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p><p class="ql-block"> 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p><p class="ql-block"> 1970年4月,王进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终年47岁。</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10日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需要建设,建设就需要石油,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建国初期,我国的石油被别国牵制,为摆脱这一困境,国家打响“石油会战”,开采属于自己的油田。其中大庆油田表现突出,作为先进典型,喊出了这口号: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大庆油田作为先进典型的背后,就不得不提一下“铁人”王进喜,他用生命之躯,铸就大庆油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1964年2月,中共中央号召工业学大庆,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高潮。“铁人”王进喜,就是那个激情时代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铁人”?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王进喜的革命口号。时逢松辽“油龙”觉醒,第一代石油工人憋足了劲,要将“中国贫油论”彻底摘帽。钻井队长王进喜带领几十名硬汉,人拉肩扛,盆端桶提,5天打出第一口油井。为制服井喷,他甚至跳进泥浆池,以身体搅拌泥浆,血与泥混在一起。纵观古今,环视四海,几人能做到!</p><p class="ql-block"> 积贫、积弱不可怕,消极、懈怠才是。共和国初期,“铁人”王进喜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刻入骨髓,激励着一代代“铁人”和各行各业奋斗者如石油“喷涌”,形成“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的集体共情。共和国的工业基石就此奠定。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铁人们”的梦想,成为今天幸福生活的日常。</p><p class="ql-block"> 透过大庆看时代,精神何其似。无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石油会战,还是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抑或近三年来抗疫中的经济恢复战,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化危为机、转危为机”的表率。我们之所以走向无穷的远方,就在于百年来从未中断的精神绵延,从未停止的思想进步,从未弯曲的中国脊梁。</p> <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雕像是大庆人耀眼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1989年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旧址上新建的,全馆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新馆由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严云波主持设计建造,于2006年竣工。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8月10日到大庆油田考察工作时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酒和器收藏协会成立纪念酒创意取材——铁人王进喜雕像</p><p class="ql-block"> 此尊铁人王进喜手持刹把的高大塑像由花岗岩雕成,高6.5米、重达60多吨,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人物石雕。</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酒和器收藏协会成立纪念酒——《铁人王进喜》</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大庆,“铁人”依旧是这个城市分量最重的“名片”。铁人公园、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中学……许许多多带着王进喜印记的名字,昭示着一个“活着”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做为大庆石油人的后代,黑龙江省酒和器收藏协会包晓丽会长深知,如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铁人王进喜酒器作品,让许多现今还健在的王进喜的工友们一眼就能认出铁人形象,包晓丽会长不知疲倦的搜集了大量有关铁人王进喜的资料,反复审视不同角度、不同场景的铁人图片,一遍遍揣摩铁人的神态特点,体会铁人的精神气韵,这才定型现在我们看到的《铁人王进喜》的酒器作品。</p> <p class="ql-block"> 此件酒器作品形态生动 ,胎釉浑厚 ,技法丰富 ,塑造的王进喜人物形象细腻传神。眉宇间的眼神,刚毅自若,高耸的眉峰,深邃的双眼,炯炯有神。嘴唇微闭,面容上的一道道风霜的皱纹,将岁月的质感刻画的简洁明了,层次分明。内穿兰色轧趟棉工人制服,外罩的羊皮翻毛大衣迎风飘展,在衣着的处理上,羊毛绒的色调与纹理,工装块线凹凸明快有至,给人以流动丰富的感觉。头戴兰色风雪狗皮帽,脚穿大头翻毛皮鞋,右手紧握石油钻机的刹把,右手叉腰,侧脸远眺前方,特别是人物右边的那一抹红色极具亮点,那是设计而成《毛主席语录》书本边缘,这可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标配。整体人物形象抬头挺胸,精神抖擞,表现出石油工人钢筋铁骨,战天斗地,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精神。整件作品雕刻精湛,可谓是匠心独运!特别符合高寒地区石油工人阶级形象。</p> <p class="ql-block">品名“:铁人王进喜"纪念酒</p><p class="ql-block">尺寸:37x16x12cm</p><p class="ql-block">净含量:1000ml</p><p class="ql-block">酒精度:52%vol</p><p class="ql-block">配料:麦饭石山泉水、高粱、小麦、玉米</p><p class="ql-block">香型:原浆清香型白酒</p><p class="ql-block">执行标准:GB/10781.2</p><p class="ql-block">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11523072201607</p><p class="ql-block">贮存条件:通风、干燥、清洁、常温</p><p class="ql-block">产地、黑龙江省嘉荫县</p><p class="ql-block">生产商:嘉荫县鄂伦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p><p class="ql-block">生产地址: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村鄂伦春族村</p><p class="ql-block">生产日期及批号:见合格证</p><p class="ql-block">电话:13945973322</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p> <p class="ql-block"> 侧面</p> <p class="ql-block"> 侧面</p> <p class="ql-block"> 面部特写</p> <p class="ql-block"> 细节处理</p> <p class="ql-block"> 会标标识</p> <p class="ql-block"> 题字标识</p> <p class="ql-block"> 木质外盒包装</p> <p class="ql-block"> 郭居凯大师为纪念酒器题字</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71岁生日这天,他破天荒地举办了一场生日宴。令人惊讶的是,主席的宾客名单上,除了几位元帅,竟然还有王进喜等劳模代表。</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好奇的是,宴会上足足摆了12道菜,可饭毕,王进喜却说自己没吃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主席的招待还不够周到?</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2月26日,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71岁的生日。主席一向低调,从不大张旗鼓搞什么生日宴。但今年却破天荒,主席竟然主动提出,要设宴款待几位特殊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消息一出,中南海上下一片忙碌。大家都在猜测,主席的宾客名单上到底有谁?是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外国的贵宾?直到宴会当天,谜底才揭晓。原来,主席邀请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带头人邢燕子、董加耕,大庆“铁人”王进喜和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等人。</p> <p class="ql-block"> 对主席的这一决定,有人惊讶,有人疑惑。毕竟在那个年代,劳模和主席一起吃饭,实在是件稀罕事。但主席却有自己的考量。他想通过这次宴请,向全国人民传递一个信号:党和国家始终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关心劳动人民的冷暖。</p><p class="ql-block"> 为了这次宴会,主席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亲自督办,要求工作人员把宴会办得隆重而不奢靡。席间准备了12道丰盛菜肴,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主席还特意叮嘱,菜品一定要合劳模们的口味,份量也要足。</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这看似完美的宴会上,还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那就是,王进喜同志似乎没吃饱。</p> <p class="ql-block"> 宴会开始,主席亲切地招呼王进喜等人入座,并主动提议大家畅所欲言,把这里当自己家。王进喜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一时间难免有些拘谨。主席见状,便和他亲切地拉起了家常。</p><p class="ql-block"> 席间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主席频频举杯,与大家碰杯。王进喜也慢慢放开了,他一边应酬,一边小心翼翼地夹菜。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失了礼数。就这样,一顿饭吃下来,王进喜的碗里,菜几乎没动几筷子。</p><p class="ql-block"> 这还不算,宴会上,主席与大家谈笑风生,言语之间充满着对劳模们的关心和鼓励。王进喜生怕漏听了主席的教诲,全程都在专心致志地倾听,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呢?</p> <p class="ql-block"> 一顿饭毕,王进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宴会厅。可没走几步,他就感到饥肠辘辘。这一路从大庆赶来,他本就饿着肚子,加上宴会上紧张,更是没怎么吃。此时此刻,饥饿感一下子全涌了上来。</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王进喜只好让警卫在路边买了几个烤羊头,匆匆吃了几口,这才算勉强填饱了肚子。事后,王进喜回想起这段经历,还有些不好意思。堂堂铁人,竟然在主席的宴会上"挨饿",传出去岂不是要叫人笑话?</p> <p class="ql-block"> 消息很快传到了主席耳朵里。毛主席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他感慨地说:"咱们王进喜同志,为了石油事业,真是鞠躬尽瘁啊!连吃饭都顾不上。"</p><p class="ql-block"> 主席的一番话,让大家更加敬佩王进喜的敬业精神。同时,主席也陷入了沉思:我们平时工作忙,很少关心工人同志们的生活。王进喜在宴会上都吃不饱,更何况普通工人呢?看来,改善职工伙食,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p> <p class="ql-block"> 主席当即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听取工人代表的意见,切实改善一线职工的生活条件。他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都是工人阶级创造的,我们必须让工人同志们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王进喜饭后"补餐"的小插曲,看似平常,却引发了主席对工人阶级生活的关切。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在那个激情的时刻,这个不经意的细节,折射出党和国家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也再次彰显了毛主席心系工农大众的为民情怀。</p> <p class="ql-block"> 主席的指示很快付诸行动。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改善工人生活,提高伙食标准。许多工厂还开设了工人食堂,让大家吃上可口的饭菜。</p><p class="ql-block"> 王进喜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总是感慨万千。他深知,正是有了党和主席的关怀,自己和千千万万的工人同志,才能安心工作,创造奇迹。那顿没吃饱的生日宴,最终换来了工人阶级生活的改善,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礼物吧。</p> <p class="ql-block"> 在大庆油田王进喜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了保证钻井安全,他曾跳进水泥浆里用身体搅拌,以防钻井塌陷。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举动,换来的是大庆油田的平稳开采。</p><p class="ql-block"> 正是凭借着这股子敢打敢拼的劲头,王进喜和他的团队创造了石油工业的奇迹。1963年9月26日,大庆油田1205井喷出工业油流,中国从此结束了"贫油国"的历史。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欣喜万分,称赞王进喜是"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1月15日,年仅47岁的王进喜与世长辞。"铁人"倒下了,但他的精神永远铸就在大庆油田上空。王进喜曾豪言:"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他用生命践行了诺言。</p><p class="ql-block"> 王进喜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周总理曾这样评价他:"王进喜是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毛主席心目中工人阶级的优秀儿子。"</p> <p class="ql-block"> 王进喜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如今的大庆油田,依然屹立在共和国的北疆,每年为祖国输送数亿吨石油。这一切,都凝结着王进喜的心血和汗水。</p><p class="ql-block"> 王进喜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气概。他是毛主席心中的红色榜样,是共和国最闪亮的劳动楷模。他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感天动地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赞《铁人王进喜》纪念酒瓶【七律.新韵】</p><p class="ql-block"> 甘做黄牛不摆功,</p><p class="ql-block"> 肩扛手拽辟荒穹。</p><p class="ql-block"> 巨人钳制泥魔退,</p><p class="ql-block"> 热血奔腾油脉通。</p><p class="ql-block"> 无我方成钢勇士,</p><p class="ql-block"> 有情才是铁英雄。</p><p class="ql-block"> 北国大庆常怀念,</p><p class="ql-block"> 酒器如生塑贵容。</p> <p class="ql-block"> 编号邮票44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p> <p class="ql-block"> 中国石油工业大学校园内的“铁人王进喜”雕像</p> <p class="ql-block"> 石窑湾 “铁人王进喜”文革时期陶瓷摆件(刘泽棉作品)</p> <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九十年代陶瓷摆件</p> <p class="ql-block"> 经典老电影《创业》</p> <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 吕俊杰大师紫砂壶作品</p> <p class="ql-block"> 《开拓壶》造型别致、色泽古朴!将题名、绘画、书法、雕刻等诸多艺术形式完美地融为一体。壶身上的“铁人精神”4个字,由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题写,壶体呈钟形,壶盖造型为拓荒牛,体现了铁人王进喜“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