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兰溪通洲桥桥是圆弧形石拱廊桥,六墩五孔,拱券为纵联砌筑,桥面铺条石,两侧设条石护栏。桥上建廊屋21间,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飞檐翘角,中悬通洲桥匾,“下临百尺之长波,上建廿椽之水榭”。兰溪通洲桥的作用亦非当年,但它仍发挥着自己的基本功能,并且成为一处重要的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四月十九日,刚好今日是谷雨,我们来到聚仁村。</p> <p class="ql-block">通洲桥,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村的梅溪之上,离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故里蒋畈村不足一华里。从城北汽车站坐车不到一小时,便可远远地望见一桥横架梅溪南北,红梁黑瓦,掩映于碧绿茂盛的古樟之间,显得辉煌而神秘,这便是通洲桥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聚仁村,一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的通州桥横卧于梅溪之上。这座国宝桥,历经沧桑,是古时严婺古道上的必经之桥。</p> <p class="ql-block">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横跨梅溪。昔为金华、兰溪、义乌、浦江、建德五县间交通要道。据兰溪县志和碑文记载,通洲桥创建于康熙年间,现存的通洲桥为清道光三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通洲桥原为木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毁于洪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易木为石。现存的通洲桥为清道光三年的建筑。桥身全长84.8米,桥面宽4米,拱券矢高8米,净跨9米,拱券为纵联砌筑。</p> <p class="ql-block">兰溪通洲桥桥是圆弧形石拱廊桥,六墩五孔,拱券为纵联砌筑,桥面铺条石,两侧设条石护栏。桥上建廊屋21间,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飞檐翘角,中悬通洲桥匾,“下临百尺之长波,上建廿椽之水榭”。兰溪通洲桥的作用亦非当年,但它仍发挥着自己的基本功能,并且成为一处重要的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该地为严婺古道是从唐朝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严州(现梅城)与婺州(现金华)之间的往返大道,一路通往安徽、江西,是来往客商的必经之路,是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和修复的森林古道。</p> <p class="ql-block">晚饭吃过后去通洲桥,梅江镇聚仁村的梅溪之上,离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故里蒋畈村。便可远远地望见一桥横架梅溪南北,红梁黑瓦,掩映于碧绿茂盛的古樟之间,显得辉煌而神秘,这便是通洲桥了。一行人徒步在这山村美景的路感到格外的凉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