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6日下午三点,在阳光明媚,春色怡人,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里,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在文博城四楼教室举办了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专题讲座,今天的讲座由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副会长高庙锁、会员王东海老师、郎明生老师分享,参加今天读书讲座的人是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的会员,他们利用退休闲暇时间参加读书活动,大部分都是“银龄”老人 ,在这里他们不在乎年龄大小,把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孜孜不倦的书海中去,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着,目前读书会已完成国学经典阅读的十大美文、四大名著以及《儒林外传》、《史记》等鸿篇,现在进行《三言二拍》的讲座。这种精神引起社会的广大反响,忘年读书会这种学习精神还接受了三门峡日报社记者的采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三门峡有这样一个忘年读书会,他们忘记了年龄,用读书把时光染香染亮,用文字让岁月温暖生香,我们要影响更多的读书爱好者走进读书会, 把三门峡建立一个书香城市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讲由高庙锁会长讲《三言二拍》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章。</span></p><p class="ql-block">高庙锁,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副研究馆员职称,1948年9月生,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街道斜桥村庙沟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省协会会员、市协会名誉主席,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副会长。在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任调研部主任,专职农村文化调研和理论研究期间,曾获“北方文学三等奖”;2002年出版《三门峡民间文学集》(民间故事上下册、歌谣、谚语各一册)获河南省民协壹等奖;2005年投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出版工作,先后《河南陕县卷》(含湖滨区)、《河南灵宝卷》、《河南卢氏卷》、《河南渑池卷》、《河南义马卷》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5年《三门峡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研究成果出版。</p><p class="ql-block">首先,他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章的故事梗概说起,又从书中选择了几段精彩的片段分享给大家 ,最后他又分享了流传民间几千年的经典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和钟子期为何成为知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遇知音》</p><p class="ql-block">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p><p class="ql-block">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p><p class="ql-block">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p><p class="ql-block">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p><p class="ql-block">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p><p class="ql-block">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p><p class="ql-block">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p><p class="ql-block">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p><p class="ql-block">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p><p class="ql-block">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p><p class="ql-block">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p><p class="ql-block">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p><p class="ql-block">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p><p class="ql-block">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p><p class="ql-block">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p> <p class="ql-block">课后高会长还即兴一首诗:</p><p class="ql-block">民谣.读书乐</p><p class="ql-block">文/高庙锁</p><p class="ql-block">黄河后浪推前浪,</p><p class="ql-block">门外三尺有神灵。</p><p class="ql-block">崤函众生尧舜多,</p><p class="ql-block">大禹读书最聪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讲由王东海老师讲《三言二拍》的《庄子休楚盆成大道》一章。</span></p> <p class="ql-block">王东海,男,汉族,1950年11月生 山东济南历城人,初中文化程度,1967年6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参军入伍</p><p class="ql-block">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宇龙纺织有限公司退休。现今是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读三言二拍(警世通言)之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文/王东海</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着重描写了庄子与妻子田氏的情感纠葛,通过庄子的假死,使得妻子田氏口饰心非,仁义廉耻暴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一日,庄子回到家中,他的妻子田氏问庄子因何事感叹?并问庄子手中的扇子从何而来。庄子就把在路上遇到一名妇人“扇坟”想要“土变干,”然后早日改嫁的事情讲了一遍,并把扇子拿给她看。田氏听完这个故事后,非常生气就对着空中大骂起来,说那妇人千不贤万不惠,真是一个无耻之人。并对庄子说道:“如此薄情之妇真是世间少有。”庄子说:“这个事不好说,每个人都说他“生前各个情义深,死后人人欲扇坟。画龙画骨难画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田氏听了庄子的这番话后,分明认为庄子在怀疑自己。她立刻变得十分愤怒,不顾体面忘了礼数对着庄子脸上就吐了一口。还说道:“虽然大家都是女人,但是有的人知书达理,有的人愚纯不堪。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分明是在冤枉我。”庄子说道:“既然你如此说的话,假如我庄周真的有那么一天不幸早亡,娘子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还能熬上个三年五载再改嫁吗?”田氏回答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不要说三年五载,就算是一辈子我都不会改嫁的。”</p><p class="ql-block">庄子说道:“娘子不必生气,我今日有感而发,那名扇坟的妇人确实让人心寒啊。她的夫君尸骨未寒,她就急着改嫁。但愿娘子能够心口如一,也不枉你我夫妻一场。”田氏就又赌咒发誓说:“你如今又没有死,就这样冤枉我,还不如杀了我,我若不守妇道就如同这扇子。”说完田氏一把将庄子手里的扇子抢了过来撕的粉碎。庄子说道:“娘子不必发怒,我已经明白了你的心意,这样最好。”</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一段时间,庄子真的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历害,一天比一天严重。水米不进,越来越消瘦眼看就不行了。田氏在床头悲伤哭泣。庄子对她说:“娘子,想不到我的一番话真的就应验了,看来我真的不行了。我死之后,你还是另外改嫁他人吧。”田氏说道:“夫君休要多心,我也是读书知理之人,懂得“从一而终”的道理,如果你还不相信我,我现在就死在你面前,以明心迹。”庄子说道:“娘子能够如此,我庄某死也暝目了。”说完之后,庄子就断气了。田氏抚尸大哭,然后找人料理后事。因为他们住在南华山附近,庄子又是一个不喜欢功名的隐士,所以前来吊唁的人很少。</p><p class="ql-block"> 到了第七天,突然来了一位青年秀士,这个人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带着一个老仆人,自称是楚国的王孙。从前和庄子有过“约定”想要拜庄子门下做弟子,今天是特地前来拜访的。看到庄子已死了,他嘴里不停地说道:“可惜啊,可惜。”慌忙脱下了身上华丽的衣服,叫老仆人从行囊里取出一件素衣穿上。在灵堂前拜了四拜,说道:“庄先生,弟子无缘竟然不能和您见上一面,我愿意为先生守“百日之丧”以尽弟子的一点心意。”这时,田氏从屋里出来,田氏和这个楚王孙一见面,两人互相寒喧问候。这不见不打紧,田氏心里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她立刻对这个楚王孙刮目相看。她发现这个楚王孙不但人长得一表人材,而且彬彬有礼身上有一种“贵族”的气质。她再一想自己当初是被父亲许配给庄子的。本来以为跟着一个名人,可以过上好日子,想不到庄子非要隐居山林,并且拒绝了楚威王对他的高薪聘请,过着粗茶淡饭的乡野生活和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而且眼前的这个楚王孙才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只见楚王孙对她说道:“庄先生虽然不在了,但是我敬仰他。我想在此暂住百日,一来可以守孝,二来想看看先生留下的一些著作。”田氏说道:“既然你和我家先生是通家之道,久住也无妨!”当下就去准备了饭菜,并且将庄子写的《南华真经》等献给了楚王孙观看,楚王孙表示非常感谢。</p><p class="ql-block"> 田氏就借着“哭灵”的机会,经常和楚王孙攀谈。两个人日久生情,眉来眼去。又过了几日,田氏把楚王孙的老仆人叫到房中,就向老仆人问道:“你家的主人可曾婚配否?”老仆人答道:“我家主人未有婚配。”田氏央求老仆人为他们说媒作合。又问道:“你家主人要挑选什么样的人才肯婚配?”老仆人说道:“我家王孙曾经说过,如果能够得到像娘子你这般神仙人物,他就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田氏一听心中大喜,急忙对老仆人说:“我愿意嫁给你家主人。”很快田氏就和楚王孙结了姻缘。</p><p class="ql-block"> 楚王孙有一种头痛病,此症平日常有,或一二年发一次,发作起来要吃活人的脑髓。一天,楚王孙头痛的很历害,但是这地方又没有活人的脑髓。太医曾说过没有活人的脑髓,人死后没过四十九天,其脑尚未干枯,亦可取用。田氏就说我先生刚死不到二十天,就让楚王孙拿斧子去砍棺材。因庄子的棺木很薄,几下就砍开了,谁知庄子坐了起来。田氏虽然心狠,终是女流。只得扶庄子出棺,两人来到屋内,田氏心知房中还有楚王孙主仆二人,跟在庄生后面举步维艰。谁知来到房中不见主仆二人,也就放下心来。巧言抵饰向庄生说道:“奴家自你死后,日夕思念。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实乃奴家之万幸也!”庄子说道:“多谢娘子厚意,只是为何娘子没穿孝服,而着锦祆绣裙?”婆娘连忙解释道:“开棺见喜,不敢穿凶服冲动,权用锦绣以取吉兆。”婆娘害怕生出意外,端来酒具让庄生大饮痛喝,甜言蜜语哄庄生上床共寝。庄生饮得大醉索纸笔写道:“从前了却冤家债,你爱我时我不爱。若重与你做夫妻,怕你巨斧劈开天灵盖。”庄生又道:“我叫你看两个人。”手指向外面,只见楚王孙和老仆人走了进来,婆娘大吃一惊,转身不见了庄生,再回头看,连楚王孙主仆也都不见了。那里有什么楚王孙二人,皆为庄生分身隐形之法。只见婆娘精神恍惚,没了颜面,解下腰间绣带悬梁自溢,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庄生见田氏已死,解下绣带将田氏放入棺中,把瓦盆当乐器,椅棺作歌。歌罢,吟诗四句:“你死我必埋,我死你边嫁。我若真个死,一场大笑话。”最后庄生遨游四方,终身不娶。遇老子于函谷关,得道成仙。</p> <p class="ql-block">根据这个故事王东海老师还即兴几句诗,做为这次学习的另一种尝试。</p><p class="ql-block">庄子试妻假装死,</p><p class="ql-block">那料妻是痴情女。</p><p class="ql-block">遇见多情美男子,</p><p class="ql-block">投怀送抱违常理。</p><p class="ql-block">田氏王孙拜天地,</p><p class="ql-block">不料王孙得重疾。</p><p class="ql-block">田氏劈棺取脑髓,</p><p class="ql-block">棺开庄周身坐起。</p><p class="ql-block">夫妻百夜有何恩?</p><p class="ql-block">见了新人忘旧人。</p><p class="ql-block">甫得盖棺遭斧劈,</p><p class="ql-block">如何等待扇坟期!</p><p class="ql-block">田氏羞愧悬梁尽,</p><p class="ql-block">庄生开棺敛故人。</p><p class="ql-block">盆成乐器鼓成韵,</p><p class="ql-block">连棺木化为灰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讲由郎明生老师讲《三言二拍》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章。</span></p> <p class="ql-block">郎明生,笔名瑜玫,1955年9月生,河南辉县人,高中。1974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9月从东风百货大楼退休,现为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忘年读书会会员,《君笑文苑》特约作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郎明生</span></p><p class="ql-block">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主要包括政治交往、私人交往和学术交往三个方面。1、政治交往。苏轼起先反对王安石改变科学制度,继而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贬。被贬之后,苏轼又写了很多政治诗来讽刺新政。而后,王安石失势,司马光当权,欲全部废除新政,而苏轼又主张对新法“较量利害、参用所长”,以致又被一贬再贬,流落岭南。2、私人交往。在私人交往上,苏轼从御史台三狱出来后,到黄州担任了四年另三个月的团练,之后之后往汝州经金陵,与王安石相会共觅江南之胜,可称私交甚好。3、学术交往。 两人在学术交往方面,可以说是互相钦慕、相见恨晚。两人两人均是唐宋列为八大家的著名文学家,“尽论古昔文学”,王安石叹道:“不知更几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轼又说:“王氏之文未必不准。”王安石读苏东坡的“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感叹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一句。苏轼读王安石的《金陵怀古》词,也极口称赞“此老万野狐精也”。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两人在政治上相互攻击,成为死敌。因此,苏轼多次被贬。但在私交方面和学术交往方面,两人均是北宋有名的大才子,并称八大家,早早就名满天下。然而,苏轼做官屡次被贬,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王安石和苏轼政见不和,想除掉他,真是这样吗?未必如此。王安石是芜湖人,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少年时就大有才气。二十二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从担任淮南判官做起。他是北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人们称其为“拗相公”,可知他的性格特点,用现代话说就是很自信、非常犟,为人处事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宋仁宗时期,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十分严重,官僚集团越来越庞大,财政负担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庆历三年,宋仁宗利用范仲淹推行新政,以整顿吏制为重点,但仅一年多就在保守势力的诋毁下夭折。不过,众多改革家主张层出不穷,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也在逐渐成熟。在做知县期间,他把他的变法思想付诸实施。青黄不接时把粮仓里积谷贷给百姓,等待收获时 再连本带利偿还。这样陈粮得以更新,老百姓也避免了不法商贩的盘剥,于国于民都有利。嘉佑五年,他被任命为三司度判官,负责掌管国家钱粮,他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希望之下而上的改革,没有引起宋仁宗的注意。二十岁赵硕继位后,立即启用王安石,大力推广变法。苏轼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曾先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和礼部尚书。他性格豁达、为人率真、心胸开阔、耿直、不拘小节。两人可以说是同时代人,王安石比苏轼大16岁,比苏轼官职高、资格老。当时王安石是坚定不移的变法领袖,也算是朝廷的高级干部,而苏轼仅仅是一名中层干部,对变法犹豫不决,。苏轼从小就不是个人云亦云的人,他不苟同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作风,于是身不由己地加入了反对派队伍。苏轼有望,影响力大,成为王安石眼中一个主要反派角色,于是两人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苏轼给宋神宗上书表示,反对王安石的一些做法,说王安石在变法中独断专行,王安石针锋相对说他是“所学不正”。苏轼被贬放任,一些人因苏轼的名声太大了,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引起新进派十分恼怒,于是,他们在苏轼的诗文中,断章取义地给苏轼罗织罪名,欲治苏轼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两位同时代的风流人物,从而成为真正的敌人,政见上的不同看法,又因各自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两人不在统一战线。最后,由于两人对文学的相互钦佩,认识上的相互宽容,使多年的恩怨烟消云散,在中国历史上树立了“文人相亲”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三难苏学士</p><p class="ql-block">文/郎明生</p><p class="ql-block">聪明反被聪明误,</p><p class="ql-block">文豪有时自乏术。</p><p class="ql-block">王相难为苏学士,</p><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敲打徒。</p><p class="ql-block">气盛分析字和义,</p><p class="ql-block">“滑”进水中便有骨。</p><p class="ql-block">轻言浮夸不谦虚,</p><p class="ql-block">降级使用方能悟。</p><p class="ql-block">三年期满回京城,</p><p class="ql-block">拜师赶到宰相府。</p><p class="ql-block">原想一笑泯恩仇,</p><p class="ql-block">东书房里踱脚步。</p><p class="ql-block">忽见砚压两句诗,</p><p class="ql-block">看后却笑甚离谱。</p><p class="ql-block">续写黄花哪落瓣,</p><p class="ql-block">恃才傲物才学疏。</p><p class="ql-block">有意招待全是假,</p><p class="ql-block">上级任用真套路。</p><p class="ql-block">痰火之症瞿塘水,</p><p class="ql-block">烦请寄水给任务。</p><p class="ql-block">心里大有不乐意,</p><p class="ql-block">贬官还将我戏扶。</p><p class="ql-block">官邸潇洒自逍遥,</p><p class="ql-block">赏菊自傻无处吐。</p><p class="ql-block">想到答应取水事,</p><p class="ql-block">返程船快睡梦熟。</p><p class="ql-block">醒来已到下游时,</p><p class="ql-block">忙问老者去救补。</p><p class="ql-block">为何非要中峡水,</p><p class="ql-block">真是学究老顽固。</p><p class="ql-block">自取一瓮带回京,</p><p class="ql-block">奉献师尊当场煮。</p><p class="ql-block">谁知弄巧偏成拙,</p><p class="ql-block">浓淡知晓骗老父。</p><p class="ql-block">苏轼大惊你怎知,</p><p class="ql-block">见识浅薄吾认输。</p><p class="ql-block">两人互考出楹联,</p><p class="ql-block">大脑死机路遇堵。</p><p class="ql-block">自此苏公心悦服,</p><p class="ql-block">翰林博士惊世殊。</p><p class="ql-block">诚实细心不能狂,</p><p class="ql-block">知识无穷昼夜读。</p><p class="ql-block">活学活用奋力攀,</p><p class="ql-block">谦虚谨慎踏征途。</p><p class="ql-block"> 三月二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玉萍老师听课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读书会的活动别开生面,有高庙锁、朗明生和王东海三位老师聚文才、口才于一堂,展现了“讲、读、评”为一体的特点,模式新颖,让我们在别开生面的课堂上乐趣多多,收获多多,难以忘怀。谢谢三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精彩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常树荣老师听课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高庙锁、王东海、郎明生三位老师今天下午的精彩讲课。内容是《三言两拍》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庄子休楚盆成大道》《王安石三难苏学士》。</p><p class="ql-block">在春光明媚,繁华似锦的四月天,高庙锁、王东海、郎明生三位老师组团儿来给大家上课了。走在春风里的他们,收获幸福晚年的兄弟三人像是又回到了少年。</p><p class="ql-block">他们备课认真,讲课精彩,而且还各有各的特点。</p><p class="ql-block">高老师讲课注意纵面、横面、尤其是截取横断面,做到了在艺术手法上来一番新突破。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抓住了对人物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这样就能够让读者、听众在感知上去揣摩体会其内涵。</p><p class="ql-block">王东海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运用了一些描摹性的词语,让人物呼之欲出,从而更有力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郎明生老师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把人物的交叉点和交融点结合得好。</p><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三位老师像在一个教研组,三人教案设计有一共同之处:结语都赋一好诗来概括核心内容。其实这远不只是有意思,而是颇具古代文人雅士交流之情趣了。</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6日于三门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宗武听课点评:</p><p class="ql-block">四月十六星期二,忘年书会读书行,</p><p class="ql-block">这次形式有改变,和以往式有不同,</p><p class="ql-block">研读三言和两拍,三个故事都生动,</p><p class="ql-block">伯牙摔琴谢知音,庄子鼓盆警人醒,</p><p class="ql-block">安石三难苏学士,故事直白道理明。</p><p class="ql-block">三个故事仨人讲,庙锁东海郎明生,</p><p class="ql-block">每人一个都不累,叙述讲解加朗诵,</p><p class="ql-block">这种形式挺活泼,快乐读书第一宗。</p>