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江南

寒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三日快乐出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烟花三月下扬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住老城区,盐商四合院【闲云萧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逛吃逛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漫游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园主人用13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园林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芷舠故居俗称何园,位于古运河北岸徐凝门街77号内。清同治元年(1862)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1835—1908)始建,光绪元年(1875)建成,历时十三个春秋。何芷舠于光绪九年归隐扬州后,又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建园林,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阜以舒啸”的意境,题园名为“寄啸山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园(He Garden Yangzhou China),原名“寄啸山庄”,位于江苏省扬州私家园林,园主人是何芷舠,截至2022年5月6日,面积为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同时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园拥有“天下第一廊”1500米复道回廊;“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天下第一窗”复道回廊上的花窗;“天下第一亭”水心亭。1883年,何芷舠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为园林,取名“寄啸山庄”,后来因为园主人姓何,人们都习惯叫它何园。艺术风格上南北兼容、中西合璧,被称为“晚清第一园”。全园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园居院落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园林里面的两层串楼跟复廊,再加上前面的住宅相互连接为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富春茶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瘦西湖名称的来历,是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一小部分五亭桥,小金山。 民国9年,乡绅陈臣朔在五亭桥东侧建凫庄。 1980年代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2007年恢复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 2013年12月,扬州瘦西湖隧道顺利贯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瘦西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隋唐开始,景区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盛世,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六次南巡 ,造就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历史上李白、杜牧、苏轼、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很赞叹瘦西湖秀美的风光,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风景区内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览面积2.5 平方公里,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湖上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2010年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殊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扬州个园始建于1818年,是扬州历史最悠久的园林。个园的主人是清嘉靖,道光年间两淮的盐商黄至筠,他跟胡雪岩一样,都是红顶商人,二品顶戴。他在位40年,这个园子耗时20年,耗银600万两(相当于江苏省一年的税赋)。个园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称“个园”。它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共同称为中国四大园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个园,原名寿芝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始建于明代,是扬州市保存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艺术价值的古典盐商私家园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景点公元1818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寿芝园的基础上改建成家宅,该园区分为南部住宅、中部花园、北部万竹园和东部花局里商业休闲街区四个部分。园中的假山将四季美景巧妙利用结合到一个空间,融合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被园林泰斗陈从周誉为“国内孤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景点是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也荣获过第三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逛吃逛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住南京漫心酒店</b></p> <p class="ql-block"><b>南京夫子庙是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的一处著名景点,也被称为南京孔庙或南京文庙。它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供奉着孔子,是中国古代江南文化的重要枢纽和金陵历史人文的集中地。夫子庙由孔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面积很大。</b></p><p class="ql-block"><b>夫子庙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包括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这些建筑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美和宏伟。</b></p><p class="ql-block"><b>夫子庙也是一个传统的古街市,被誉为秦淮名胜,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之一。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此,因此有着“六朝金粉”的美称。</b></p><p class="ql-block"><b>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夫子庙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你可以在夫子庙欣赏到古建筑的壮丽和文化的底蕴,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特色。夫子庙附近有许多著名的小吃店,如晚晴楼、奇芳阁、金源鸭血粉丝汤等,可以让你品尝到正宗的南京美食。</b></p><p class="ql-block"><b>总的来说,南京夫子庙是一处集文化、历史和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值得一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夫子庙,古秦淮</b></p> <p class="ql-block">发源自漂水东庐山与句容华山,自东向西,潺潺地淌过南京市区的南部,又沿着石城的西北注入长江。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p><p class="ql-block">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p><p class="ql-block">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清未民初,内秦淮河日渐式微,繁华不再,直至1949年后,南京对秦淮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治理,重点开发了秦淮风光带,古老的秦淮河又重新焕发了青春。</p><p class="ql-block">内秦淮河全长9.6华里,史称“十里秦淮”,是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沿岸分别有东水关遗址公园、秦淮水亭、桃叶渡、白鹭洲公园、江南贡院、萃苑公园、王谢安纪念馆、李香君故居、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秦大士故居、沈万三故居、中华门瓮城等旅游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1982年2月,总统府内“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辟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2001年,总统府内“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今总统府为当时德侯府和汉王府。清军入关后,明汉王府旧址被辟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当年的江宁织造府,因此就把江宁织造府所在地称为大行宫,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3月2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暂住藩习衙署,不久后开始修缮两江总督署,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宫(今天王府),随即以原两江总督署为中心,扩建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2月,天京天王宫再次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焚毁宫殿建筑。</p><p class="ql-block">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p><p class="ql-block">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江浙联军克复南京,遂议决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中,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年至民国十六年(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时期</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维新政府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汪伪政权的正式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占总统府,南京解放。南京解放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机关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搬迁,并于1998年在总统府旧址之上,开始筹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南京总统府内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总统府旧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01年,总统府内“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2年9月3日,南京市旧城改造过程中,总统府大照壁于零时30分遭到拆除,拆下来的部件加以保存,并承诺日后重建。</p><p class="ql-block">2003年3月,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建设工作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2004年,南京总统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27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在访问中国大陆期间,曾到南京总统府内的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及蒋介石办公室等原址参观并为博物馆题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留念,是中国国民党主席五十八年来第一次参观南京总统府。</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位于钟山风景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到中山陵顶需爬长长的台阶,每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以便歇脚,这里有一个设计上的视觉手法,不妨留心一观。 景区内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值得一游。 陵寝需要提前预约入园时间,建议提前一天以上预约门票,也可以买套票观光,景区内有观光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梧桐路,中山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截至2022年面积为8万余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b></p> <p class="ql-block">老门东,在南京城南,位于夫子庙以南、中华门以东,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拍老门东,这里是迅速崛起的南京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即将赶超南京夫子庙。</p><p class="ql-block">该景点因地处明城墙中华门城堡以东故称门东,这里养育了一位文才超群,精通文史,精明强干的女状元。她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傅善祥。主要看点有街头雕塑、老门东牌坊、小吃街。</p><p class="ql-block">老门东在清明时期曾经是南京高密度的人口居住区和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当时南京城市最主要的城市功能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