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墨脱--随着扎墨公路的开通,随着入藏旅行逐渐趋于个性化,从观光性慢慢的向探索性发展,墨脱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界。</p> <p class="ql-block">墨脱在古藏语里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玛岗”,“白玛”意为莲花。墨脱有很多名片:“</span>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莲花秘境”……所有这些称谓,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它很美,但是它很神秘、很难抵达,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p> <p class="ql-block">进入墨脱的路线有两条,一是翻越嘎隆拉山,平均海拔4800米,一是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雪山。现在完全修通的是第一条--扎墨公路,另外一条派墨公路还在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即G559扎墨段,从西藏波密县城扎木镇到墨脱县城墨脱镇,是第一条墨脱公路。</p><p class="ql-block">历史:1975年动工,修建数十年,多次建成而被各种地质气候灾难冲毁,使得墨脱县成为中国最后一个通车的县。1993年9月25日,扎墨刚能勉强通车,几辆汽车第一次开进墨脱县,次日的暴雨把公路摧毁。 1995年以后,分季节、分路段临时性通行,每年只能通4个月。从嘎隆拉雪山到墨脱镇,海拔高度从4100多米骤降至1100多米。再修:2009—2013年10月国家全额投资9.5亿元,建嘎隆拉隧道(海拔3700多米),改建成功,墨脱能通车9个月。整改:2017年10月开始三年总投资12亿整治改建,现在可以全年通车,实行双进单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决定要去墨脱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首先是租车,原本是要租途观的,后来改租四驱的坦克300,应对雪天路滑还是很有优势的,后来又自己买了一副防滑链,虽然没有用上,但是有备无患。其实进墨脱那天,就是下着雪,由于温度不算太低,车子自身的防滑模式就可以应付了,我亲眼看到有的车停在路边装防滑链。</p> <p class="ql-block">另外,行程不要安排的太紧凑,天气突变,一切都是未知。我们应该说是运气很好,进出墨脱,路况都不算太差。据说在我们离开墨脱几天后,出嘎隆拉隧道出口处就发生了雪崩,扎墨公路断行3天,后面有一天也是只允许四驱车通过。</p> <p class="ql-block">这次墨脱之行,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并不仅仅在于扎墨公路一天看四季的景色的变换,还有行驶在这样一段公路上,感受它的艰险、感受它的变幻莫测、感受它转弯之后带来惊喜,这是那种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的感觉。在这条公路上,遇到堵车或者行驶缓慢,大家都会耐心的默默的等待,不会有人毫无道理的抢行、超车。如果路边有车辆遇到状况,也总会有车辆停下来伸出援手……扎墨公路是带给我非常独特感受的一条公路。</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有一标志性景点--果果塘大拐弯,位于墨脱县德兴乡,距离墨脱县城约12公里。这是雅鲁藏布江向南流入印度之前最后一个大拐弯,在此处,人们可见奔涌而来的雅鲁藏布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转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俯视如一枚巨型棒棒糖包裹着流动的奶油,糖果中心是大片梯田,梯田外面包围着郁郁森林。</p> <p class="ql-block">由于墨脱实行双进单出的规定,绝大部分游客都选择在墨脱住一晚,转天离开的行程安排。我们由于想在墨脱拍拍鸟,又赶上3月31号和4月1号连续两天都是出墨脱的日子,所以一共住了六晚。在背崩乡巴登村门巴小院住了两晚,开车转了格林村、德尔贡村、波东村好几个小村子,每个村子都在一个山坳里,是国家援建的集中定居点,由蜿蜒曲折的公路连接,房屋整齐划一,村民们安居乐业,山坡上有茶园,还有水稻、粮食种植,牲畜养殖与居住分开,那种安定的感觉真的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在墨脱仁青崩寺圣洁酒店住了两晚。仁钦崩寺位于墨脱县城东南方向约6公里处的卓玛拉山上,属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寺庙,始建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年间。目前寺庙正在做保护性维修,没能参观。据传卓玛拉神山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我们遇到很多来自各地的转山的信徒,他们虔诚的祈祷、饮圣水、触摸圣石……转山一圈要4~5公里,最虔诚的人要花上3~4天的时间,转足13圈。转山步道修建在原始密林之中,我们随着转山的人走上步道,则寻找密林中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到过西藏旅行的人,都有一种神圣的高原情结,那么到过墨脱旅行的人,更多了一份永生难忘震撼心灵的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