉告诉他,那些石人很有可能是佛像。于是,他马上带领业务人员前往调查。在初步确认是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后,市博物馆一边组织人员保护现场,一边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文物部门汇报,申请抢救性发掘。1996年10月7日,在得到国家文物局许可的情况下,以夏名采为首的十几名业务人员进入工地,发掘工作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青州龙兴寺,又名“南阳寺”、“长乐寺”、“道藏寺”。始建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明初,拓地建齐王府,寺址湮灭。据青州博物馆藏北齐武平四年(五百七十三年)《临淮王像 碑》载:龙兴寺为“正东之甲寺”,左通阛阓,亦右凭涧谷,前望窟磐,却临泚弥,层图迈 于涌塔,秘宇齐于化宫。考诸史料,至唐宋时期,其建置有九曜院、卧佛院、志公院、天宫 院、百法院、新罗院、水陆禅院、南大圣院、僧舍等,规模巨大,建筑宏伟,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纪念祠</p> <p class="ql-block">感谢队友们提供的美照。</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