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小学教育有一些“堵点”或让人“添堵”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的有效运行,借用中医的一句话,就是“不通则痛”。疏通它,能使学校组织运行更顺畅,更丝滑,更高效,因为“通则不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训三风”多变。我访谈过多位百年老校的校长,问之办学百年学校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是什么,校长思之良久,答不出来。开始,我甚为不解,后来终于明白了个中原因,那就是新任校长往往把前任否掉了,办学理念变了,办学方略变了,甚至把“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从墙上抠下来,重新拟一套上墙。这样,学校虽然办了一百年,但事实上等于每任校长接手的都是一所“新”学校,学校没有积累,没有沉淀,因而也就没有文化基因的传承。所以,动不动才要“打造”学校文化。更为严重的是,那任校长那个理念,这任校长这个思想,教师们“凌乱”了,无所适从了,理念文化该有的凝聚共识、引领思想的作用无从正常发挥。我们以为,“一训三风”尤其是校训不宜轻易改变,像南昌二中的“勤朴肃毅”,120多年来始终不变,历任校长可以根据其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校训作出新的诠释、解读,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也不是说,“一训三风”绝对不能改变,任何事物都没有那么绝对,我们想强调的是,如果要改变,校长应做好相应的舆论铺垫工作,跟管理团队、教师进行说明、解释,甚至征询退休老同志的意见,以避免强行推出新的“一训三风”后可能会遇到的不解或非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未走稳却急着跑。我访问了很多学校,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不怎么重视抓常规,却天天高谈阔论要“创新”要“变革”。比如,备课的常规,现而今有“书上备课”一说,我不反对“书上备课”,教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师,对教材烂熟于心,写个简案甚至直接在教材上写写划划,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新教师也这样做,听完他们的课后,拿教材一看,一堂课备课的内容总共也没写十个字。凭自己的经验,“七分备三分讲”,新教师应该认真地写出详案,备课的时候以己昏昏,上课的时候如何使人昭昭?还有上课的常规,教师应该提前进教室候课,可现在很多教师踩着铃声进教室,那边上课铃响了,这边方从办公室出来,有些教师还好,小跑两步,有些教师端着没有盖子的水杯,跑不起来,慢悠悠的往教室走,等他进到教室,已经迟到了一两分钟。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但教育也的确没有太多的大事,更多的都是日常的小事,你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最后就可以积小成大,小事也就不小了。我无意说学校不要“变革”不要“创新”,但前提是先把常规的东西抓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走未稳却急着跑是很容易摔跤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忽视“00后”教师的年代特性。最近几年,“00后”陆续入职了,尤其是一批新开办的学校,一眼望去几乎清一色年轻教师。“00后”教师有着与“00前”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平等意识强,不喜欢被命令和指使;重视权益维护,“合则留,不合则去”,宁可丢了工作(特别是无“编制”的情况下),也不愿容忍自己的价值被忽略;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希望摆到台面上,不要藏着掖着,输了也心服口服;“工作”与“生活”应该有边界,工作的时间我好好干,下了班你最好别找我,“谁也不能耽误我下班”,在某校,一位新教师报到首日就向校长亮明“态度”:“我只想教课,下班走人,不加班、不当班主任,当然我也不评职称,不占名额”;精力比较旺盛,但坚持力不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难以拿捏分寸,容易出现“孩子带孩子”现象……一些老校长说:“面对他们,我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几乎全部清零了。”对待这个群体,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改变自己,比如,管理理念要讲究平等,改变高高在上的命令式,多用商量、对话的方式去布置任务和解决问题;管理机制要透明,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交流,避免“暗箱操作”;管理方式多直接沟通,减少靠会议传达或通过中层干部转达的间接方式;学校文化要人性,尽可能少占用教师休息时间,给他们以独立的时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师什么都要忙,就是没时间陪伴学生。教师承担了很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如投票、点赞、关注、转发、打卡、拍照上传、问卷调查、普查统计、网上看直播、迎检,甚至“创文”“创卫”期间上街值勤,检查家长骑电动车是否戴头盔等等。这些“非教学负担”,有些是履行社会责任之必须,但有些却是“没有名堂”的东西;有些是“上面”布置的“规定动作”,但有些是学校自己为了特色加分而弄出来的“自选动作”。以至于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教师什么都要忙,就是没时间忙教学;校长什么都要管,就是没时间管教学。”教师踩着铃声进教室,下了课就走,没有时间陪伴学生。其实,教育是要陪伴的,让教师多陪伴学生才是真正的务正业。在陪伴中,增进师生情感,方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李镇西,每天有“五个一工程”,其中之一便是每天找一个学生聊天;南京二十七中优秀班主任陈宇,每周要找两个学生聊天,每人每次不少于20分钟。师生感情基础深了,你教育学生的空间就大了。美国教师Pierson说:“你知道,孩子们可不跟他们讨厌的人学习。”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校长周彬说:“课后你不陪学生玩,课上学生为什么陪你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学生“圈养”易生厌学情绪。因为“一失万无”的安全压力,学校容易变得缩手缩脚,一位校长就当面告诉我他的治校经验:学生“入校进班”,“入班即静”,早晨进了学校就马上进教室,进了教室赶快安静下来读书,下午放学是“路队放学”,学生排着队整整齐齐离开学校。你想想,如此这般,学生还有丰富的校园生活吗?“上学校”事实上成了“上教室”!一些学校为了建设漂亮的“校园文化”,这边种块草坪,围上栅栏,竖块牌子,上面写“小草也有生命,请勿入内!”那边建个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立块牌子,上面写“危险,请勿入内!”本身很小的一个校园,一两千甚至两三千名学生,这里不能“入内”,那里不能“入内”,学生下课去哪儿?自然只能呆在教室,呆在走廊上。为了安全,一些学校课间也限制学生的活动,最近“课间十分钟”引起热议就是这么来的。这样单调的校园生活,学生能不厌学吗?据有关调查,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率高达73.3%,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的学生厌学率最高,接近80%。学生厌学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校时间过长、活动空间有限、活动内容单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师“怕学生”“怕家长”。以往我们听到的一般都是“学生怕老师”,这些年,出现一个新的情况,就是“老师怕学生”,怕学生后面的家长。有一位优秀的女教师,荣誉证书装满了几个档案盒,评上了高级职称,本来可以到60岁退休,结果到了55岁就申请退休,校长再三挽留,她去意坚决,问之原因,答曰“怕学生”“怕家长”。一位校长告诉我:“作为一个校长,我经常感到很无奈。”问之“何出此言”,她回答:“我两次遇到这样的事儿,一位教师正常批评学生,学生中午放学回家,向父母告状,父母觉得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下午冲到学校,对着老师就两个耳光。”一些家长动则“举报”“投诉”“上访”,学区微调,家长“上访”;班主任正常调整座位,家长投诉;女教师怀孕,换个班主任,家长找校长“反映”;某生上课打瞌睡,教师边轻轻拍他边说“小懒猪醒醒,太阳晒到屁股了”,被家长投诉“骂我孩子是猪”……一些教师便不得已选择“佛系”---我上好我的课,其他的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正常的批评学生也不敢。所以,我们走进一些学校,发现“多有表扬,少有批评”,这就等于把一盆花一直养在温室里,温室里的花看上去非常鲜艳,但它绝对做不到像黄山雪松那样顶风傲雪,一旦把它移至户外,风一吹雨一打就蔫了,这大概就是现在不少孩子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教育已然结出了一些苦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