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年半的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是最初三年在部队当通讯员、当文书的日子。(图为部队驻地县标志性建筑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笔者摄于2009年11月)</p> <p class="ql-block"> 这期间,一同共事的首长吕承友,是我至今铭记于心的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图片2023年摄于湖月北阳新县)。</p> <p class="ql-block"> 他1934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零陵县普利桥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图为零陵古城近照,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小时侯,他仅上过四年学,便在村上给财主家放牛,直到家乡解放。(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翻身做主人的他积极参加土改运动,与乡亲们一起庆祝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图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52年10月,刚刚18岁的他便担任岐山乡民兵连长。此图摄于2023年11月18日,年已90岁的老首长,风姿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0月,他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此图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国家颁发给他的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手捧纪念章非常高兴,与老伴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时,老首长就经常讲述抗美援朝的事。他说自己入朝时,朝鲜已经停战,但战备训练却非常紧张。有次下雨天扛炮弹,他人小干劲大,不慎受了轻伤,仍坚持训练,为此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他在54军135师先后任排长、副连长、管理员、参谋等职。</p> <p class="ql-block"> 担任参谋时,由于军事训练工作突出,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进京参加先进代表会议。(此图为会议期间与其他部队代表在天安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68年,他奉调来到第二炮兵云南某部担任五连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 1969年11月,吕指导员奉命来到陕西省户县光明乡接新兵。(此图为户县城中心的中楼)</p> <p class="ql-block"> 经过精心挑选,他从我们光明公社带走了32名新兵。(此图为五十年后户县战友聚会光明公社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新兵到部队,坐的是闷罐车皮。吕指导员带着我们一路行军一路歌,每到军供站就餐,他总是反复叮嘱大家上下车要小心,确保安全。经过七天六夜,大火车倒中火车,中火车倒小火车,于12月16日晚终于到了目的地—建水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元月五日凌晨,云南通海发生7.2级大地震,地动山摇。建水县曲江公社与震中相毗邻,房倒屋塌。我们新兵连训练地与曲江仅距五六十公里,震感十分强烈。被惊醒的吕指导员和连长紧急集合全连新兵,迅速撤离到打谷场。(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地震发生后,接到上级参加抗震救灾的命令,老兵连队的战友紧急集合,立即开赴抗震救灾一线,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晨,战友们纷纷请战,大家个个积极捐款,支援灾区。后连队通知新兵不可捐款,款项退还本人,原地等待命令。元月七日,我们新兵连(对外为丙35新兵连)奉命开进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灾区,吕指导员带领我们在老兵抢救生命的基础上,继续寻找遇难乡亲们的遗体。之后,挖掘被房屋砸死的牲畜家禽并加以掩埋,以免发生灾后疫情;为老百姓盖简易抗震棚,解决居住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天干活,晚上吕指导员又带领我们五人宣传小组徒步上山,</span>赴避震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慰问电精神,鼓励灾民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在曲江公社新庄抗震救灾,这里老百姓的简易避震棚盖好后,我们又转移到山口的太平庄,经过一个月的顽强奋战,圆满完成任务于1970年农历除夕,回到部队驻地,受到先期回撤老兵们的热烈欢迎和部队文工团的亲切慰问。</p><p class="ql-block"> 丙35新兵连荣立集体三等功,不少战友受到连队嘉奖。(此图是指导员吕承友和连长为我签发的嘉奖卡片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场部当通讯员。1971年初,我到政工组当文书,此时吕指导员荣升场部协理员兼政工组副组长,我在他的领导下工作。</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星期天,我感冒发烧,躺在床上不能动。准备洗的衣服仍然泡在脸盆里。晚上,当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被“啪、啪”的声音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看见吕协理员把我的蚊帐放了下来,正在给我拍打蚊帐内的蚊子,又轻轻地把蚊帐的四角压好,然后悄悄地离去。千里之外看到了我从小就很熟悉的父亲为我拍蚊子的身影,不由得热泪盈眶。2023年11月,我和夫人去探望老首长,年已九旬的老首长,每次吃饭,总要给我和老伴夾菜,反复叮咛要吃饱、吃好,让我感觉又回到了部队。</p> <p class="ql-block"> 1973年5月,因部队撤编,我们分别到了不同的单位,吕协理员回到了他的老部队,在部队教导队任政治教导员。此图为1977年3月他与战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8年4月,我从部队复员,同年八月吕教导员也从部队转业。</p> <p class="ql-block"> 吕教导员转业证签发部队与我复员证是同一个部队代号八0三0三。只不过他是政治部,我是后勤部;他是干部转业,我是战士复员。</p> <p class="ql-block"> 转业后,吕教导员被分配到湖北阳新县卫生局任主管人事的副局长。</p> <p class="ql-block"> 阳新县位于湖北黄石市东南部,县域面积2780平方千米,辖22个镇场区。2022年末人口为111.79万人。公元前201年设下雉县icon,魏黄初二年由孙权从下雉县划出,将其命名为阳新。之所以取名阳新,是因为该地的位置位于雉水的北侧,而在古代,“辛”和“新”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通用的,因此得名。此外,还有一个传说是,因为当地的阳辛山而得名。阳新县是革命老区,也是湖区,境内水域众多,堪称鱼米之乡。</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贫困县、老区县的卫生部门做人事工作责任重大,吕教导员不忘初心,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奋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单位职工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1987年获得湖北省全省先进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 1990年被评为阳新县先进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 奖状有很多,这只是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老首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他有四个女儿,女儿结婚,他坚持不办婚礼、不收礼金,为的是带头树一个好风气。</p> <p class="ql-block"> 儿子(图右)结婚时,他与老伴坚持本单位职工一律不收礼,亲朋好友和邻居随礼的,按当时当地习俗仅收20元钱,超过送礼的,事后一一退回。</p> <p class="ql-block"> 1973年入伍的阳新县战友董财政(图中右一)告诉我,同部队阳新战友不少,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地方,无论哪个战友有困难找到老首长,他都会热情相帮。事后战友要致谢,他总是婉拒,实在推托不了的,事后也会千方百计回礼待之。</p> <p class="ql-block">1994年,老首长吕承友光荣退休。</p> <p class="ql-block"> 老首长,肯学习,爱钻研,懂的事多,退休后,成为社区一个热心老头:邻里的红白喜事要找他商量,社区的卫生他要过问并带头清扫,住家的水龙头坏了、下水道不通了,要给他打电话,找人修理;就连婆媳吵架、儿女不和、孙子不听话,也要找他评评理,让他去调解,家里电话不断,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2013年老首长八十寿辰,阳新十多位战友聚会,与老首长欢声笑语,喜聚一堂,以此表达战友们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1973年4月,与老首长分别后,失去联系,我一直想念他,时间愈长思之愈切,一直未见面。2018年初,原部队战友聚会我便打听他,后又托他原籍的战友寻找,又两次致电该县和邻县离退休军人事务部查询,都未找到。2020年12月,万般无奈下,我把有关信息发到头条寻人栏目,一年多的时间,杳无音讯。几经周折,2022年8月18日终于联系上了。(此图为我在今日头条发文截图)</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7日,借去庐山开会的机会,我和老伴去阳新看望老首长,一见如故,十分高兴。</p> <p class="ql-block"> 在阳新虽然只有两天时间,却让我感受到老首长一家人的热情和素养。一出阳新站,首长的儿子、女婿早早迎在站口接我们,家里女儿们忙活了一个上午准备的家宴让我俩大饱口福。他知道我爱拍照,便让儿子、女儿、女婿带我们看县城风景,参观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馆,去网湖看候鸟、到半壁山览长江和古战场。外出拍照,儿子、女婿争着给我背摄影包,上下楼梯、跨越台阶,儿子、女儿总是要上前搀扶我和老伴,一再提醒脚下小心,这种家风让我感动和羡慕。</p> <p class="ql-block"> 首长的家庭,父爱母慈;五个子女,兄妹团结,孝敬父母,谦虚谨慎,待人热情;工作努力,事业有成;一家人亲密无间,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老伴身体不便,老首长虽年近九旬,却照顾有加,他拒绝儿女为自己请保姆,坚持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把老伴经管得十分周到。(图为席间为老伴夾菜)</p> <p class="ql-block"> .外出游玩,总要带上老伴。</p> <p class="ql-block"> 照顾母亲,女儿们都很精心。</p> <p class="ql-block"> 儿女们的孝心,亲戚邻里赞许有加。</p> <p class="ql-block"> 小女儿的亲家竖起了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 小女婿的哥哥见了,如同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2022年,老首长的家被评为社区最美家庭。</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15日,阳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研究院联合采访这位志愿军老战士。</p> <p class="ql-block"> 老首长侃侃而谈,瞧他这精气神,谁能想象他已年愈九旬。</p> <p class="ql-block"> 愿老首长初心不改,健康长寿,一家人幸福到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