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 大美版拉

张科

<p class="ql-block">云南白族的婚嫁风俗</p><p class="ql-block">白族的婚俗非常独特,涵盖了多种仪式和传统。</p><p class="ql-block"> 1、背新娘绕“八字”。在白族地区,新郎会背着新娘绕着嫁妆走“八字”,这一仪式象征着对新生活的祈愿。</p><p class="ql-block"> 2、退喜神。新娘到达男方家后,会有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围晃动,以驱除不吉之物。</p><p class="ql-block"> 3、堂前拜礼。新郎新娘在堂前进行拜礼,新娘需依次敬奉苦茶、甜茶、泡酒,代表人生苦尽甘来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4、婚礼仪式。婚礼通常在男方家举行,包括拜堂、敬酒等环节。</p><p class="ql-block"> 5、家族和辈分。白族社会重视家族和辈分,家族内部事务需由族长仲裁。新郎新娘在婚礼上需对家族中的长辈一一敬拜。</p><p class="ql-block"> 6、婚前踩棚。婚礼前一天,男方家会把嫁妆送到女方家,并举行庆祝活动,包括吹唢呐和演唱。</p><p class="ql-block"> 7、迎亲习俗。新郎在伙伴陪同下前往女方家迎亲,途中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如放鞭炮、向新娘撒米花等。</p><p class="ql-block"> 8、婚礼上的辣椒。在婚礼上,新郎新娘需共饮含有辣椒的酒,象征亲上加亲。</p><p class="ql-block"> 9、自由恋爱。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通常通过劳动、节日活动等机会相识。</p><p class="ql-block"> 10、婚姻形式。白族的婚姻有嫁女、招姑爷上门和卷帐回门三种形式。</p><p class="ql-block"> 这些风俗体现了白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对婚姻、家庭价值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野象谷寻觅野象足迹</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拉有13个民族,其中傣族人口约占三分之一,汉族约占三分之一,回族、白族、苗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约占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表演少数民族节目一一竹杠舞。</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拉曼听御景花园演出歌舞</p> <p class="ql-block"> 云南纳西族仍保留一妻多夫制的习俗。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四川省甘孜州和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等地。一妻多夫制是指一个妻子和2-3个丈夫一起生活,这些丈夫必须是同姓亲兄弟。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俄亚大村,是纳西族传统的伙婚风俗之一。在纳西族的这种家庭结构中,有时会约定好时间,比如分配好哪天属于哪个丈夫,以及妻子哪天可以休息等。</p><p class="ql-block"> 当然,社会发展到今天,青年人外出打工,接受的新事物多了,视野宽了,有追求自己的爱情、婚姻的自由,这就意味着放弃在家中的一切权利,包括土地、树木、牛羊等财产。</p> <p class="ql-block">节目后游园献灯许愿祈祷幸福,其后篝火晚会民族歌舞。</p> <p class="ql-block">冲浪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拉通商口岸,通向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泰国等五国,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为上述五国之公河。</p> <p class="ql-block"> 云南仍保留走婚的民族主要是摩梭族,他们也被称为走婚族,实行的是一种非传统的婚姻制度。除了摩梭人,部分普米族村寨也实行走婚。此外,纳西族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制和走婚制。</p><p class="ql-block"> 所谓走婚,是青年男女通过多方了解和接触,都对对方产生好感或爱慕,私定婚约。到夜深人静时,男方到女方家约会。约会时,男方必须准备两件东西,一是新鲜大骨头,一是大草帽。当男方到女方家防止狗咬或狗叫,用骨头封狗嘴,让狗专心吃骨头而不骚扰,当然这块骨头必须相对大,足以让他办完事离开女方家为益,反之就会惊动女方家人,误以为有人偷东西。当男方进入女方房间时,必须把大草帽挂在女方的门口,对女方家人示意,女方的意中人在房里,不要打扰。当男女双方反目了,这种婚约就自动解除。男女方都可以寻觅属于自已的另一半。这样这个女人一生可与多个男人相好,以繁昌衍后代。孩子由女方家抚养。孩子只知道妈妈、外公、外婆和舅舅、姨姨。不知道父亲是谁。而男方在自己家里,到老了,由外甥养老送终。</p><p class="ql-block"> 从上可以看出,摩棱族男女爱情是纯洁无暇的。没有金钱和地位及家庭的约束,爱的真切。女人为爱而生,男人无任何负担和责任。</p> <p class="ql-block"> 澜沧江将西双版纳一分为二,称江南和江北。江南为老城区,江北为新城区。</p> <p class="ql-block"> 红衣人俗称人妖。在泰国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家庭选择长像漂亮秀气的男孩,送进红衣人学校学习歌舞、乐器等。同时身体做女性化处理(包括割去喉头、腰间左右各一条肋骨及男性生殖器,培育乳房等),为家庭争得一定量的补贴。当然,这必须是男孩的志愿和家长同意。</p><p class="ql-block"> 红衣人定期注射雌性激素以保持女性特有的姿态和声音。是供人欣赏取乐和谋取利益的工具,平均寿命在45岁左右,真可怜可悲。</p> <p class="ql-block">红衣人表演</p> <p class="ql-block">  节目结束后,有游客与红衣人合影的,收取50元人民币以支助红衣人。</p> <p class="ql-block">放飞孔雀</p> <p class="ql-block">  傣族泼水节。泼我水节是傣族重要节日犹如汉族人的春节。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恶魔霸占了当地最好的院落和房舍,并抢去了七名傣族美貌如花们姑娘作为妻妾,强迫村民进贡最好的食品和最好的酒,供其享受。这位恶魔好酒好色,傣族姑娘难以忍受,商量除之而后快,心生一计,好生侍候,假装妩媚可爱顺心顺意,你一碗酒,我一碗酒,你说大王好酒量,我说大王真可爱,你敬一碗酒,我敬一碗酒,恶魔得以忘形,忘乎所以,直喝得天昏地暗,不省人事,姑娘们乘机分工协作,你拉脚,我拉腿,他按头,一位力量大的姑娘手起刀落,砍下项上魔头,血流如河。不料,这魔头魔法无边,血流之处墙倒房塌,庄稼毁坏,人畜遭殃。这可吓坏了七个姑娘。有一位胆大心细的姑娘大声喊“快向魔头泼水”,七位姑娘齐心协力,找出盆子、水缸和水桶,有的挑水,有的泼水,累得精疲力尽,汗流浃背,血液由浓到淡,由淡到无,这才破了魔法,庄园恢复了往日的平静。</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的勇敢和智慧,傣族人把这一天定为泼水节(每年的四月十五日)。泼水节后来演变成祈求国泰民安,灭灾降福之蕴意。</p> <p class="ql-block">植物研究园风彩</p> <p class="ql-block">  傣族的婚姻习俗:</p><p class="ql-block"> 傣族是信仰佛教的民族,也是为数不多拥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男孩通称猫得丽,女孩通称骚得丽。孩男到一定年龄就送到寺院里学经,到18岁还俗后,有对上“眼”的,男方要到女方家三年劳动表现,白天种地,砍柴,晚上割橡胶,女方妈妈看上后准于结婚嫁到女方家,男方的配嫁物种类较多,包括土地、牛羊、树木,因此当地人称男孩为”赔钱货”,戴眼镜的男子(有知识有文凭的)考验期减半。</p><p class="ql-block"> 结婚后男方的责任和劳务较少,女方则是家庭的主要劳力,有点像母系社会的样子,家庭的掌门人属女性长者,争钱上交,花钱要。</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堪称世界花海,植物众多,花色各异,芬芳馥郁,清新可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