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佛

珊珊

<p class="ql-block">  很早就听人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学一点佛。长期以来,常常以科技工作者自居,对那些自己搞不懂也看不明或没看过的古人智慧或古书,比如神仙、鬼神、佛、菩萨、罗汉等等传说中的人物,以及算命、风水、《易经》等等东东,统统的戏谑的去归结为“封建迷信”。因为工作繁忙,时间有限,也比较排斥、拒绝这些知识的涉猎。当然也会在谈及这些问题时,实话实说,爱用现代科学去解读一切的一切。尽管,现代人常常把“佛系”挂在嘴边,但我想,那也一定是人们在经历过人生奋斗、拼搏与风雨、坎坷之后,更加看开、看淡、看透之后的坦然、释然与更平和心态的现实反应吧。</p><p class="ql-block"> 退休之后,时间多了,专业学术提升学习之事,从此开始“束之高阁”。而以前并不关注或关注得少、知识很肤浅的历史文化或传统文化之类的东东,在日常追求艺术学习与享受的同时,也越来越兴趣浓厚了。当然,年轻时曾有过兴趣,但人在职场,必须有轻有重、有扬有弃。通过阅读与听取文保组织的各类专题报告,让人能够比较系统的去学习理解一些在漫漫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的精髓与趣事。包括之前永远都弄不太懂的儒释道知识,儒家与道家,佛教与道教等等。如今也能从曾经的大致了解,到比较能够感受和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融合发展,其实一直都在进行中。</p><p class="ql-block"> 有句西方谚语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娒雷特。”中国的老话也说:千人千面,性格迥异;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总之,一说到“你心中的佛是啥样?”,或者问到“你信不信佛?”我想也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佛的解读吧?!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一般人都知道中国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最著名的四大名著《西游记》,应该就是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印度)取经故事的演绎。我没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四大名著就是1980年应届高中毕业时勿仑吞枣般的看完过《红楼梦》之外,《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没看完过,最多也是大致翻翻,故事情节大多都是从影视剧里知道的。我们那代人,课外书本来就不多,自然读得也不多,所以大多都是报考理工科。工作后,也常常以理科生、工作忙、时间不够用为由,拒看大部头的文史与长篇小说类书籍。读的都是短小精干类科学、艺术、哲学与言情小说类通俗读物。对历史文化类知识的掌握,确实欠缺,许多认识也很肤浅或简单粗暴,甚至无知。</p><p class="ql-block"> 由于从小对美术的热爱,上大学在大一就选修过《美术鉴赏》选修课,大学四年也业余学习过不少科学、艺术与文学小书,算是从青春时期,就埋下了一些艺术的种子。工作后,又在科学与科技采编的文字工作间不断游走徘徊,文字的力量,文学的修养,中华文化的滋养,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早已深入骨髓。所以退出职场后,亦主动从生物科技的主战场,转战文学、历史、艺术等新学科、新战场,这也是件顺风顺水,顺理成章之事。得益于加入“重庆市文保志愿者总队重庆老街群”这一契机,近几年来,作为群友,在群里结识了不少文化艺术界的大咖、专家,阅读了“重庆老街”公众号上的很多有关重庆及其他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介绍文章,加上有意识的采购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书籍去翻阅、补课,为此顿感对许多传统文化知识理解、觉悟、升华了许多。似乎曾经知道的点滴碎片或艺海拾贝之事,均被时间长河中的无形丝线,串成了一串串无形的珍珠项链,令人愉悦炫目又滋养心身。</p><p class="ql-block"> 从2023年初在谢家湾鹅公岩长江大桥北桥头下的“重庆建川博物馆”听取四川著名石窟艺术研究者黎冷老师讲“川渝石窟艺术”讲座,到去年年底听大足石刻研究院李小强研究员讲“大足石刻观音造像研究”、在江北源著天街影院参加《吾爱敦煌》电影重庆首映式感受敦煌石窟艺术,再到2024年初听取华岩寺道坚法师侃侃而谈佛教历史文化与重庆黔江佛教历史考察、听取资深业余石窟艺术研究人元一苇老师就“川渝石窟造像历史艺术研究”的两次专题讲座,并于清明小长假随元老师一行30多人,去重庆大足与四川安岳进行了为期2天的石窟艺术研学活动,收获与感慨多多。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考察,我才发现中华文化从神话传说、儒释道融合,到中西文化碰撞、走上革命道路、建设新中国并用现代科技来武装新中国等等的慢长发展之路,处处都透露着先辈先贤们的个人魅力与集体智慧。漫漫长路,千万圣人哲人先贤英烈,前赴后继,创新创造,拼搏奋斗,才铸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一尊尊、一龛龛精美传神的石刻造像所展示出的艺术魅力、宗教与史料价值,都深深的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先人先贤、能工巧匠们辛苦劳作,为后世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与自然遗产,他们的努力付出难能可贵,值得敬仰。</p><p class="ql-block"> 回到主题,什么是佛?佛是什么?有人说,佛在心中、心中有佛,笑弥乐佛、福在手上。有人说,佛与魔都是特别历害的人物,愿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千万别去做魔。也有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人在默默积德行善,相信因果报应,积极造福大众,践行公益、慈善,传递正能量,这就是佛、是活菩萨。也有人在吃斋念佛、佛珠细数,口中常念阿弥陀佛。更有一些人,三叩九拜,顶礼膜拜,日日叩长头,朝圣转经、乐此不疲。还有些人依然虔诚相信,天上人间,现世来生,努力积福积功德,祈盼来生能升天享福。无论是那种佛,我想佛的形象应该都是美好的、善良的,其正能量也是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也曾听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的观点,但我也一直在不忘初心、相信科学民主,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等等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理论或真理。但世界之大,包罗万象,人生在世,有容乃大!自古至今,传统文化艺术,一直在滋养着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滋养着广大农村的善男信女们,存在即是合理、即是人们的由衷选择与信仰。信仰自由,宗教自由,也是泱泱大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多少前人先辈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苦苦寻觅发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百年屈辱,今朝扬眉,和平盛世,理当珍惜!</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用近几次讲座与清明“寻踪探古访学”出游考察川渝中小石窟艺术的图片,来点缀这篇长文。以此祝福山河无恙、人民幸福安康,祝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能够完美融合,相辅相成,越来越好。祈愿中华民族人人文化艺术自信,历史道路自信,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加油加油!</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研究院李小强研究员作“妙相装俨”大足观音造像特点专题讲座——大足观音造像数量多、范围广、造形精美,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华岩寺道坚法师作“佛教文化历史与重庆黔江佛教史考察”专题报告——身为重庆佛学院院长的道坚法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佛学知识渊博,勤于到一线考察佛教寺庙与历史,出版太多专著,著述丰厚。</p> <p class="ql-block">资深石窟艺术研究者元一苇老师主讲“从唐诗之路到巴山蜀水——南方石窟艺术的形成风格”专题报告,谈古论今,走南闯北,文图并茂的介绍了佛教的传播途径与石窟寺艺术的造像风格特点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实地考察重庆大足与四川安岳中小石窟艺术的建造风格,现场感受、辨别、了解石窟寺庙与造像等等特点、人物、儒释道融合及供养人背后的故事,以及川渝地区佛教传播史、石窟艺术的相融相连等历史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