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梦

愚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甘肃中部地区,这个被称为“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多毫米。山岭光秃,沟壑纵横。长年干旱,水源极缺。在这里,人们不以有粮而夸富,而以窖水多少論贫。(下雨时将雨水积聚起来存入窖中)水,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经济和人的生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何时才能喝上甘甜的水?遥望滾滾的洮河,只能“望河兴叹”,成为几代人的梦想。</span></p> <p class="ql-block">1958年,甘肃省不顾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盲目决定建设引洮工程。</p> <p class="ql-block">在哪个充满激情,火红的年代,人们以朴素的情感,冲天的干劲,高昂的精神,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引洮工程中。</p> <p class="ql-block">“快马加鞭,大干快上”。“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分段测量,分段设计,分段施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整亇工程需通过崇山峻岭200多座;跨过河谷,沟间800多处;修建水库、水闸、涵洞、泄洪等建筑1100座,劈开18座大山。</p> <p class="ql-block">工程调用民工17余万,各路大軍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开赴现场。</p> <p class="ql-block">倾全省之力,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工地。</p> <p class="ql-block">落后的施工,不科学的蛮干。使这项浩大的工程举步维艰,难以实现。</p> <p class="ql-block">从1958年6月至1961年6月,3年间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使本来贫穷的甘肃雪上加霜,成为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的重灾区。在党和国家的干预下,1961年6月全面停止施工。1962年3月8日,甘肃省委正式宣布工程下马。</p><p class="ql-block"> 留下的只是千疮百孔的废墟。</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引洮工程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002年9月18日国务院讨論通过了《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6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硏究报告》。 洮河一期工程包括:九甸峡水利枢纽,水库总庫容9.4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3x10MW,年发电量10亿kwh。总干渠长110.48KM。各种支干渠及供水管线35条,总长497.62KM。共建隧道18座,总长96公里。各类配套建筑物2393座。总投资36.98亿元,其中国家定额补助19.7亿元,甘肃配套资金17.28亿元。惠及定西,兰州,白银,天水4市9县区,310万人受益。</p><p class="ql-block"> 2006年11月一期工程开工,2014年12月28日正式通水,历时8年。</p> <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 ,引洮二期工程启动,总投资73.06亿元。总干线,支线及供水管线571公里,隧道370座,总长226.7公里。惠及定西,白银,天水,平凉4市8县区,348万人受益。</p><p class="ql-block"> 引洮工程一、二期干渠总长1069.83公里。隧道388座,总长322.7公里。5市15县区650万人受益。总投资110.04亿元。工程所有项目都是通过招标由专业队伍施工。△</p> <p class="ql-block">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查引洮工程时说:“引洮工程是造福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的一项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长期饮水困难的问题,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甘甜的洮河水。”</p> <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梦想终于实现。甘甜的洮河水流入千家万户,人人露出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项十分浩瀚的世纪工程,只有在党的领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伟大的时代才能实现。</p><p class="ql-block"> 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感谢伟大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资料/作家厐瑞林的著作《幽灵飘荡的洮河》及百度。</p><p class="ql-block">音乐/我们走进新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