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坐落在松江的“农家菜老大”,迎来了一群快活的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四位在沪女生,热情接待了自美返沪的同窗钱兄夫妇。</p> <p class="ql-block">张领导,罗同学的先生欣然担当接送“外宾”的司机,加入了我们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幽默风趣的钱同学,果断给自己放了“长假”------退休!从此,周游世界,浪迹天涯,经历多多。用罗同学的话形容:得吃好了饭再看他的游记,否则,饭会“喷”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自1978年有缘结成同窗,46年过去了。这样的合影,帮助我们记录流逝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餐后,去广富林“寻根”,就因为阿拉是上海宁。</p> <p class="ql-block">我俩都属老鼠🐭,你跟我大姐同年,我们相差整整12岁。</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一路聊。</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话却说不停。</p> <p class="ql-block">这次太匆忙,下次还有机会。</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重头戏,到翁大姐家三窟之一的松江别墅胡吃海聊。</p> <p class="ql-block">飞奔而来的宋同学,迫不及待的要与钱兄合影留念,只因两人是毕业42年后第一次握手相见!</p> <p class="ql-block">无论分别了多久,就像昨天才见过一样。。。</p> <p class="ql-block">听说钱兄有意参观附近的《泰康之家申园》,临时动议,立刻前往。</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到达时,在此居住达8年之久的冯老师夫妇已在大门口迎接,并带领我们入园参观一番(图片居中为冯老师夫妇)。</p> <p class="ql-block">88岁高龄的冯老师精神矍铄,82岁的冯师母美丽优雅,见到昔日的学生们兴奋异常。夫妇俩现如今已是申园的“明星居民”。</p><p class="ql-block">46年前,冯教授是我们的高等数学老师。他上课的板书非常独特,所有听过他课的学生都印象深刻。冯老师不仅讲课生动,而且只用四块可以上下拉动的黑板,写完这四块黑板,当他在第四块黑板右下方落下最后一个句号,这时下课铃声必定响起来了。真的很神奇! </p><p class="ql-block">事后,冯老师发来微信说,谢谢同学们,有你们真好!一生从教,二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十教龄,五千桃李滿天下,此生足矣!</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冯老师夫妇,我们又回到了翁大姐三层高的河景别墅。</p> <p class="ql-block">钱同学此行几乎“采访”了每个遇见的同窗,“你当年为什么以及怎样考上大学的?”。</p><p class="ql-block">同窗的叙述,勾起了我们相遇之前青葱岁月的记忆。无论之前各自的经历怎样,我们相遇即是缘!</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的钱同学和翁大姐何止是相谈盛欢。</p><p class="ql-block">当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的我们,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如饥似渴地专注于学习,加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聚会的主角,钱同学和翁大姐在入校四年里几乎没有说过话。</p><p class="ql-block">钱同学在当天的朋友圈里写道,“人作为社会动物,很奇怪,当年的同学,尽管当时交流不多,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几十年后,仍然是一见如故,话来不及讲。而这几十年工作中的许多同事,虽然关系也很融洽,就很少有这样的现象,一旦离开了公司,就分开了。我的理解:这是一种Bonding,小时候,年轻的时候,或者是同时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建立起来的Bonding 特别牢固。”</p><p class="ql-block">我把他的这个“Bonding”理解为“绑定”,我们的相遇和持续了几十年的友谊,是天意绑定的缘分!感谢天意,感谢缘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