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印象·汕头知青在海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在那一片田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印象·汕头知青在海丰)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文/吴海</b></p><p class="ql-block"><b>“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雨点轻轻地敲打着窗棂。春天的第一场雨,它带着季节的气息,带着花香的味道飘飘洒洒。</b></p><p class="ql-block"><b>春风曼妙,春意融融。闲暇时光,随意翻阅书刊。当一本《梅陇镇志》择于手上时,它已经成了今天可口的“本地特色早餐”了。这本地方志丛书,记录了梅陇镇近代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以及所发生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b></p><p class="ql-block"><b>阅至第201页时,书中仅用一行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当年所发生的事件:“1968年11月,汕头知识青年来梅陇落户插队。”呵呵,这不就是当年我们曾经列队欢迎的汕头下乡知青吗?短短的一行文字,让人思绪飘过了半个多世纪,那些藏进时光缝隙里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触摸时光留下的刻度,回忆历史岁月的点滴,往事萦绕于心扉。</b></p><p class="ql-block"><b>书中虽然没有记录详情,但始终不会减少对那场轰轰烈烈上山下乡运动的记忆。显然,我们曾经是那个年代的见证者,或参予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它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是一个时代的特别印记。它推动了时代的剧变,但也被时代所改变。它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艰难困苦,造就了一代人的坚韧向上,乐观守时的精神。在新中国的历史中永远有着闪亮的一页。</b></p> <p class="ql-block"><b>50后诗人苏长德在满江红《知青颂》的诗中写到:“豆蔻年华,别父母,历经荣辱。承老辈,共舟同济,党忠廉睦。天地铸魂,情峻岭,江河流彩,亲丹麓。壮云天,可大有前途,为民祝。”</b></p><p class="ql-block"><b>回眸流年往事,那些故事已经长满了青苔。如陈年老酒,时光酝酿,越发醇香。让人无法拒绝去斟酌,回味。</b></p><p class="ql-block"><b>上山下乡运动的践行者就在身边。诸多同学、同事中有着苦涩而坚强的青春之歌。曾经不止一次聆听过那些感人肺腑的倾诉,从那匆匆的时光中拾掇一些属于自己和朋友的昔时旧景,欣赏他们用一种达观释然的境界,去诠释那些沧桑的过往,人生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下乡知青的生活,了解他们更多的内心世界。但眼见耳闻,笔墨点染,也许,可以泛起感情的涟漪。让时光不老,岁月咏传。</b></p><p class="ql-block"><b>曾经有那么一群人,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广阔的天地里舞动红色的浪漫。在改造社会中改变了自己。那些迭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感人故事,值得回味、欣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窗外,雨水淅淅沥沥,缠绵、过滤着旧日沉淀的往事。风儿微微,拂去了岁月的尘埃。</b></p><p class="ql-block"><b>那是1968年11月发生的事情。当年,我就读于海丰县梅陇镇梅峰中学初中二年级(两年制初中)。具体是哪一天,早已淡忘了,只记得下午四时许,学校操场上集合了队伍。当然又是一个政治任务的到来,同学们满怀欣喜与期待,敲锣打鼓,准备欢迎从远方城市而来的知青。</b></p><p class="ql-block"><b>1968年,海丰县隶属汕头专区。从地委到县政府,以及公社领导尤其重视这项工作。专门组织了欢迎队伍,安排了接待工作。</b></p><p class="ql-block"><b>学校的欢迎队伍一经出发,热闹了小小的梅陇圩镇。红旗飘飘,锣鼓喧天,口号声此起彼伏。这,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美丽风景。</b></p><p class="ql-block"><b>324国道是一条两车道的沙土公路。下午五时许,在公路的拐弯处扬起了灰尘,隐约传来了汽车喇叭声。同学们激动高声呼叫着:“来了来了,他们来了。”锣鼓声声激荡着时代的音符,人们像欢迎英雄凯旋归来,到处是红色标语、鲜花和掌声,气氛和场面既热烈又隆重。</b></p><p class="ql-block"><b>几辆浅绿色的老式客车,缓缓驶进了梅陇中学的操场。知青们把头和手伸出了车窗外,他们激情四溢,张扬着幸福的脸庞,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向着欢迎队伍的人们挥手致意。此时此刻,荣誉属于他们,光荣属于他们。</b></p><p class="ql-block"><b>他们带着时代的气息,带着青春的活力,神采飞扬的走向了乡村原野。</b></p><p class="ql-block"><b>他们怀揣着美好愿望,憧憬着幸福未来。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走向农村的广阔天地,走向激情时代的诗和远方。</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当夜幕降临,热闹的欢迎场面慢慢落下了帷幕。这片青春的净土,美丽芬芳的校园,成了他们远行的驿站。</b></p><p class="ql-block"><b>鸟儿归巢,树影婆娑,苦楝树下,有人在轻轻弹唱一首忧伤的歌。悠悠歌声唱心扉,曲曲旋律思乡情。</b></p><p class="ql-block"><b>夜朦胧,月朦胧。大地在沉睡。只有那一片田野,虫儿在呢喃,田蛙在鼓噪。</b></p><p class="ql-block"><b>小小圩镇,稀疏的路灯闪烁着淡淡的柠檬黄色,居民区里的煤油灯光透过小小窗口,一闪一闪,像天空的星星,遥远而神秘,显现着别样的意境。</b></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当朝阳升起时,他们又将背上行囊,分赴到新的天地,新的家园。那里有着泥土的芬芳,绿色荡漾的田野、金色的谷堆。</b></p><p class="ql-block"><b>暖暖的冬日,乡村的干部们带着任务与关怀而来。而眼前却是一幕感人的画面,知青们分别时伤感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依依不舍的告别;那哽咽的说再见;那回眸中的一声珍重⋯⋯</b></p><p class="ql-block"><b>梅陇公社在海丰县是个大乡镇。面临大海,平原广袤,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其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梅陇人民,心中美丽的家园,生活的全部,生命的寄托。人们眷恋这片多情的土地,勤劳耕耘着这片富饶的田野。</b></p><p class="ql-block"><b>梅陇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各大队对知青生活的安排,可谓周到细致。为使来者有居,把仓库、大队部、空置的房子腾出来,修理好,安置好知青的住宿。纯朴的村民们把他们当成客人一样照顾,且又视为自己人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b></p><p class="ql-block"><b>农村的经济及各项条件有限,解决了住房问题,还有诸多具体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b></p><p class="ql-block"><b>是否还记得?那烧稻草的炉灶是怎样的打造;那四面来风、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带来的尴尬;那间透着冬季寒风的简易冲凉房。</b></p><p class="ql-block"><b>有位曾经下乡到联安公社的同事,在回忆时曾经感慨的说过:“那些年,尤其在冬天、下雨天,冲个凉真不容易,提一桶水要穿街过巷。逛一次县城,两脚走路要花一天时间。”</b></p><p class="ql-block"><b>农村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面对着城市与农村差距。也许,此时此刻,理想主义已失去了那种火焰燃烧的激情,浪漫主义已经回归到那柴米油盐和艰苦农耕作业的现实中。</b></p><p class="ql-block"><b>不难想象,在漆黑一片的夜晚,那些苦涩的伤感与泪痕。泥泞中,那阡陌原野徘徊的脚步。是否?已经动摇了当初的抉择与信念?迷茫、彷徨,皆可理解。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有个温暖的家,有父母亲的呵护。而今,变化与落差的适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坚持、坚强、勇敢是他们目前唯一的选择。</b></p><p class="ql-block"><b>开始了生活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生活上的自理,自给自足,必须无所不能。田间农活也必须样样都行。新一代农民,他们践行着自已许下的诺言与初心。</b></p><p class="ql-block"><b>繁重的体力劳动,食物匮乏的生活,常常会把他们累倒累垮。锄头、镰刀,考验着意志,收割着未来。秧苗行、番薯垄,笔直笔直,是每天要“创作的诗行。”</b></p><p class="ql-block"><b>在那些日子里,他们用亲手砍来的柴火,烧红着自己垒建的理想炉膛。用自己的收获熬煮那青春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b>农村干部和村民们经常伸出温暖的双手,予以关心和帮助。解决了生活上的很多困难。像本地村民一样给予足够的工分和口粮,干农活手帮手,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b></p><p class="ql-block"><b>当年,在梅陇处处可见到知青们的身影。田间地头,谷场、地垄。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这片土地,用一腔热情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b></p><p class="ql-block"><b>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是梅陇的赶集日。知青们就三五成群,结伴成队的从各个村庄步行到梅陇赶集。挑着番薯和农副产品到集市上卖。有位曾经下乡到联安公社的同事后来回忆说:“那些日子,他经常坐溜仔(一种双头尖的木船)到梅陇赶集,挑番薯到集市卖。”多少年以后,他们仍然在关注着梅陇的变化。还在询问梅陇安步溪码头是否还在?</b></p><p class="ql-block"><b>赶集的日子,釆购一些生活用品。也是休息放松和聚会的日子,饮食档口里成了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我常常会遇见他们,我有些农村的同学、亲戚,也会经常聊起他们。也亲眼见证了他们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b>田间的体力劳动,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容颜。黝黑的脸上刻下了风雨的磨砺印记,少许了昔日那灿烂的笑容,而生活予以了一种干练、成熟与稳重。艰苦的农村生活,改变了学生时代模样和装束。戴上了斗笠,提起了竹篮,捲起了裤褪,挑着粮食、农副产品行走在梅陇的大街小巷。</b></p><p class="ql-block"><b>姑娘们也不太注重于美妆粉黛了,黑红的脸颊泛着健康成熟之美。她们也经常出现在百货商店,日用品门市等地方。他们的变化,他们的青春风采,不时迎来了人们欣赏的眼光。</b></p><p class="ql-block"><b>在艰苦和单调寂寞的环境中,他们不曾沉沦,不会气馁。青涩时代心怀依然有朝阳,青春日子心中依旧有阳光。歌声在原野里飘荡,笑声在绿浪里荡漾。他们组织了文艺宣传队,到各大队、公社演出。我曾经欣赏了他们多场文艺演出。艺术水平,表演风格,让人佩服感动。</b></p> <p class="ql-block"><b>一杯浊酒,醉过了时光,染红了夕阳。青春的旅途,一路坎坷,一番风雨,一地情花。每当想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堪回首,又要回首。总是会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与心结。声声呼唤,回不来的是青春。</b></p><p class="ql-block"><b>一九七0年十二月,我离开家乡参加了工作。而知青们的故事我也无法关注了。</b></p><p class="ql-block"><b>一九七一年我们又邂逅在乐昌“省机”厂。茫茫人海,那是美丽的遇见。冥冥之中,那是今世的缘分。</b></p><p class="ql-block"><b>共同的职业,共同的命运把友情相连。青春的乐章奏响了一曲工厂岁月的歌⋯⋯</b></p><p class="ql-block"><b>一九八三年十月,我调回了家乡。当我再次把目光关注这个群体的时侯,他们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起航飞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实现着自己梦想。</b></p><p class="ql-block"><b>还有几位后来才认识的女知青,已经成了“外来媳妇本地郎,”她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依然幸福满满。</b></p><p class="ql-block"><b>四十五年后,工友翁兄和他一起下乡的队友们,怀着感恩的心,重返下乡地,海丰县联安镇。我们又相聚于海丰,虽然这次相聚的时间不长,但我们聊了很多很多。聆听他下乡的那段经历,那段不可复制的岁月,他们的精神让人敬佩。他们懂得感恩的情怀让人感动!</b></p><p class="ql-block"><b>人生旅途,一路风雨,一路风景。往事并不如烟,回忆青春往事,收获生命感悟。知青岁月,闪烁着时代的光辉。</b></p><p class="ql-block"><b>回眸,那一片希望的田野。它长着“记忆”,长着“岁月”,它长着“青春的荣耀”!</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图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