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白小白入驻羊圈是微信横扫华夏大地的产物。稍嫌社恐的羊妈在2017年已加入了若干微信群,如宽闲聊群,宽锅炉群,宽物业群。与如今已折叠漠视大多数群聊不同,彼时羊妈经常关注群消息,偶尔诈尸式发言一下。邻居杂家在群里帮同事发布小猫送养信息,两只纯白的小猫,小女猫眼睛蓝黄两色,冷艳雅致高攀不起的样子。羊圈曾经的猫都是灰白、花白、黄黄花,哪里见过如此纯净妙曼的咪咪!羊妈立即心痒手痒地申请领养小女猫。但猫主人说两猫一起长大,手足情深、分开不古,领养者必须双双收下。在羊圈,多个人也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情,更不用说多只猫了。于是羊妈毫不犹豫地同意两只都要。</p> <p class="ql-block">记得某日与邻居约好下班后去他家接猫,羊妈为此准备了装猫的纸盒子。不想羊妈正在吃晚饭,邻居就开车把猫送来。羊妈小时候的村庄,去邻居家是“抬脚就去”,入住城市,偶尔去邻居家,最多骑上自行车,被邻居开车来见是头一次,有点“远道而来”的庄重感。更“庄重”的是两只猫装在专门的“猫包”里,猫包精致结实,两侧开窗,宽敞舒适得像小城堡一样。羊圈的猫都是在羊姥姥的手掌里、羊姥爷的口袋里和羊妈的手提包里进入羊圈,坐专车住城堡的猫咪越发有了“养不起”的仪式感。 羊妈准备的纸盒子在猫包旁边越发显得简陋寒酸。邻居赠送了它们在吃的半袋幼猫猫粮,让羊妈首次意识到它们不是吃剩饭鱼汤的,从此羊圈要有一笔固定花费叫做“猫粮”。</p> <p class="ql-block">小公猫略大叫大白,小女猫叫了小白。大小白小资精致的猫生在进入羊圈的第二周就踏实地落入了尘埃。首先是羊圈的娃,十岁出头难搞的中学生和学龄前懵懂的小文盲,毫不怜香惜玉,大小油手臭脚丫,咸猪蹄般在柔软洁白的猫咪身上摸来蹭去;然后是姥姥永远关不严的院门,让它们可以随时钻到后院在土地上翻滚打闹,猫砂盆直接成了摆设;姥爷窗台上鳞次栉比的花盆让它们足不出户也可以挠得尘土飞扬。看着泛黄地猫咪,羊妈开始怀念它们养不起的样子,决定给它们洗澡重生。洗澡的大小白吓得像得了精神分裂,狂叫、暴跳。“猫怎么能洗澡?给猫洗什么澡?!” 在姥姥的疑问、反问中,大小白的洗澡待遇彻底取消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区别性别大约是生物的本能,大小白一入羊圈自觉地找到了自己的同性做保护人。小白跟羊姥姥同起同睡,而大白则总在姥爷左右唧唧歪歪。羊妈与羊姥姥鲜有共同观点,但是大白的叽歪让羊妈和羊姥姥一致认为它有些智障:明明姥姥和羊妈就在一楼闲逛,它偏要跑到二楼姥爷门口喵喵不停,而把羊姥爷喊出来的唯一目的是给它开门,放它出去。羊姥爷有时正在睡觉,被吵醒后拿着衣服向它抽去,但它毫不在意,每次首选姥爷给它开门。羊妈但凡听到它在二楼吵吵,就立马奔过去逮住它,把它带到门外,它一边出门一边不满的骂骂咧咧。大白的智障还表现在看吃上,但凡姥爷吃饭,它都要占据一凳,专注地看姥爷吃饭。而它本身是只吃猫粮,看吃只是纯粹地想看。羊圈晚饭人多,餐桌边凳子紧张,哪里容得下它占着凳子不吃饭。被轰走多次兴致不改,羊妈透过监控经常看到午饭时姥爷和猫,一人一猫各占一凳地吃饭和看吃。虽说小白与姥姥亲近有加,但是涉及到饮食出行,也是先找姥爷。有段时间,它吃饭前都要到姥爷脚下喵喵不停,姥爷说你碗里有饭,吃去就行了,喵什么?它依然喵不停,羊姥爷只好跟它走到它饭碗前,然后它就停止呼叫,大口吃起来。姥爷一离开,它就又喵起来。姥爷冲它大叫:“看把你得瑟的,还得让我看你吃饭!你爱吃不吃,我不看你吃饭!”吵骂几次,小白才改掉被看吃的中二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跟随姥爷遛弯是大小白的爱好之一。每天傍晚七点左右,姥爷就会遛跶到东门附近,羊妈正好那时下班路过东门,一起遛回家。大小白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大白小白”,羊妈有时喊它们。“喵”,它们会应一声,有时会过来蹭蹭裤腿。 “你们家养了两只白狗吧?”有邻居问。“不是,是两只白猫。”“啊,你们家的猫还能跟着人遛弯啊!”。“二哥的猫”的本领不会因为二哥进了城就有丝毫削减。随人遛弯,静默捉鱼、抓燕子、逮老鼠,功夫一样不少。羊圈小荷花池的鱼每年春天放入,总会在冬天到来之前被猫们捕捉殆尽。当然邻居家荷花缸,里面若敢放鱼,它们也是静蹲缸沿,默默蹲守,一旦有鱼儿靠近,爪子一勾就捞上岸来。它们不吃鱼,嘿!就是玩儿!</p> <p class="ql-block">作为颜值担当的小白不满两岁就失踪了。当时小区流浪狗猖獗,常常三五成群在小区环路闲逛。一天傍晚,大小白跟随姥爷散步,流浪狗群突然向大小白冲去。姥爷说见到它们爬树跑了,但是最终只有大白回了家。姥爷领着大白在小区里呼叫了两三天也不见踪影。小区群里有邻居说自家后院有只白猫,死了,埋了。羊妈猜测大约是遭遇不测的小白吧?某日羊妈在小区散步,一只白猫跟上来,喵喵地蹭着,羊妈蹲下一看:它的眼睛居是一黄一蓝!不禁狂喜,以为是小白重现,但是仔细看仿佛比小白壮硕很多,喊她小白也不理会,只是蹭蹭羊妈裤腿跟随几步就走开了。如此几日,羊妈回家跟姥爷说起,姥爷说他抓着看过了,是只公猫,肯定不是小白。看来小白是真的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小白失踪后,羊圈里迎回了大小白的母亲:咪咪。羊圈继续着两只白猫的配置,但是已悄悄地由活力四射的兄妹档换成了相爱相杀的母子局。</p> <p class="ql-block">咪咪是大小白的母亲,它其实在小白失踪前就已经来到羊圈,被寄养在羊姨家。小白失踪加上咪咪在羊姨家犯下命案,羊妈决定把它接回羊圈。咪咪的主人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女士,她联系羊妈说自己与婆婆共住,婆婆甚恶咪咪,时常打骂,自己正打算搬家独住,能不能暂养咪咪三五个月,等她安顿下来必接咪咪回去。考虑到咪咪身居高楼,足不出户,而羊圈四面漏风,万一走失不好交代,适逢羊姨家猫口不多,当时只有一只小猫,所以决定暂养羊姨家。咪咪脾气古怪,暴躁易怒,动辄武力加持,是最像“猫皇”的猫。咪咪入住羊姨家没多久,雨涵获得一小小蓝猫,甚是憨厚可爱,咪咪对它穷凶极恶,咬成重伤导致不治。背负猫命的咪咪回到羊圈对自己的大儿子也毫不客气,比它高大威猛很多的大白常被追赶得四处逃窜,几乎只是吃饭的时候才回家匆匆吃两口。然而高傲、狂躁的咪咪在一次偶然的禁闭之后却性情大改,修炼出了和善、温和的“羊圈气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咪咪常到羊妈卧室巡视,在柜子里,阳台上巡视一周就会离开。因为它性情暴躁,只要摸它碰它必遭抓挠,羊妈对它也是敬而远之、不闻不问。某日,它巡视到羊妈衣帽间,钻到了衣架下,浑然不知的羊妈关了衣帽间的门就上班去了。当天羊妈加班很晚,半夜回来进衣帽间,发现咪咪摇摇晃晃地从衣架下爬出来,颤巍巍地走了出去,边走边嘶哑着嗓子喵喵。羊妈赶紧跟过去看,它先大口喝了很多水,然后趴在沙发上昏睡,羊姥姥说它第二天睡了一整天。羊妈很纳闷:被关在屋里难道不是在睡觉吗?感觉它很累很累,放出来后才开始睡觉。被关着的时候大约在恐惧中歇斯底里地嚎叫了吧?或者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地猫生,品性,做了重大决定?总之从那之后不管谁摸它抱它最多喵喵两声,再不动用武力。“咪咪脾气咋好多了。”羊姥姥说。没有了咪咪地霸道,大白也开始回家睡觉了,母子二猫虽互不理睬,却安然共处。</p> <p class="ql-block">如同小白一样,咪咪也逐渐成为了“姥姥的猫”,终日蜷缩的姥姥床角,姥姥但凡从床上离开,它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如果姥姥去市场半日回来后不到床上躺着,它就不停地喵喵,直到姥姥躺到床上,它在姥姥胸前爬上片刻才觉安心。虽然被羊妈关过禁闭,咪咪貌似并不记恨在心(也许正是因为它记恨在心),经常清晨5、6点钟在羊妈卧室门口喵叫。羊妈起床将它放进屋,它就围着羊妈的腿叫,直到羊妈把水盆里的水倒掉,给它换上一盆新水,它 pia ji pia ji地喝完,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你饭盆旁边就是水盆,那里面的水不好喝吗?偏跑我这里喝?”它不理。“这盆水是昨晚刚换的,你喝吧。”它也不理,直到换上一盆新水,它才停止喵叫,喝完离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讲究”,雨涵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咪咪在羊圈寄养了一年多后,羊圈增加狗狗黑妞一枚,活泼的狗子经常骚扰嗜睡的咪咪,而咪咪对它自然毫不客气,抓挠嚎叫不断。随着狗子日壮,与咪咪势均力敌,猫狗矛盾愈烈,羊妈联系咪咪的主人问能不能把咪咪接回。咪咪妈已经搬至北京三四百公里外的河北某处居住,她说要么找宠物快递,羊妈与她各分担一半费用;要么羊妈与她老公分别开车到两百公里外的加油站汇合交接咪咪。而彼时的羊妈开车时速从未超过50公里,开车距离但凡超过50公里就需要靠薄荷杨梅和小度的笑话维持清醒。闻此建议,随即告知咪咪妈从此咪咪为羊圈固定成员,与原生家庭再无瓜葛。经过羊圈成员的共同努力,黑妞狗与咪咪猫也终于做到了互不理睬,和平共处。只是可怜了生性软弱、逆来顺受的大白,每天进出家门小心翼翼,要趁黑妞不在跟前才敢吃喝。再加上黑妞绿茶般跟着姥爷,大白日渐孤单,终日在外游荡,只有饥渴或者非常寒冷的日子才钻回家在黑妞从不下去的地下室呼呼大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