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83

胡杨

上周要去山里看油菜花的,又是耽误了,隔一周我觉得油菜花不会败,没想到都结荚了,几乎看不到花儿了。<div><br></div> 今天天气好,户外清新明丽,今年降水不少,麦子长势一般,不算高。<div><br></div> 芍药花,含苞待放。<div><br></div> 山里不缺花儿,除了山上的野花,栽植的也不少。这是蜀葵,种一次,年年长出新苗。<div><br></div> 一个平方也不到,这应该还不是最小的菜地。<div><br></div> 这种巨大的青石条,采石加工运输都很费劲,现在几乎成了废物。<div><br></div> 村里楸树不少, 都太高了,不好拍。<div><br></div> 地无三尺平,村里到处都是台阶,现在越来越少了,这种地方都用水泥抹平了,这家没人住,所以没人管,还保持原貌。<div><br></div> 村里遇到的第一个人。<div><br></div> 肩挑人扛的年代,有台阶足够了,后来有了独轮车,路中间的坡道就是专为独轮车设计的。<div><br></div> 这里有个人在收购小麦,他告诉我沿着这条路爬上去,有人推麦子下来,让我去看看。<div><br></div> 不用他说我也会来这里,这是村里原貌保持最好的地方,我曾来过好几次。<div><br></div> 现代化交通工具,巷子口蓄势待发。<div><br></div> 坡道。<div><br></div> 转个弯还是坡道。<div><br></div> 现在很难找到这么完好的石铺坡道了。<div><br></div> 坡道尽头有个小男孩,并不怕生,告诉我他看到了一只黑色松鼠。现在生态好了,松鼠很常见。<div>山村里很少见到年轻人,儿童更是少见,几句话以后我就知道他不是这村的,身后是他姥姥家。</div><div><br></div> 麦子就是从这家推出来的,我想在这等一等,等他们出来。<div><br></div> 听到孩子跟人说话,他妈妈走出来,邀请我家里看一看。<div><br></div> 这是她家主房,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盖的。<div>山里的人很友善,问我喝不喝水。可能推了几趟都累了,大家在休息。</div><div><br></div> 小男孩的妈妈看上去三十多岁,精明干练的样子,看得出来她并不务农,今天应该是休班回娘家。<div><br></div> 听说我要拍照,她淡淡地推辞了一下。以我的经验,老年男性一般都不拒绝,老年女性多数不让拍。这个少妇还年轻,我也不好意思近拍,只是远远拍了几张。<div><br></div> 这一段连续的坡道,大约一百米长,中间要拐两道弯。<div>住在这种地方,出入太不方便了,特别是搬运粮食等重物。</div><div><br></div> 听少妇的妈妈说,以前的时候村里领导也住高处,那时候曾有修路的打算,现在干部搬走了,路不可能再修了。<div><br></div> 坡道沿途只有两家,其余庭院都没有人居住。<div><br></div> 这个人,我搞不清他是少妇的老公还是弟弟,看上去也挺年轻的,后来想想觉得她们是两口子,今天一起回娘家。如果是主人的儿子,大抵是很少回家的。<div><br></div> 到村中主街上,卸下麦子,回去再一趟。<div><br></div> 这种小推车,平路还行,推着上坡特别费劲,这样拉着走稍微省力些。<div><br></div> 路旁堆积了十几袋,她们说家里还有不少。这村是山村,土地并不多,能适合种麦子的地更不多,能结余这么多麦子,挺不容易的。<div><br></div> 村里继续走走,遇到一个村民,应该是干部,嘱咐我上山不要带火种。见我拍照,又嘱咐不要拍脏乱差的地方,说怕影响村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