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于心 砥砺以行——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乡村振兴 特教下乡”感觉统合二级培训

李小翠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实施全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切实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4月8日—4月12日,我校派李小翠老师到太原参加“乡村振兴特教下乡”项目感觉统合培训。返校后,李老师认真温习笔记,4月22日下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感觉统合的实操方法分享给全校教师。 </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首先分享的是由岳明途老师讲解的感觉统合发生的过程。人类大脑发育是自身经验的结果,信息进入大脑后,通过感觉注册,感觉调节、分配、加工、行为感觉刺激给大脑提供发展的机会,大脑有了发展机会才能有功能。基因的表达依靠环境,在环境中探索、挑战、适应、回应,在环境中获取经验。</p><p class="ql-block"> 环境产生的感觉刺激对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感觉输入不够,感觉剥夺,就会寻求感觉刺激,导致一系列行为的出现。感觉输入是大脑生长发育的原材料,是大脑功能的必需品,是大脑的重要营养物,就类似于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这里也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外在表现=能力十状态。</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感觉统合呢?感觉统合是将自己身体的状态以及外在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系统(视、听、触、味、嗅、前庭觉、本体觉、内脏觉)传送到脑部的脑干部位(前庭神经核)进行抑制、促进、组织与整合的工作,再进一步送到大脑皮质层作解释形成知觉,输出动作与行为,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互动,适应环境,进而使个体与环境成为有机整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儿童发育的四种力量:基因力量、养育力量、个体力量和大脑力量,养育力量最为重要。要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重视0~3岁的养育力量,放手让孩子实践探索经验,接触自然。</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遵循儿童能力发展的过程,首先要有多感官多元化的感激刺激,有了感觉刺激才能引发动作,有了动作才会有语言。语言学习认知,认知内化为心理情绪,心理情绪应用于社会交往,最后是生活自理。人人向往塔尖,但基石不能忽略。</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脑有三重大脑:</p><p class="ql-block">本能脑,活下来就可以;</p><p class="ql-block">情绪脑,有情绪地活下来;</p><p class="ql-block">理智脑,是我们的高级大脑,要有主观、有意义、有价值地活下来。</p><p class="ql-block">大脑皮质大于天。</p> <p class="ql-block">  理论是基础,实操是行动 。对于感觉调节障碍的孩子是防御型的,要调节他的觉醒度,要设计有节奏的活动来降低他的觉醒度。老师用手拉着孩子的手,向一侧轻轻地有节奏晃动,让他在幸福、愉悦的状态下降低觉醒度。</p> <p class="ql-block"> 前庭系统激活的活动是开合跳。要训练孩子的姿势和呼吸系统,对于中度失调的孩子,要把动作分解,先训练下半身,再训练上半身,最后是下半身和上半身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  运用大象鼻子转的方法可以激活三个半规管上行传导。1.首先左右转圈的数量要均衡;2.两秒钟一圈;3.最高旋转20圈;4.2岁半以下孩子严禁激活;5.每天两组,间隔一小时;6.激活十分钟要观察十小时是否兴奋;7.严禁屏蔽和遮挡视觉;8.前庭三个月为一周期,三个月以后要通过面部表情指令回馈,情感表达,语言运用,注意力状态,眼神状态,其中眼神最为明显;9.有器质性病变,先天性癫痫不要做激活;10.做完前庭激活要做主动性眼球训练。</p> <p class="ql-block">  空中自行车的动作要领引导学生保持仰卧位,抬起双腿并保持弯曲双腿连续交替环形运动,训练肌力,肌耐力,膝关节灵活性。</p><p class="ql-block"> 螃蟹走路(反走):身体仰卧,四肢撑地,训练腰部力量本体觉、触觉。</p> <p class="ql-block">   采他山之石,博众家之长,省自身之失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不仅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还对感觉统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希望特殊孩子们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