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特窟第127窟欣赏

蜀冈散人(lienrong)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中20座石窟,最值得游览。分别是特窟大窟:133窟、135窟、127窟。特窟小窟:043窟、044窟、062窟、074窟、078窟、102窟、115窟、121窟、123窟、155窟、76窟、142窟。普窟:4窟、5窟、13窟、98窟、165窟。</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23日我们去了麦积山石窟,参观了特窟第133、135、127、43、121、 123、44、78、102、115窟。(当时只有这10个窟开放)</p> <p class="ql-block">由讲解员带领参观</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 127特窟</p><p class="ql-block">洞窟形制:大型顶窟,平面横长方型,顶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阔8.60米,进深5米,窟顶正中为横长方形藻井,其四周有四个梯形披,窟内正壁、左壁、右壁各开一浅龛,四壁和整个窟顶绘满壁画。造像:正壁龛内石刻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壁浅龛坐佛均经后代重塑,臃肿、呆滞,两侧胁侍菩萨(泥塑)均为原作为秀骨清像类型,窟内正中一佛二菩萨,为宋代造像,明代重修。石刻佛像及二胁侍菩萨是一铺精致的石刻说法图,坐佛高1.69米,高肉髻面型略长,眉细唇薄,穿通肩袈裟,结跏跌座右手扬掌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悬裳覆盖大半个须弥座其嘴角微微上翘,略含笑意神情庄重之中显得和悦亲切。两侧胁侍菩萨高1.22米,各束高髻,着僧祗支、天衣、披帛、长裙神情端庄、优雅、肌肤细腻、柔润。石雕坐佛的背光、项光、是与造像同一块完整的石料雕塑成浮雕美,同圆雕佛像相衬映,和谐而完整。项光中央为一大朵复瓣莲花,围绕以曲蔓分枝莲花忍冬,上部中间雕莲花化佛,左右两侧为相向而飞的伎乐天各六身,构成项光的外周装饰。背光雕二弟子,二飞天,二供养人相对静止的人物动态与项光上的飞天形成对比具有生动欢快的装饰趣味。左右壁佛龛内的坐佛经宋代重塑,毫无生气,两侧泥塑胁侍菩萨高髻宝冠,服饰华丽,风姿卓越,笑靥可亲其形成是接受南朝文化之影响,属典型的秀骨清相。左壁右侧菩萨宁静谦和。左侧菩萨则欢快活跃,斜欹上身略带夸张地表现出恭敬的姿势,极富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壁画:此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恢宏,最多精美的壁画,而且保存最多,约99平方米,装饰了三个佛龛以外的全部壁画。除窟内佛座四周约1.21平方米为明代重绘外,均为北魏原作,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多为精品。 ①正壁巨大规模绘制了涅经变,纵2.20米,横8.22米,略有残损。分别绘有释迦临终遗教,涅槃后为迦叶示现双足;八王分舍利以及起塔供养场面,全画面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是全窟的主题。 ②左壁上部维摩洁经变,纵2.30米,横4.48米,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常见的题材,但在北朝像此处这样内容详备,画幅巨大,并以高度成熟的经变形式出现的壁画,尚属罕见。故事、人物都从《维摩诘经》诸品中的内容为主。画面人物形象和绘画技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天女造型与传世《洛神赋图》临本十分相似。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 ③右壁上部西方净土变,纵1.63米,横4.55米,是中国石窟中现在时化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完备的一幅西方净土变。画面虽有剥落和模糊之处,但所绘人物、建筑、花卉、树木等都清晰可辨,整幅画面,构图错落有致,线描如春蚕吐丝,技法成熟,是早期具有特点的杰出作品。 ④前壁七佛图与十恶十善。前壁上部为七佛图,纵1.47米,横8.22米,七佛即七世佛以横列七铺坐佛说法图构成,两侧有菩萨,弟子,比丘数身。下部门两侧画十恶十善,约14平方米。大部分已被烟重黑,有的稍见清晰。有墨书榜题十余条,可辨者四条“此人生时好□□当坠刀山地狱”“此人生时好□□□□令人截臂地狱”。“此人行十善得参益时”“ 诸天罗汉迎去时”,画面表达了惩恶劝善的思想,诚如七佛通偈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⑤窟顶左右披《萨陲太子本生》故事。二披呈梯形,左披上底1.34米,下底3.80米,高1.48米,右披上底1.05米,下底2.50米,高1.10米。依据《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饲虎缘》绘制,左披画一座大城,城内有宫城,城外有萨陲那游猎,舍身饲虎后二兄迅疾返回报信的场景。城内国王闻信晕倒,救护等场面。右披画一大山,山崖之下群虎汹汹,饥饿觅食的情景,萨陲那跳崖,国王闻讯率众赶到。两披画面基本包含了这一故事的全部主要情节。只因剥落、漫漶、未见最后起塔供养的场面,图中故事内容和环境景物密切结合,构图巧妙,描绘生动,具有强烈的悲剧气氛。 ⑥窟形正披,本生故事。采用长卷式的幅画,画了大规模出行图,自左至右有本二乘,第一本,疾驰状,第二本,已缓式停下,第三本有王者身份者下车,有数人伫立迎候,由于此图残损过甚而内容不详。 ⑦窟顶前报,炎子本生。此窟前披采用中国传流长卷式构图给炎子本生。分右、中、左三段,从迦夷国王进山狩猎、追猎、误身炎子及盲父母因子遇难而大恸,天赐神药盲父母变明等复杂连续的情景,场面生动自然,将人物情节及山水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既是一幅长卷故事画,又是一幅山水人物画。 ⑧窟顶天井,帝释天,纵1.32米,横4.68米,帝释天乘坐龙车张伞盖,车后飘扬旗,前后众多的乘龙飞天围绕。前方一身足踏莲台由无数伎乐天围绕下飞行的天人。整个画面以无数飘带和流云造成满天飞腾的气势。</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第127窟</p><p class="ql-block">窟内正壁为石雕的一佛二菩萨。</p> <p class="ql-block">主佛高1.03米、宽0.74米、厚0.36米。内着僧祗支,腰间系带作结下垂,外穿通肩袈裟,衣摆披覆座前,呈三瓣式,衣角搭于左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顶作旋涡纹高肉髻,长方面型,双眉弯曲,耳大肩宽,眉间刻白毫相,面带微笑。</p> <p class="ql-block">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形貌和善慈祥,仪态雍容典雅。</p> <p class="ql-block">圆形头光中为浮雕莲瓣一圈,次为缠枝莲花一圈,最外有伎乐飞天一圈12身,上部正中有化佛一身。飞天的帔帛和裙摆向外飘扬,十二身飞天以上部的化佛为中心分列左右两侧,并相互对称,相向飞行,且有天花点缀其间。</p> <p class="ql-block">背光左右两侧有浮雕比丘各一身,散花飞天和供养飞天各四身。</p> <p class="ql-block">除一身手提飘带、一身手托供品外,其余均手持乐器演奏。有的弹箜篌、有的吹排箫、有的弹阮咸、有的吹胡角、有的吹陶埙、有的击钹、有的敲鼓,顶束高髻,神情体态各异,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并且巧妙地利用飞天飞扬的衣裙飘带形成背光中的火焰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背光中的飞天,除两侧上部的两身飞天向下飞行外,其余六身均为半蹲半跪姿势。所有飞天造型优美,巧夺天工,为北魏浮雕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除一身手提飘带、一身手托供品外,其余均手持乐器演奏。有的弹箜篌、有的吹排箫、有的弹阮咸、有的吹胡角、有的吹陶埙、有的击钹、有的敲鼓,顶束高髻,神情体态各异,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并且巧妙地利用飞天飞扬的衣裙飘带形成背光中的火焰纹图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源: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第127号窟开凿于北魏至西魏年间,这是麦积山西崖三大窟之一,为大型顶窟,平面横长方型,顶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阔8.60米,进深5米,窟顶正中为横长方形藻井,其四周有四个梯形披,窟内正壁、左壁、右壁各开一浅龛。保存有泥塑、石雕及壁画。石窟正壁主尊龛中有一石雕坐佛和二胁侍菩萨,雕造精美,是此窟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第127号窟内部完全仿照北魏时期贵族居所室内的枋帐形式,在每个窟面墙顶上部均雕有帐楣,窟顶四角雕向心斜出帐杆,与四壁四根水平帐杆相交,构成了窟顶的覆斗形帐顶。在帐杆和帐楣上均雕画有束莲,斜杆与水平杆的相交处画有莲形装饰。窟内所有壁面包括建筑构件上均施彩描绘,绘制有精美图案,其艺术水平代表了麦积山石窟北魏一朝的最高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造</p><p class="ql-block">像</p> <p class="ql-block">窟中正壁龛内石刻一佛二菩萨造像</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壁浅龛坐佛宋代重塑,两侧胁侍菩萨均为原作</p> <p class="ql-block">窟内正中宋代大型一佛二菩萨泥塑造像(明修)</p><p class="ql-block">窟中正壁龛内石刻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壁浅龛坐佛均经后代重塑,两侧胁侍菩萨(泥塑)均为原作,为秀骨清像类型,窟内正中原无造像,宋代添塑了大型一佛二菩萨泥塑造像,从而使窟内空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改变了北魏营窟之初的空间概念。</p><p class="ql-block">石刻佛像及二胁侍菩萨是一铺精致的石刻说法图,坐佛高1.69米,高肉髻面型略长,眉细唇薄,穿通肩袈裟,结跏跌座右手扬掌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悬裳覆盖大半个须弥座其嘴角微微上翘,略含笑意神情庄重之中显得和悦亲切。两侧胁侍菩萨高1.22米,各束高髻,着僧祗支、天衣、披帛、长裙神情端庄、优雅、肌肤细腻、柔润。石雕坐佛的背光、项光、是与造像同一块完整的石料雕塑成浮雕美,同圆雕佛像相衬映,和谐而完整。项光中央为一大朵复瓣莲花,围绕以曲蔓分枝莲花忍冬,上部中间雕莲花化佛,左右两侧为相向而飞的伎乐天各六身,构成项光的外周装饰。背光雕二弟子,二飞天,二供养人相对静止的人物动态与项光上的飞天形成对比具有生动欢快的装饰趣味。左右壁佛龛内的坐佛经宋代重塑,缺乏生气,两侧泥塑胁侍菩萨高髻宝冠,服饰华丽,风姿卓越,笑靥可亲其形成是接受南朝文化之影响,属典型的秀骨清相。左壁右侧菩萨宁静谦和。左侧菩萨则欢快活跃,斜欹上身略带夸张地表现出恭敬的姿势,极富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壁</p><p class="ql-block">画</p><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帝释天 西魏 第127窟顶部</p><p class="ql-block">此绘龙驾的云车内坐着穿绿色袍的帝释天,云车顶旌旗飘扬,周围还有许多乘龙飞翔的仙人,肩上生羽的羽人,前有菩萨导引。</p> <p class="ql-block">菩萨 西魏 第127窟顶部</p><p class="ql-block">帝释天出行图前行导引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菩萨 西魏 第127窟顶部</p><p class="ql-block">帝释天出行图前行导引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本生(舍身饲虎) 西魏 第127窟左披</p><p class="ql-block">在很久以前,有一国家名宝典国,国王大车。大车国王有三个儿子,大儿摩诃波罗,二儿摩诃提婆,三儿摩诃萨埵。一天,三位王子骑马信步游往林中深处。崖下山谷中一派惨相映入三人眼中:有七只出生只有七日的小虎,围绕着一只母虎,嗷嗷待哺。而母虎由于生产小虎和饥饿的折磨,已经筋疲力尽,奄奄一息,无力喂养小虎。面对这八只即将饿死的老虎母子,三位王子顿生怜悯之心。萨埵太子为救饿虎,登上悬崖,以竹刺破血管跳下悬崖,饿虎吃了萨埵太子的血肉而活命,父母悲痛欲绝,后起塔供养萨埵太子。127窟以左披、正披、右披表现这个故事,本图为左披,一座宫殿城池,门外侍卫把守,三兄弟骑马出城,画面下面为萨埵以身饲虎、二兄弟回宫禀报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本生(舍身饲虎) 西魏 第127窟正披</p><p class="ql-block">本披为国王闻讯赶赴太子舍身之地。</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本生(舍身饲虎) 西魏 第127窟右披</p><p class="ql-block">太子坠崖,群虎啖食太子。</p> <p class="ql-block">睒子本生 西魏 第127窟前披</p><p class="ql-block">故事描写睒子和盲父母在山中修行时,迦夷国王到山上打猎,误射披鹿皮衣在溪边汲水的睒子。据《佛说睒子经》记载,古印度迦夷国有一对盲眼夫妇,二人诚心向佛,想入山修习无上妙法,但年老无子,担心入山后生活不能自理,迟迟未能成行。慈慧菩萨在天宫知道他们的心愿后说:“这对盲眼夫妇想学妙道,但眼盲看不见东西。如果入山,可能会堕入沟坑;如果遇到毒虫,很有可能被害。如果我在天界的寿命完结了,一定投胎做他们的儿子,并尽心供养他们,直到他们寿终。”因慈慧菩萨有此宏愿,命终后果然投生在盲眼夫妇家为子。盲眼夫妇非常疼爱他,为他取名为睒子。睒子立身谨严,至孝仁慈,信道不疑,昼夜精进。睒子十岁时,长跪在父母跟前说:“你们本要到深山去求无上之道,现在怎么能因为儿子的缘故,而放弃了你们的心愿呢?人世间变幻无常,不像金石那样寿命无期。我在任何时候,都愿意跟随父母入山,侍养在父母周围。”盲眼夫妇扶睒子起来,说:“你的孝心,天都能感受得到。那我们就一起入山吧!”于是睒子把家中的财宝,全施舍给贫穷的人,与父母一起入山精修正法。到山中,睒子用柴作屋,以草为床褥,供父母休息。在山中一年,勤恳耕作,附近方圆百里,硕果累累,泉水清澈,池莲炫目,莺飞鸟鸣,一片祥和的景象。虎狼毒虫受到感化,慈心相向,不互相伤害。食草饮水,也不用有所恐惧。</p><p class="ql-block">一天,迦夷国王入山射猎。这时睒子正披着鹿皮在泉边汲水。国王一见,误以为是猎物,便张弓射箭,射中了睒子。睒子中箭,举身皆痛,便大呼:“是谁射箭杀我?大象因象牙而被杀,犀牛因犀角而死,鹿因皮和肉被杀。我没有名贵的牙角,也没有什么皮肉。有什么罪过而被射杀?”国王见误射了人,急忙下马来到睒子身边,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披着鹿皮?你这么做不就让人误会你是山中的禽兽了吗?”睒子说:“我是迦夷国人。和父母来山上学道二十余年,从来没有被虎狼毒虫伤害过。今天却被国王您射杀!”国王非常内疚,要为睒子拔出箭,并为他疗伤,但由于箭射得太深,拔不出来。这时,百鸟禽兽从四面云集而来,大声呼号。国王被吓坏了。睒子急忙向众鸟禽兽解释道:“这不是国王的过错,而是我的宿罪所致。我并不怕死,只担心我死后年迈的盲父母,没有人来照顾。”国王跪在睒子面前,悔过陈言:“我宁愿自己入地狱受罪,以拯救你的生命。如果你死了,我将不返回王国,而是住在这山中,奉养你的盲父母,请你不要担心。有诸位天神作证,我绝对不会负此誓言。”睒子听了国王这番话,心喜意悦,虽死不恨,说:“那就麻烦你来照顾我的父母了!你会得无量之福的!”国王凑近将死的睒子,说:“请告诉我你父母的住处吧!”睒子指着不远处的小径,说:“顺着这条路走,可以见到一个草屋,我父母就住在里面。”说完睒子就咽气了。国王按照睒子所指的方向,去寻找他的父母。盲父母听到有人来,便问:“你是谁?不像是我儿子的声音。”国王说:“我是迦夷国国王。我来山中狩猎,误射了你们的儿子,特来请罪!以后就让我代替睒子照顾二老吧!”盲眼夫妇听说睒子死去的消息,跌跌撞撞地来到睒子的尸体边,抚尸大哭。哭声感动了天地。天界的四天王得知后,甚为感动,于是下界用神药救活了睒子,并医好了盲眼夫妇的双眼,使他们重见光明。国王回宫后,更加体恤国民,惜身戒猎,不再滥杀无辜。</p> <p class="ql-block">睒子本生 西魏 第127窟前披局部</p><p class="ql-block">国王出行场面</p> <p class="ql-block">睒子本生 西魏 第127窟前披局部</p><p class="ql-block">国王误射睒子,睒子诉说盲父母将无人奉养,国王至盲父母出等。</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经变 西魏 第127窟</p><p class="ql-block">文殊和维摩诘分别坐于左右两侧,左侧文殊头顶有华盖,旁边诸菩萨与弟子侍立;右侧维摩诘有弟子围绕。正中有一菩萨,左手托盘,右手上扬,表现香积菩萨向大众施“香饭”之情节。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西方净土变 西魏 第127窟右壁</p><p class="ql-block">西方净土变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涅槃经变 西魏 第127窟正壁</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图片资料来源于百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